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發生過戰爭,但爲什麼今天越南是世界上最親美國家之一?

鄧雅雲dyy_


越南政府恐怕相當警惕美國,親美都談不上,更不用說是所謂世界上最親美。越南也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民眾中有些人親美,存在親美言論是很正常的。但是總體上,越南不會是一個親美國家。美國是把越南定性為意識形態上不屬於西方陣營的國家,因此目前對越南的親近,只是對其地緣上進行利用,很難真正走向實質親近。

而越南對此當然也是心知肚明的,但是並不排斥與美國走進,但總體而言對美國還是會有所防範的。畢竟,越南當局不會天真到完全信任美國,否則哪一天政權被人推翻了,到哪裡喊冤去。越南是一個在外交政策上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說白了根本不符合美國需要“狗”的定位,越南自己門清。

只是越南與美國客觀上有相互利用的需要,畢竟在地緣博弈中,美國希望越南作為其棋子,而越南希望美國為其訴求鼓動輿論。然而,再怎麼接近,純粹一時相互利用的關係不可能持久。而越南真正要發展,戰略上必須背靠東盟,立足於東亞,這也是越南所深知的。

因此,所謂越南與美國走近,很大程度上僅僅是越南將之作為一時的博弈籌碼,以求得越南的國家利益最大化。這些其實都是完全可理解的。從長遠來看,越南的這種地緣利益訴求與鄰國的矛盾的確需要時間來化解,但並非不可化解,而且是一定會被化解的。一旦被化解,越南親美的動力只會越發減弱。


建章看世界


美國有這個本事,打哪個國家就把那個國家打成朋友,你看德國,日本,越南,伊拉克,利比亞,巴拿馬,朝鮮,無一例外。北美崔哥的我在美國30年,親眼看著被美國打爛的國家最終還認美國做乾爹。

你看日本,俄羅斯也打了幾個國家,都和那個國家結下世代冤仇。

中國對哪個國家都不錯,可是周圍都是白眼狼。

為什麼呢?有人說美國人價值觀好,講民主,國家富裕,被佔領國家人民生活比解放後還好,嗯,也許吧,但是也不全對,有時候美國人也特別窮兇極惡,把被佔領國家打得滿地瘡痍,在越南和朝鮮都搞過大屠殺,在伊拉克濫殺無辜,在日本投過原子彈。你能說美國人不狠嗎?

可是,為什麼世界人民不恨美國呢?

我覺得,總的來說,美國普通人民還是比較善良人道的,很少有美國大兵像日本鬼子一樣燒殺搶掠,砍頭什麼的,對俘虜還是比較OK的,當年德國納粹搶著當美國兵的俘虜,寧死也不投降蘇聯紅軍。有張照片,一個美國兵在琉球群島大戰後,給一個將要死的日本兵點菸。

另外呢,美國人天性幽默,比較好玩兒,不大較真,嘻嘻哈哈,不像德國鬼子那樣冷酷,也不像日本人那樣殘忍,也不像英國人那般高傲,比較大大咧咧,讓人恨不起來。

第三,美國人都是商人本性,只認利益,今天還是死敵呢,明天為了共同的新敵人,馬上成盟友。一旦成為盟友,美國人還是相當實在的,給錢給槍給人,當年幫助國軍抗日就是個例子。飛虎隊那幫散兵遊勇,對中國幫忙還是很大的。

最後,全世界的人民,特別是亞洲人民,對大老美有一種說不出的膜拜情節,就覺得美國人牛逼,流氓被說成霸氣,雞賊被說成精明,愚蠢被說成單純,總之,美國人幹什麼都可以原諒。亞洲人對另一個亞洲國家是永遠不會從心裡臣服的,好像自己都覺得是低端人種,比不上美國白人。

全世界對美國又愛又恨,說不出來那麼一股勁兒。




北美崔哥


我前後在越南工作有16年之久,基本上走過或工作過16個省,接觸不少高層人氏,總的來說北方親華佔優勢,過去不少省地縣幹部都在中國進修留學,對中國人感情深,南方長期在法國美國統治下,有不少幹部都是留美的,從越市建設及生活水平,南北差距明顯,就象東西德一樣,世界在發展,九十年代時比中國落後20年,尤其是北方人民生活太苦了,在中國幫助下進步不少,但人民生活要求越來越好高,可經濟上不去,需要外援,美國趁機進入,這不能講親美反華,就是再過十年越南經濟離開中國的幫助,特別農業產品必須出口到中國,一個主權國家有獨立自主權,為了本國人民,可以和任何國家發生往來關係,決不能隨意劃分親美派等,影響國際關係。


用戶1114142200887


美國軍隊殺了上百萬的越南人,但越南人卻不記恨美國,相反,今天的越南是世界上最親美的國家之一,看似可笑,實際上這裡麵包括了非常複雜的國家利益、地緣政治以及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特殊的黨際關係和國家關係共同作用的結果。



先來看一下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

皮尤研究中心隨機採訪了大量越南人,其中95%的人表示貿易是個好東西,最好還是有自由市場經濟。

雖然認為貿易交流應大力支持,但是卻69%的越南人認為應當同美國發展強勁的經濟關係,而認為認為應同中國發展強勁經濟關係的受調查越南人僅為18%,

並且,調查顯示,喜愛美國的越南人為78%,而且呈現出越年輕、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喜歡的形式,擁有高等教育水平的越南人中,有89%表示對美國有好感。

值得一提的是,甚至那些經歷過越南戰爭的人中(50歲以上),也有64%的人表示喜歡美國。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不可理喻的局面,甚至於臉書、油管、推特、谷歌這些都被越南解禁了,越南真能那麼容易失憶嗎?下面,咱們來回顧一下,異常慘烈的越南戰爭。

冷戰中無比重要的局部戰爭,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越南戰爭甚至間接導致了遠在萬里以外的蘇聯解體

越南戰爭(1961到1973年)分為五個階段,其中這段時期為美國參與越戰時期。

當時,在二戰以前越南是法國的殖民地,後來被日本取而代之,日本投降以後,胡志明領導的越南共產黨在北越河內市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主要支持國為中國和蘇聯。


而法國與美國、韓國等資本主義國家支持南越建立的越南共和國,國家制度的不同導致這場戰爭慢慢演變為東南亞的大規模局部戰爭,老撾、柬埔寨等國均受到影響。

當時,美國政府害怕資本主義民主選舉將使社會主義的影響進入越南共和國政府,因此南越得到美國支持,而吳庭豔在越南實行美式民主、法治的資產階級執政,導致北越政府極其不爽。

而後來,越南民主共和國就像大多數的社會主義國家一樣,實現大規模土地改革,將土地分發給農民,這樣的措施直接導致越南共和國人民的恐慌。

最後,美國和兩個越南執政黨都沒有簽署協定的選舉條款,這樣看來,分裂的越南似乎將成為常態,就像分裂的朝鮮半島一樣。

統治階級達不成統一思想,諾大的肥肉都想咬上一口,誰也不想鬆口,怎麼辦?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越南為了國家和民族的獨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接近20年的戰爭中造成800萬平民的死亡,戰爭結束以後給越南留下了一片滿目蒼夷的土地和上百萬的孤兒、寡婦以及殘疾人,但這還不是苦難的終結。

越南人忘恩負義,對曾經的恩人耀武揚威

俗話說,手裡有槍心裡不慌,中國對越南的大力援助但卻最終反目成仇,社會主義國家支持的北越勝利以後,蘇聯加大了對越南的武力支持,越南人手裡有了槍,而且在當時來說至少比中國的裝備精良。

對於越南人來說,手裡武器厲害了,可以耀武揚威了,再加上美國的挑唆,於是越南就信誓旦旦的說自己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


越南的底氣主要來自於蘇聯,蘇聯在1965年以後開始積極援助越南,糾集東歐僕從國向越南運送大量軍事物資。

而當時的北越的防空任務主要由中國的高炮部隊擔任,蘇聯隨即也派出了部隊入越,北越則兩頭都要,在中蘇之間搞平衡。

蘇聯畢竟財大氣粗,技術力量更強,武器也遠比我們先進,後來在援助力度上超越了我們。

最重要的是蘇聯與越南相隔萬里,沒有地緣政治上的歷史恩怨和沉重壓力,讓北越感到更加安全,這一點很重要,也是理解越南最後為何棄中投蘇的切入點。

中蘇關係破裂,我們的敵人變成了美帝和蘇修,但是自衛反擊戰告訴世人,我們不懼怕任何紙老虎。

雖然贏得了戰爭,但同樣也失去了盟友,中越之間根深蒂固的是兩個民族國家的關係,糾纏著上千年的歷史恩怨,越南人始終不喜歡中國。

所以說,越南儘管與美國發生過戰爭,但那是當時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陣營的鬥爭,裡面摻雜了複雜的國家利益、地緣政治,雖然最終美國支持的南越戰敗了,但後來受蘇修和綏靖主義的影響,越美蘇三方一同搞起了緩和,使得我軍陷入了孤軍作戰的境地。而對於美國,越南卻極力的討好,越南的馬教黨為了討好美國,甚至這些年一直在逐漸放權,控制力越來越弱,甚至於不在乎他們的國家有亡黨的危險,不顧一切的發展經濟貿易,對發達的美國充滿著幻想

————————END——————


小小嬴政


通過越戰,自衛反擊戰,從再遠的二戰後跟隨美國的國家與跟隨蘇中的國家,截然不同的發展結果。歷史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美國,真正代表著全世界最先進生產力與最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因此,不要說越南這樣的精猴,就算是瞎子,也不會再站錯隊,走錯路了。


易門公子


可能是他們已經覺醒了!



開拓進取創新篇


這個問題提的並不恰當,越南沒那麼親美,當然也沒那麼親兔(至少表面上),但小國都有小國的難,尤其一些關鍵區位國家,比如越南,和鷹醬以及兔子的關係都是兩難。

其實越南與2個國家有最高級別的戰略關係—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只有2個國家,一個兔子,一個俄國。

越南又實行四駕馬車制度:總書記、國會主席、國家主席、總理一人幹一個崗位,為了平衡越南北方、中部、南部三個區域,一般一個區域至少得有一個人上一個關鍵崗位。

由於歷史原因,越南其實被割裂成三個不同的區域,越南北部比較傳統,也是越南共產黨的基本盤,大體上親“兔子”。南部本身就是北越強行合併而來,政治向心力一向很低,從精英階層到民間一向有“親鷹醬”的傳統和習慣,市場經濟也遠比北方活躍,而中部則夾雜在中間。

各種力量和利益集團的博弈之下,所以越南內部的矛盾體現在外交上就是經常有些讓人莫名其妙。

越南想讓兩邊都覺得自己是他們最可靠的力量,這就難辦了!

大國平衡真的很難玩,玩砸了就是樸大媽第二。

因為歷史原因,越南又怕兔子又怕鷹醬,但令人難過的是:兔子是自己最大的貿易伙伴,東南亞東亞一大票的國家都是鷹醬的小弟或準小弟,要維持獨立性真的挺麻煩的,越南既不想成為鷹醬的爪子得罪兔子,也不想因為和兔子一起多吃幾顆胡蘿蔔被鷹醬猜忌。

雖然最近十多年,越南和鷹醬在軍事、經濟上的合作日益活躍,但依然是比較低層級的,美國目前還沒承認越南的市場經濟地位,也經常對越南的內政、人權什麼的嘰嘰歪歪,這些都是越南挺害怕的東西,尤其是鷹醬對老薩、卡大佐等國下了死手,這讓越南等非鷹醬盟友國家都感到害怕。

總之,越南不管說什麼,做什麼,只有兩個字—平衡!


雲中史記


越南親近美國?這簡直就是胡說八道,在東南亞11個國家中,越南恐怕是最不親近美國的國家。上世紀發生的那場越戰,在30年時間裡讓越南失去了超過800萬的人口,這對於越南這樣的小國來說,不亞於滅頂之災,面對這樣的國仇家恨,指望越南親近美國這是不可能的。

今天的越南也正在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在經濟領域越南對來自美國的資本,同樣持有友好的態度。

雖然越南在過去的很長時間裡,是一個相對保守、封閉的國家,但是在他面對先進的社會發展經驗和成果時,越南人學起來同樣是毫不客氣的。

今天的越南為了發展經濟,已經放下了思想路線上的偏見,也同樣開始走改革開放的經濟發展道路。即以獨立自主的外交態度,走改革開放的發展路線,在經濟上大力引進外資發展的經濟道路,到目前為止越南的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所以今天的越南看上去比上世紀要開放的多,這是與其開放的外交路線是有很大的關係,所以不管是美國也好,還是其他的什麼國家也好,在經濟發展中,越南基本上也都是保持著一視同仁的態度,並不會因為過去的戰爭,就將美國的資本拒之門外。

在戰略上,越南對美國勢力伸向本國,一直都抱有警惕和防範心理,並沒有因為美國資本的進入就掉以輕心。

從國際戰略角度上來講,越南現在的戰略盟友並不是美國,而是俄羅斯,這與俄羅斯的前身蘇聯是越南重要戰略伙伴有非常大的關係。

所以越南國內的軍事武器和技術,基本上都是先進的俄國造,越南每年都從俄羅斯購買10多億美元的軍備,也因此躋身俄羅斯武器出口國的前列,且購買的武器裝備都是比較先進的,大多為進攻性武器。

因此越南是不可能與美國保持親密關係的,其中最重要的例子就是越南沒有重新向美國租借金蘭灣作為美國太平洋艦隊在亞洲的補給站。

金蘭灣位於越南腹心,自從上世紀70年代末,前蘇聯撤出在金蘭灣部署的軍事人員之後,美國就一直想要租借這個港口,最為美海軍在東南亞地區的軍事據點,但是越南在經過反覆衡量之後,還是沒有租借給美國,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越南對美國的警惕心理。

所以不管是從過去的歷史感情也好,還是從現在的國際戰略角度上來看,越南都不可能過度親近美國。因為從整個亞洲國際格局中來看,越南並沒有足夠的實力去左右整個局勢,只能在大國博弈中的空隙中尋找自己的立足點。

如果越南在大國博弈中傾向於那一個方面,那麼他就必然要遭到來自另一面的強烈打壓,所以越南不可能也不敢成為最親近美國的國家之一。


落下m


我是個退休老人,對國際關係這類事關心一些,但沒有研究。說越南親美,可能是國家關係層次吧?我去越南旅遊過,跟越南小導遊相處不錯,根據與他談話,我感覺越南老百姓並不親美。他們想把子女送去學習的國家第一是澳洲,笫二是法國,第三是中國。原因究竟為何我也無法探究。而且講解時也一再提及與法國打了多少年,與美國打了多少年,軍事博物館就擺著擊落的B52殘骸等。但在國家層面上,越南跟美國確實不錯,關係甚至超過菲律賓這個前美國殖民地。為什麼如此?我認為是雙方各取所需,從美國講是為了遏制中國找個夥伴,從越南講是為了在南海獲取最大利益找個靠山,同時也希望獲得美國投資以發展自己,平衡中國在東南亞影響。因此所謂的親美根本原因在這裡。而且據我看,中越在南海島礁問題上,要完全解決恐怕需要一段時間。以上是個人看法,不一定準確,請指正。


長金老者


歷史見證了一句話: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越南作為中南半島上的小霸王,在經歷了越南戰爭活活把美國耗走之後,北越消滅了南越政權,成為了一個完整的社會主義國家。

但是在戰爭中越南越發膨脹,作死,然後在1979年被某個北方大國摁在地上爆錘了一頓。

當然這些只是歷史的驚鴻一瞥,我們還是要談談越南的改革開放。

越南的改革開放比中國晚很多,1986年才開始改革開放。由於越南政局較為動盪,且國家在經歷多次戰爭之後沒得到什麼好處,入侵柬埔寨的軍隊在89年全部撤出。

為什麼說越南是世界上最親美的國家呢?因為越南地處中南半島,北面就是最有可能取代美國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其關鍵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與該國的歷史關係使得美國將越南視為一個相當重要的鉗制該國的節點。

從地圖上看,越南地處中南半島,海岸線遍佈整個南海西側,與某大國的領土爭端非常多,而且作為為數不多的中南軍事強國,他是有底氣與某大國對著幹的。因此,美國無論如何都要拉攏越南,以在南海建立一個“釘子”

而越南正在改革開放,需要大量的外國資源、訂單、工作崗位,這些美國都能提供,因此兩方達成了非常密切的經濟、軍事合作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