家庭+ 農場,讓現代農民傍現代農業

家庭農場是指農民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並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連續多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家庭農場流轉。各省各地積極探索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鼓勵土地向農業新型經營主體集中,促進專業大戶提高生產經營水平,已形成一大批家庭農場。本報記者近日深入調研剖析,推出“家庭農場新觀察”系列報道,希望對家庭農場走遠走好有所裨益。

家庭+農場,讓現代農業擁抱農戶

排排大棚鱗次櫛比,棚內蔬果紅綠相間,靖江市生祠鎮大進村農村公路北側的這片設施農業基地,半年前剛掛上一塊新牌子,醒目地寫著“靖宇家庭農場”4個大字。正在大棚裡勞作的田靖宇,是泰州市首位家庭農場主。截至目前,像田靖宇這樣興辦的家庭農場,全省已有24.2萬家。

“之前,鄉鎮幹部跟我說‘家庭農場’,我以為就是‘種田大戶’換個時髦名字,現在看來,大不一樣。”53歲的田靖宇先是在鎮裡指導下,備齊找全了200畝土地的流轉手續,再到鎮經管站填了申請表。十幾天後,從靖江市工商局拿到一本營業執照。政府幫著田靖宇在地邊修了一條砂石路,一道硬質化溝渠。最新的利好是,政府將在購買有機肥方面給補貼,市場價76元的100斤裝有機肥,家庭農場只要出44元。


家庭+ 農場,讓現代農民傍現代農業


變得正規了,各方面的好政策也更多了——這是首批拿到執照的家庭農場主們最直觀的普遍感受。

“家庭農場”是一個舶來詞。在中國,它類似於種養大戶的“升級版”。按國家農業部統計口徑調查,目前我省家庭農場規模主要集中在100至500畝。“縱觀世界各國農業生產經營,沒有不以農戶為主的。”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認為,隨著現代農業發展,家庭經營方式暴露出規模小、成本高、風險大等問題,家庭農場無疑是將農戶經營和規模經營結合起來的最好方式,既堅持了農業生產經營的農戶特性,又能通過適度規模經營,以集約化、商品化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省農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家庭農場是現有條件下農業生產關係的一次有益調整,我省明確把家庭農場列為涉農項目重要申報和實施主體,在項目立項上給予傾斜,並積極爭取農業保險補助、貸款貼息、用地用水用電等方面優惠政策,今年底還將認定首批省級示範家庭農場。


家庭+ 農場,讓現代農民傍現代農業


博取眾長,打造現代農業企業“搖籃”

今年夏季,徐州銅山區張集鎮鄧樓村大片稻田前,56歲的村民王世濤正俯下身子,用手撥開青苗,仔細查看水稻分葉情況。這處故黃河南岸的300畝稻田,就是王世濤的“順發”家庭農場。在“順發”西邊不遠處,王世濤的兒子又在楊窪水庫引水河兩側承包595畝地,辦起了“黃河”家庭農場。問起今年收成,王老漢舉起3根手指:“加起來,30萬跑不掉,純的!”

父子倆分辦家庭農場,兩個人種近千畝地,忙得過來麼?“全部機械化了,曬場、倉庫和農機都是共用的,建的時候借了50萬元,正常光景下,不超過兩年肯定還清。”王世濤說,如果就種自家幾畝地,肯定不敢買這麼多農機;小打小鬧種田,在外務工的兒子也不會回老家來種田。

“家庭農場誰來種?農民;種什麼?自己定;怎麼種?機械化,市場化!”銅山區委農辦主任李長洲說,“家庭農場既發揮了大戶種養的靈活性、積極性,又吸取了合作社經營的社會化、市場化合作優勢,再加上工商資本下鄉的規模優勢,可謂優勢大集成。像王世濤這樣的農場主,前兩年完成積累,再經過幾年發展,肯定會主動控質量、創品牌、做營銷,一步一步升級。未來,就是個現代化農業企業。”

而在現代農業發達的蘇南地區,依託家庭農場,已經湧現出一批現代化農業龍頭企業。位於常熟古裡鎮的蘇州田娘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創新“公司+家庭農場”模式,吸引周邊區域37個家庭農場抱團,通過品種、技術服務和生產標準的“三統一”,把省市農業優惠政策吃盡、用足,集體打響大米品牌“田娘”,產品直供常熟大型超市,又在蘇州開出10多家專賣店,今年農場經營總收入有望增長30%。

發展家庭農場,並不排斥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等其他新型經營主體的發展。這些經營主體組成主體方陣,優勢互補,共同發力,衝刺江蘇農業現代化的目標。


家庭+ 農場,讓現代農民傍現代農業


告別弱勢,讓農民靠著土地富起來

翻看全省13市版本的家庭農場認定標準,“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是兩條硬槓槓。作為全國知名的農業規劃機構,我們認為農業現代化工程各項指標中,農民收入是一個關鍵指標。而很多地方在統計中,把農民外出打工、辦廠經商的非農收入也算了進去,數字是高了,跟農業卻沒關係,這叫什麼農業現代化?

“家庭農場遵循市場化和追求產出效益最大化這兩個原則,這一新載體將迅速培養一批職業農民,催生一批現代農業企業。”省農委專家指出,在現有產業體系中,農業一直是弱勢產業,很多地方將農業視作投入大、補貼多、產出低的“包袱”,而農業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全國已有家庭農場87.7萬個,佔全國承包耕地面積的13.4%,每個家庭農場的平均年收入為18.47萬元。“可見,家庭農場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農業也並不是‘包袱’,而是有廣闊盈利前景的現代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