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肺炎怎么预防?

KoraManuja


您好,您的问题分为两个,第一是怎么预防,第二是怎么护理。咱们一个个说。

首先第一个问题。其实对于正常的小孩子,得肺炎也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因为虽然比较弱,但是免疫系统仍然在执行自己的任务,多数情况下是孩子有个感冒或者最多有个支气管炎,免疫系统就把病原给截住了,疾病程度一般到这里就截止了,很少发展成肺炎。

这里咱们说的肺炎是真正的肺部发炎,表现上有呼吸急促、困难,听诊能听到湿罗音,而不是咳嗽几声,有点痰就诊断为肺炎。

所以,不要怕肺炎,我们要预防,但是不能因为这点问题不让孩子出去玩,不出去接触大自然,就整天圈在家里。

在预防上面,保证正常的卫生就行了,比如注意洗手,不要和生病的小朋友亲密接触,饮食卫生要注意等等,当然,接种好疫苗对预防链球菌肺炎也非常重要哦,这个问题鲍秀兰医生已经讲得非常棒了,大家看下就够了。

第二,肺炎之后怎么护理。其实孩子住院时,控制了严重症状,孩子能吃东西,不用吸氧,靠口服抗生素能消灭感染的细菌时,就可以回家了。但这个时候,孩子还会有咳嗽、鼻涕等症状,通常让家长们感到害怕,会不会肺炎还没好,会不会加重,会不会留下根等等。

其实,不用害怕,这就是疾病发展的过程,因为损伤的器官、组织修复起来没有那么容易,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所有疾病都是这样的,给孩子些时间康复,不要着急。

那怎么照顾一下呢?

1.室内环境要调整好,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温度上最好恒定,不要忽冷忽热,家里一定不要有人抽烟,炒菜时油烟不要刺激到孩子。

2.注意休息,不要让孩子累着,适度的运动有利于疾病恢复,比如在院子里面走走等等。

3.保证水合。就是适度喝水,保证孩子小便量是足的,颜色是透明或者淡黄色的。正常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哈哈,这点相当于白说,没有家长会给孩子吃这些东西吧?

4.生病期间不要接触其他病人,切记,我们最怕重复感染。

做好以上几点,就得孩子自己好就行啦。


儿科医生孔令凯


宝宝抵抗力低,很容易就生病,肺炎是宝宝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一旦患上肺炎就要花很长时间去调理身体,不仅宝宝难受,家人也会非常辛苦,一般情况下,幼儿患上肺炎后,其症状常不会特别明显,可能有轻微咳嗽或完全没有咳嗽,因此,家长应做好预防宝宝肺炎发生的措施。

预防宝宝肺炎的方法:

1、缓慢降热

不要把出汗的孩子放到风口处凉快,也不要让孩子快速喝冷饮等食品,这样会使孩子敞开的汗毛孔迅速闭合,造成体内调节失衡,引起呼吸道感染。

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已经出汗时,不要马上脱掉衣服,应该让孩子静下来,擦干汗水,等到孩子不再是汗流浃背时,脱掉一件衣服,再放孩子去玩。

2、及时增减衣物

小孩虽然没有大人耐寒,但他们多处于运动状态,即使睡着了也不会安静,所以和大人穿得差不多就好了。妈妈应根据温度变化而适当增减宝宝衣服,不要让宝宝在出汗的情况下突然到冷空气中。

3、远离病源

尽可能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在疾病流行的季节应少带宝宝串门,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去,家里有人患感冒则应减少与宝宝接触。

4、常喝温开水

可以让孩子多喝温白开水,这样不但可预防感冒,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胃肠道和肺部有益。

对于宝宝肺炎的治疗,可采用下列方法:

注意室内空气新鲜。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使体温维持在36.5℃左右。注意翻身、拍背、体位引流、及时吸痰。

如 有肺不张时,应取侧卧位,将肺不张的肺段位于上方,以便分泌物的排出。每次翻身、拍背后应吸痰(约20s)。吸痰后如出现紫绀,可约加大氧流量或用复苏器加压给氧1-2min,待皮肤黏膜红润后恢复原有吸氧方法。供给足够的营养,不能进食者,全静脉营养,严格掌握输液速度,每小时不超过4ml/kg。

(二)抗感染:

病原体明确时,根据药敏实验选择抗生素。病原体不明确时宜选用广谱或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出生前和分娩过程中感染的肺炎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常选用氨苄西林或第三代头孢类药物;出生后染者多为革兰氏阳球菌,多选用大剂量青霉素每日20万-30万U/kg或第一代头孢万万类药物;衣原体肺炎首选红霉素;金黄色葡萄可用新青霉素Ⅱ或Ⅲ等;厌氧菌感球菌感染可用甲硝唑;病毒性肺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巨细胞病毒感染可用丙氧乌苷,每日 5-15mg/kg,静脉给药,疗效可达70%-80%,注意有骨髓抑制的副作用;单纯疱疹病毒肺炎可采用阿糖腺苷或无环鸟苷静滴。

有酸中毒应及时纠正,呼吸性酸中毒主要改善通气,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加用1.4%碳酸氢钠,静脉注射。烦躁不安者,酌情选苯巴比妥或复方冬眠灵,及时纠正低血糖或低血钙等。

在对肺炎患儿护理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事项:

1、保温: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室温在24-26℃, 湿度以55%为宜。早产儿和体温不升者,可置于远红外辐射保暖台上进行处理或置暖箱中,使新生儿皮肤温度达36.5℃。

2、喂养应以少量多次为主,每次不能喂得过饱,以防呕吐和误吸;人工喂养时,奶嘴孔宜小,以防发生呛咳。病情严重者可用鼻饲管喂养或静脉补液,必要时少量多次输血浆,应用静脉营养液。

3、置患儿于头高侧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及紫绀。经常更换体位,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排出,治疗护理应集中进行,保持患儿安静,以免患儿哭闹加重心脏负担。


像风一样吹过4



如果您的孩子患有持续高热、体温在39度以上、刺激性干咳症状,这就是小儿肺炎的前期症状,家长朋友一定要放在心上,要及时就诊千万不要自行用药,特别是不要轻易使用镇咳药。


提早发现:

如果孩子在发热、咳、喘的同时精神很好,则提示患肺炎的可能性很小。相反,孩子精神状态不佳、口唇青紫、哭闹或昏睡,有时不用听诊器就能听到水泡声,细心的家长在孩子熟睡后听听他的胸部。



症状表现: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吐痰比平时加快、并且呼吸声音粗大、鼻翼煽动、发出哼哼声,应及时送往医院就诊。小儿肺炎多为支气管肺炎,患儿多有呼吸道病毒感染史或者受凉。

预防方法:

保持空气畅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一定湿度,太闷太热对肺炎患儿非常的不好,可导致孩子咳嗽加重,呼吸更为困难。要注意患儿鼻腔有无异物,如果有可以蘸水后慢慢取出。让宝宝多喝水,吃富含营养及易消化的食物,加强营养补充鱼肝油。


Once顾先生


直接摘取最新发布的《肺炎球菌性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2017版)》关于预防的内容:

肺炎球菌疫苗是预防肺炎球链菌感染的最有效手段。

我国接种PCV13【13价肺炎球菌结核疫苗】和PPV23【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建议:

目前, 肺炎球菌疫苗在我国属于第二类疫苗, 接种单位应遵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 按照疫苗说明书规定和“知情同意、自愿自费”的原则, 科学告知家长或受种者后, 为受种者及时提供疫苗接种。

1.接种对象:

(1) PCV13:适用于6周龄~15月龄婴幼儿。

(2) PPV23:用于2岁以上感染肺炎球链菌、患肺炎风险增加的人群, 尤其是以下重点人群但不局限于以下人群:①老年人群; ②患有慢性心血管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慢性肺疾病(包括COPD和肺气肿)或糖尿病的个体; ③患酒精中毒、慢性肝脏疾病(包括肝硬化)及脑脊液漏的个体; ④功能性或解剖性无脾个体(包括SCD和脾切除); ⑤免疫功能受损人群(包括HIV感染者、白血病、淋巴瘤、何杰金病、多发性骨髓瘤、一般恶性肿瘤、慢性肾衰或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免疫抑制性化疗(包括皮质激素类)的患者以及器官或骨髓移植患者。

2.接种程序:

(1) PCV13:推荐常规免疫接种程序为2、4、6月龄进行基础免疫, 12~15月龄加强免疫。基础免疫首剂最早可以在6周龄接种, 之后各剂间隔4~8周。

(2) PPV23:通常应种对象只接种1剂次。对需要复种的, 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接种, 复种间隔至少为5年。

3.接种途径及剂量:

(1) PCV13:使用前充分摇匀, 仅供肌肉注射。首选部位婴儿为大腿前外侧(股外侧肌), 幼儿为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剂量为0.5 ml, 注意避免神经和血管集中或其附近部位注射疫苗。

(2) PPV23:上臂外侧三角肌皮下或肌内注射。每次注射0.5 ml。

4.接种禁忌和注意事项:禁忌证意味着不应该接种疫苗。注意事项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 如果疫苗接种的获益超过风险, 则可以接种疫苗。以下情形适用于所有疫苗:①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是接种该疫苗的禁忌证; ②中度或重症的急性疾病, 无论是否发热, 接种疫苗应谨慎。


需说明的注意事项:①严禁静脉注射; ②血小板减少症、任何凝血障碍或接受抗凝血剂治疗者, 接种途径为肌肉注射时应非常谨慎(应在凝血因子替代或类似治疗后尽早接种, 接种时应用更小的针头, 接种后按压注射部位≥2 min, 不得揉搓); ③疫苗只能对本身所含Spn血清型具有预防保护作用, 不能预防疫苗以外的血清型别和其他微生物导致的侵袭性疾病、肺炎或中耳炎; ④疫苗不能保证所有受种者都不会罹患PD; ⑤正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或有免疫功能障碍的, 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血清抗体应答; ⑥不推荐2岁以下(不包括2岁)的婴幼儿使用PPV23;⑦在中国尚未进行PCV13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的临床试验, 国内暂不推荐本品与其他免疫规划疫苗或常规儿童疫苗同时接种; ⑧接种本品时, 应备有肾上腺素等药物, 以备偶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急救用。接受本品注射者在注射后应在现场观察至少30 min。


非疫苗预防措施:

预防感染性疾病的一般措施可预防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相关研究显示,非纯母乳喂养、营养缺乏以及室内空气污染等可能是儿童人群患该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出生头几个月鼓励纯母乳喂养、锌元素的补充等。

在生长发育阶段,根据发育状况给予足够的营养, 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要积极防治佝偻病等营养性疾病,因其与肺炎的发生及治疗效果均有较密切的关系。多到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强对寒冷天气的适应能力。应保证居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由于细菌常经由飞沫传播,在家人或周围儿童患流感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要尽量减少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入秋后天气渐渐转凉,更应注意预防肺炎。在疾病流行期避免在人群较多的公共场所活动。鼓励戒烟,合理使用抗生素,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预防和管理HIV感染。做好常规疫苗接种, 如麻疹、流感疫苗接种,对预防肺炎感染有积极意义。

镰刀细胞贫血症的婴幼儿服用青霉素V(125 mg, 每天2次)与服用安慰剂相比较, 前者可降低肺炎链球菌菌血症的发病率达84%。因此, 推荐上述患儿在出生后4个月之前每天使用青霉素进行预防。功能或解剖性无脾儿童, 推荐口服青霉素G或V, 以预防肺炎。对多糖疫苗很可能没有反应的无脾儿童(例如2岁以下或接受大剂量化疗及降细胞疗法的人), 用抗生素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


儿科医生鲍秀兰


肺炎是一种下呼吸道的炎症性疾病,大多都是在感冒的基础上发病的。所以在感冒盛行的季节,家长一定要格外注意孩子的身体情况,孩子往往对疾病的抵抗力比较低,必须认真做好预防。首先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每日通风 2次,每次 30分钟确保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室内特别干燥时,可以适当的在家里地上洒些水,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其次在饮食上要给孩子吃易消化和富有维生素的食物。再者就是要让孩子加强锻炼,增强孩子的抗病能力,户外活动时,注意适当地增减衣物。最后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病菌的侵入。


孩子生病期间应注意少食多餐,食物应易消化又有营养,不要强迫孩子进食。孩子患病期间由于出汗发热,一定要给孩子多喂水,这样还可以使痰变稀,呼吸道通畅。让孩子卧床休息,孩子鼻腔内如果有干痂,可以用棉签蘸水后轻轻取出。孩子患病期间,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体温及咳喘的变化。若患儿有严重喘憋或感觉孩子呼吸困难的话,需要立即吸痰,必须尽快将孩子送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宁静致远—家有萌宝


每年秋冬以及早春季节都是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期,由于早晚温差大,秋季也变成了“多病之秋”。其中,小儿肺炎则是秋季的“重磅疾病”。宝宝患肺炎的机率和他所穿衣服的厚薄以及空气温度没有太大关系。主要这些季节,宝宝大部份时间都在室内活动,并且会接触其他人。很多种类的肺炎都是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关。引起肺部感染而造成肺炎的原因有很多。

大部分肺炎都是由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也有一部分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其中一些可能通过咳嗽或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或黏液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同样,如果病毒感染削弱宝宝免疫系统的功能,细菌也有可能趁机开始在宝宝的肺部生长,在原发感染的基础上出现二次感染。

不是所有上呼吸道感染都会演变成肺炎。普通感冒不会轻易转成肺炎。那些宝宝容易得肺炎呢?

1、年龄越小越易发病:一个年龄大的宝宝和一个小婴儿同时被病菌感染,大宝宝仅是发烧、咳嗽,得了气管炎或支气管炎;而小婴儿则有可能出现高热、咳嗽、呼吸困难,并得肺炎。  

2、年龄越小危险性越大:不满1周岁的宝宝肺炎发病率和死亡率高;1—3岁的宝宝,虽然发病率高,但死亡率较低;3岁以上的宝宝不仅发病率低,死亡率也低,由此说明抵抗肺炎的能力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的。 

3、体质越弱病情越重:体弱、患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及有先天畸形的宝宝,比同龄宝宝更易患肺炎。 

4、肺炎常因感冒或支气管炎引发:如果感冒或支气管炎未及时治疗,在上感后数天至一周可能引发肺炎,也可能一发病就是肺炎。起病急,大多发烧到38℃—39℃,也可超过40℃,常伴咳嗽、气急,有时鼻翼扇动,口唇青紫。 

5、新生小宝宝的肺炎症状不明显:新生小宝宝可能只是吸吮差、易呛奶,但并不咳嗽,也不发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这正是肺炎较重的表现,这时肺部听诊,很多时候也听不到肺炎特有的湿罗音,除非拍X光片才能明确诊断,给诊断带来很大麻烦。

6、那些免疫防御功能或肺部清除功能被其他疾病削弱的,容易发生肺炎。

7、先天性呼吸道和肺部发育异常的宝宝在患肺炎方面也有更高的风险。

肺炎的症状和体征一般有以下:

一、查呼吸

患肺炎的宝宝,一般都有咳、喘和呼吸困难问题。如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多呈阵发性,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若咳、喘较重,静止时呼吸频率增快(即不到2个月婴儿呼吸次数≥60次/分;2-12个月婴儿≥50次/分;1-5岁幼儿≥40次/分),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口唇发青或发紫,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提示病情严重,不可拖延。

二、望精神

宝宝感冒的时候,精神状态略差平时,但较好,可以出门去玩,去跑,去跳的。但当宝宝患肺炎后,精神状态明显不好,出现烦燥,哭闹不安或者是处于昏睡状态中,伴有抽风可能。这个时候,就是宝宝有肺炎征兆了。

三、测体温

宝宝患肺炎时多数是会伴有发热情况的,体温多在38℃以上,持续两三天时间,也用了退烧药后依然无法退热的话,那就说明宝宝得的是肺炎,宝宝感冒虽然也会发热,但体温多数在38℃以下,持续时间较短,退热药的效果也较明显。但同时也应该警惕不发热的小儿肺炎,宝宝患肺炎体温可能会很高,但也可能不发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  发烧时间长短,也不能作为判断肺炎的依据。有的宝宝发烧仅两天就已发展为肺炎,而有的宝宝发烧一周也并不是肺炎引起的。所以但从发热并不能判断宝宝是否患了肺炎,还需结合其他几方面判断。

四、观饮食

宝宝若只是感冒的话,饮食正常,虽然吃东西会少、吃奶减少。可是依然是正常饮食的状态中。若是宝宝患肺炎时,食欲下降,甚至不吃东西,不吃奶,而且伴有哭闹,不能安静,而且有憋气的现象发生。

五、感睡眠

宝宝宝宝感冒时,睡眠正常。吃了药后会安静地睡觉。如宝宝患肺炎后,吃了药,晚上也容易醒来,醒来后,爱哭闹不停,夜里呼吸还有可能困难加重的趋势。这个时候,我们晚上的时候,就得注意观察宝宝的随时变化情况。

六、听胸部

由于宝宝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用耳朵听也能听到水泡音,所以父母可以在宝宝安静或睡着时在宝宝的脊柱两侧胸壁,仔细倾听;肺炎患儿在吸气末期会听到“咕噜”、“咕噜”般的声音,称之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小儿感冒一般不会有此种声音。

七、其他更典型的症状:婴儿和幼儿可能看起来面色苍白。嘴唇和甲床青紫,这是由于血液中氧含量减少造成的。肋间、胸骨下和锁骨上的呼吸肌活动增加。胸部疼痛,特别是在咳嗽或深呼吸的时候。

八、通过数呼吸次数简单方法,可帮助识别新生儿肺炎。正常新生儿的呼吸并不规则,常是一阵快一阵慢,有时甚至短暂停止。因此,数1分钟的呼吸次数时,不能以数15秒再乘以4的方法来数。这样,易使因患肺炎而呼吸增快的宝宝不能被发现,而正常宝宝却被数成了呼吸次数增多。正确做法是要数满1分钟。一般来讲,新生儿呼吸次数为40—45次/分。如果每分钟大于60次为呼吸增快,为了准确可再数1次。要注意,一吸一呼为1次呼吸,不要计算成两次。

虽然肺炎的诊断根据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就可以确定,不过为了确诊并且判断肺部病灶被感染的程度,拍一张胸部X光片也是非常重要的。胸部X线检查,早期可见肺纹理增强,以后可见到双肺中下野有大小不等的点片状浸润,或融合成片状阴影,常并发肺气肿、肺不张。

在呼吸系统感染的疾病中,“肺炎”只是患病部位最深的一种,而不一定是疾病病情最重的一种。它不是“烧”出来的,也不是“咳”出来的,肺炎也不一定是由“细菌感染”引起。

宝宝肺炎分为三种,分别是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无热性肺炎。

1、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50%以上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该型肺炎占小儿肺炎住院总数的三分之一。好发于冬春季。最突出的症状是喘、憋、呼气延长,喘鸣之声音有时不必用听诊器,只要靠近患儿就可听到,患儿非常痛苦。

2、细菌性肺炎会发烧1-2天,因痰堵住喉咙,会使宝宝呼吸困难,加上肺部化脓,亦会影响呼吸。

3、无热性肺炎则没有发烧症状,一旦咳嗽和浓痰不断时便应立即就医检查。一般来说,医生都是以发烧程度、胸肺检查及X光检查来判断病情。所以,父母应仔细观察宝宝的全身状态,包括精神、心情、呼吸、咳嗽等,然后详细告诉医生。高烧和严重咳嗽的症状,可在1-10天内舒缓,至于肺部发炎的情况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痊愈。

那如果预防宝宝肺炎?

1、宝宝可以通过接种肺炎疫苗来预防由细菌引起的肺炎。接种肺炎疫苗后不等于不会得肺炎了,而是减少了患上肺炎球菌肺炎的机会。

2、注意加强锻炼,可根据年龄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

3、经常户外活动,增强机体耐寒及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就不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及肺炎。

4、不要让宝宝着凉。衣着不要过厚或过薄,婴儿不要包裹过紧。适当增加衣服。

5、婴幼儿尽可能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病人,避免到人多空气污浊的环境中去。

6、家中有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成人要尽量避免亲密接触年幼的宝宝,如需接触要洗手戴口罩。

7、有呼吸道病毒流行时,不要带宝宝到公共场所去

8、加强锻炼是基础:婴儿期应注意营养,及时添加辅食,培养良好的饮食及卫生习惯。防止佝偻病及营养不良是预防肺炎的关键。

9、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还要学会咳嗽时用纸巾或者手绢遮住口鼻,养成规律洗手的习惯。

10、多晒太阳,注意室内通风和保持一定湿度。

11、刚刚发热就到大或小医院要求输液,在吵吵嚷嚷、咳声不断的输液室内滞留至少2小时以上,可以想象宝宝小小气道内会吸进成百上千的细菌或病毒,尤其连续门诊输液3-4天以上的,接触的病原菌会更多。

12、注意多喝温开水,营养要均衡这些非常重要。

宝宝肺炎的护理须知:

1、多翻身拍背,帮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宝宝咳嗽多时,睡觉时会很难受,爸妈记得多给宝宝翻身拍背,帮助宝宝把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

2、多喝水果、汤汁,少吃鸡蛋。食物要清淡,要多补充水分和维生素C,但注意不要一次吃得太多,蛋白质过多会引起消化不良。

3、鼻塞使用细棉棒、吸鼻器。宝宝鼻塞、鼻堵时可用沾有温水的棉棒湿润鼻痂,一点一点地将鼻痂取出,爸妈注意千万不可以用力过猛哦。选择细小的棉棒,它比传统的棉棒更好用。吸鼻器在这时也能派上用场。

4、自备温湿度计,保持空气流通,每天开窗2到3次。自备一个温湿度计,大超市里就有卖的哦。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每天开窗2到3次,控制室内的温湿度,温度约在18℃~22℃,湿度约在60%左右。

5、宝宝发烧时应先物理降温,敷额头(退热贴)、酒精擦身。如果宝宝有发烧的情况,冷毛巾敷额头可以给宝宝降热,去热贴也可以选用哦。另外,30%~50%的酒精擦身也可以帮助宝宝物理降温。

6、厨房内的油烟、室内的香烟要尽量避免。这些油烟很容易让宝宝的抵抗力下降,得上疾病。

7、按时接种疫苗。记得及时带宝宝去打预防针,像感冒疫苗一类的也要加以考虑。

8、母乳喂养,及时添加鱼肝油。它们对增强呼吸系统黏膜抵抗疾病的能力都大有好处。

9、多喝开水,咳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脱水,加重呼吸道发炎、增加分泌物黏稠度,使痰不容易咳 出。而开水能滋润呼吸道,使痰液稀释

10、吸蒸气将水倒入吸蒸气机的杯中,通过气流冲击产生水气,让宝宝的口鼻吸入升起的水蒸 气,可以使痰液变稀,以利咳出

11、服用化痰止咳药,药物治疗有时是最快速的,如果能配合上述排痰方式使用,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找医生开药,千万不要自己乱用药。

当我们听到宝宝被诊断患上“肺炎”,都会感到惊恐和焦急,就开始慌了手脚。在我们潜意识就觉得肺炎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其实肺炎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了解感染的原因,了解病情的程度,懂得怎么去采取措施。肺炎就没那么可怕了。“肺炎”就意味“肺部被感染”。在过去这种疾病是非常危险的,但如今,只要宝宝得到恰当的治疗和护理,都可以康复的。不要给“肺炎”吓倒。同样,我们要学多点育儿知识,为宝宝的身体护航。让宝宝身体健康。


宝妈BB


小儿肺炎其实就是下呼吸道感染,抵抗力差,上呼吸道感染就进展到下呼吸道感染了。怎么预防呢?

首先,增强自身抵抗力,多锻炼身体,强身健体,多出蔬菜水果,多喝开水。其次,接种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水痘疫苗等等。因为肺炎病原体很多,所以国家规定的疫苗的最基本的。

再者,经常肺炎,一年3次以上者,就要查查有没有先天性免疫力低下/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全畸形等可能了。有的孩子,肺炎住院,出院了还是痰多,其实痰就是气道分泌物,该怎么办呢?我觉得除了吃点化痰的药物,比如沐舒坦口服液/富露施/标准淘金娘油等药物,还可以多给孩子拍拍背。怎么排背也是有讲究的。家人拍背排痰要掌握三个要点:

1.最佳时间,拍背排痰的最佳时间是清晨起床后。夜间由于体位关系,呼吸道内会沉积大量痰液。平时拍背应在孩子吃奶、进食前进行,以防由于震荡过度造成呕吐,造成误吸,得不偿失。

2.最佳力度。两手手指并拢,手背隆起手指关节微屈,利用腕关节用力,由下至上,由两侧到中央,有节律地叩击患者背部持续5~10分钟,叩击时发出空而深的“啪、啪”声响,则表明手法正确。

3.最佳体位。拍背时,应一手托患儿胸部(或侧身躺在床上)头朝下趴在床上或抱起后置于你的双膝之间,根据体位引流原理,痰液栓子脱落后,比较容易咳出。

关注“医学慕课”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医学慕课


婴儿肺炎一般有几个表现:一是发烧,多数婴儿均有发烧,体温都在38至40度,属于高烧,有少数早产儿或体质较差的小婴儿可表现为无发热。记得大宝出生那天,刚从产房抱出来就送去了新生儿科,医生诊断的就是肺炎,孩子既没有发烧也没有其他症状。二是咳嗽有痰,小婴儿不会咳痰,但一般可听到咳嗽有痰响或呼噜声,在肺炎初期也可能出现刺激性干咳。医生后来告诉我们,大宝就是喉咙里面有痰,需要吸痰处理。第三是呼吸急促,婴儿表现出来的呼吸浅而快,特别是在小婴儿睡觉的时候,可见呼吸表浅而且频率很快,有些小婴儿可见吸气时肋间隙和颈前窝出现凹陷。第四是消化道症状,小婴儿多数都表现吃奶不好或者呛奶,也有些小婴儿表现出不吃奶或者吐奶。第五精神症状:孩子出现萎靡、焦躁或昏睡交替。


婴儿肺炎一般有几个表现:一是发烧,多数婴儿均有发烧,体温都在38至40度,属于高烧

轻型肺炎容易与上呼吸道感染混淆,上呼吸道感染孩子会出现发烧,咳嗽、呼吸增快。退烧后呼吸、饮食和精神都立即恢复平稳。但如果出现持续发烧;或体温不高的时候仍然出现呼吸急促;或者嘴巴周围发青,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轻型肺炎一般治愈后比较良好,而重症肺炎不但肺部炎症范围广,还可能发生其他功能紊乱,甚至威胁到小儿生命。所以对小婴儿患肺炎应给予足够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治疗。


小儿呼吸道感染多数病原为病毒感染,只有少数为继发细菌感染和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因此,预防病毒感染是预防肺炎的关键,也是预防肺炎的难点。但肺炎并非是不可预防的。对小婴儿注意一般护理,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都可起到降低肺炎的发病率,下面介绍几种预防小婴儿肺炎的方法:

第一,一般性预防:首先要注意婴儿的生活环境。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要随着气温变化调节婴儿的衣物,注意不要穿得太厚也不要太薄。在呼吸道疾病流行的季节,尽量避免带婴儿到人多拥挤的场所,避免交叉感染。另外,要注意婴儿的饮食营养,及时添加辅食,适当补充各种维生素,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不断提高婴儿自身抵抗能力,预防佝偻病、贫血等营养不足引起的疾病。一般性预防是要给婴儿一个舒适卫生的环境和一个健康的体质。


第二,药物性预防:抗菌素对细菌性肺炎的发生有明显的控制能力,虽然早期应用可预防细菌性肺炎进一步加重,但因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种类多,加之还缺乏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尽管如此,临床上观察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时用抗病毒药物也有缓解病情和减轻症状的作用。


第三,免疫接种:许多感染性疾病的预防通过接种疫苗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疫苗的应用可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从而达到降低婴儿肺炎的发病率,但由于婴儿肺炎病因复杂,加之一些呼吸道疾病的病毒容易发生异变,所以还没有指定的疫苗可以预防所有的婴儿肺炎。


肺炎的治疗要采取积极的态度,首先应该明确病因的诊断,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绝大多数肺炎的治疗原则是抗感染为主,具体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所以遇到婴儿出现肺炎表现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奶爸修炼记


儿童反复支原体感染引发支气管哮喘

一、【什么是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感染,曾有报道,支原体肺炎占各类肺炎总数的10-30%,流行高峰年达到50%,流行持续1-2年,对于患儿来说,一次支原体感染可持续几周至几个月甚至几年。

【肺炎支原体感染特点】

传播:飞沫

潜伏期:1-3周

易感人群:1-10岁儿童,尤其以1岁到6岁学龄前幼儿支原体感染发病率偏高。

临床症状:大部分支原体感染临床症状较轻,起病初期的4-6天传染性最强,部 分会发展成肺炎,且为非典型肺炎表现,严重的可以危及生命。

易复发:肺炎支原体生长缓慢,治疗不彻底易复发。

并发病:除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起神经、心血管、血液、泌尿、消化、皮肤、关节痛、眼、耳、鼻等多器官多系统并发症。

抗生素:支原体对青霉素类、头孢类、磺胺类消炎药不敏感;支原体对四环素类、红霉素类等大环内酯类如大家熟知的阿奇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甙类、左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等,但大部分支原体敏感的抗生素药物会对儿童正常生长发育产生较大副作用,因此,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成为临床治疗儿童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肺炎支原体与哮喘的相关性】

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比非感染患儿发生哮喘的风险性更高。过去曾将感染性支气管哮喘列为内源性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种类,甚至许多学者将感染性支气管哮喘与内源性支气管哮喘视为同一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逐渐认识到了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可以诱发或加重气道变应性炎症,是引起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十年来某些作者还观察到感染性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也涉及到IgE和Ⅰ型变态反应。

二、儿童支原体病毒感染性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机制

现代医学已经证实,呼吸道的病毒和细菌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虽然呼吸道病毒或细菌感染诱发支气管哮喘的机制是多方面的,但从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可以诱发加重气道变应性炎症来看,其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有着相似之处。

近年的研究表明,在支气管哮喘的发作过程中,呼吸道的细菌感染可能并无重要作用。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和非发作期的患者分别作咽部的细菌培养,发现两者并无差异,同时发现在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咽部的拭子上分离出缓解期并不存在的病毒,这就提示病毒感染可能与支气管哮喘发病有关。

最近更进一步的研究证实,病毒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同时还发现支气管哮喘患者比正常人更易患呼吸道病毒感染,反复抗感染再反复感染形成恶性循环。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为常见,其次为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和肺炎支原体;在成人中则以肺炎支原体、鼻病毒和流感病毒较为常见。

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支气管哮喘的机理主要与以下三方面有关:

(一)呼吸道病毒感染导致的气道高反应性

临床观察已经证实, 在上呼吸道发生病毒感染后, 可使得支气管的反应性增加。Swenson等对9名患有急性呼吸道鼻病毒感染的患者进行了气道反应性测定,发现所有9例患者的气道对组胺的反应性均有明显的增高。Minor等曾对49 名感染性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进行观察也证实,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多与呼吸道的病毒感染有关。

呼吸道病毒感染可以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病毒感染可以直接损伤呼吸道的上皮,从而使气道壁的胆碱能受体暴露,产生胆碱能性气道高反应性;②病毒感染可导致气道内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积聚过多,从而增加炎性介质的释放,导致气道的反应性增加。病毒感染对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机理是较为复杂的,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二)病毒感染可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IgE

病毒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IgE 的机理是由于病毒可以作为一种外来性抗原刺激体内Th2细胞释放大量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3,从而诱导B细胞合成过多的IgE。实际上病毒感染诱发的支气管哮喘很可能是一种借助于IgE机制而介导的病毒性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近年的研究已经证实在大多数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儿童,其血清中IgE 的增高与近期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这些针对病毒的特异性IgE 的产生使患儿的气道处于对病毒的致敏状态。

已发现在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期,约有3/4的患者气道上皮细胞表面附着有IgE。在病毒所诱发的过敏性支气管哮喘中,患者的特应性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病毒作为一种外来性抗原可以诱发与花粉、尘螨等引起的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相似的症状,患者可以表现有鼻痒、打喷嚏和流清涕等上呼吸道过敏的症状,然后出现支气管哮喘症状。

(三)病毒感染可增加支气管哮喘患者对变应原的迟发相支气管哮喘反应的发生率Busse等(1991)通过对10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变应原支气管激发试验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关系的研究,结果证实在鼻病毒感染前仅有1例发生迟发相支气管哮喘反应, 而在感染鼻病毒期间,则有8例出现迟发相支气管哮喘反应, 病毒感染增加支气管哮喘患者对变应原的迟发相支气管哮喘反应的发生率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

(四)呼吸道病毒感染可以降低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功能

研究证实,呼吸道病毒感染可改变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功能,使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功能降低,其机理尚不明确。总之,感染性支气管哮喘的病因是复杂的,其发病机理也是错综复杂的。目前对感染性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较少,研究水平也仅仅处于初级阶段,应该继续为感染性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进行不懈的研究。

三、发病机制的研究对感染性支气管哮喘治疗的影响

通过对感染性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的近代研究,给我们临床医生防治感染性支气管哮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由于呼吸道病毒感染是诱发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特别是对于具有特应性素质患者)是降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的主要措施。

(二) 由于气道的非特异性炎症在感染性支气管哮喘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抗非特异性炎症治疗可能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吸入糖皮质激素和色甘酸钠等抗炎药物在预防和治疗感染性支气管哮喘时也具有良好疗效。特别是已经证实感染性支气管哮喘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因此抗变态反应治疗如抗IgE单克隆抗体亦在感染性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具有一定作用。

(三) 由于病毒性感染在感染性支气管哮喘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提示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抗病毒治疗的研究,目前虽然已发现了病毒唑、病毒灵等抗病毒药物,但其效应尚不理想,应致力于研究更有效的药物。

(四) 由于感染性支气管哮喘与细菌感染的关系不大,因此在感染性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抗生素可能无效或疗效甚微。

(五)由于呼吸道病毒感染也可以诱发气道高反应性和特异性IgE,因此在呼吸道病毒感染后测定气道高反应性和特异性IgE水平可以指导我们是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发生。

【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降低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调节免疫,预防抗生素使用导致的副作用

(抗生素滥用,促使过敏性咳嗽变异性哮喘成为流行病)

流行病学家在研究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历史后,指出抗生素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大降低了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们发现两种慢性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就是各种过敏性疾病和哮喘。儿童早期接受抗生素治疗与后期过敏性疾病和哮喘的发展有一定相关性,这让我们才认识到,抗生素在免疫系统功能失常引发的慢性过敏性疾病如哮喘病中扮演着反面角色。

抗生素确实是一种神奇的药物,是战胜疾病非常重要的武器之一,但是和其它药物一样,抗生素也有难以避免的副作用,抗生素的某些副作用较轻,如真菌感染,而且持续时间短,有些副作用则持续时间长,症状也比较严重,如艰难梭菌过度增殖引起的腹泻。

所有副作用中最显著的,而且后果最严重的是对免疫系统的破坏,这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幸运的是,我们及时发现了抗生素可能会引起的副作用,并且找到了预防或应对大部分副作用的方法,即通过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补充益生菌来预防副作用的发生。

台湾成功大学 过敏与临床免疫研究中心主任、成大医院小儿科王志尧教授:益生菌与过敏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中谈到:哮喘患者与健康人相比,气道微生物构成发生改变,气道高反应性与气道菌群结构不稳定密切相关。菌群稳态直接影响到过敏性哮喘的病程,吸入激素与抗过敏 药物长期治疗并不能影响哮喘的病程及愈后,而具有特殊功能的抗过敏益生菌菌株组合物康敏元益生菌通过降低因过敏 而导致的TH2免疫反应,增强TH1型免疫功能 ,调节Treg免疫细胞,成为肠道菌可以对抗过敏 性疾病新发现的有利科学支持,儿童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 ,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哮喘,甚至被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及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哮喘患儿都可以及早的补充抗过敏 益生菌康敏元来干预肠道微生态介导的IgE通路,来抑制IgE过敏抗体的生成,从而改善儿童过敏性哮喘的病程及愈后,减少哮喘复发率。

微生物研究成果已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微生物与过敏性疾病,肠道微生物与儿童哮喘,呼吸道微生物与儿童哮喘,抗过敏益生菌对儿童哮喘的防治作用,抗过敏益生菌与湿疹荨麻疹等等微生态研究成就已发表诸多论文研究,对于过敏性疾病,不再是停留在抗过敏药和激素雾化的治疗层面,人类是一个“超级生物体”一些难治性疾病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在人体生物体的研究上起到治疗性突破,人类基因组与微生物组共同作用,影响人体的免疫,营养和代谢过程,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八年专注抗过敏益生菌菌株及配方研究,把配方疗效与菌株品质视为生命线,联合台湾成功大学过敏与临床免疫研究中心王志尧教授开展临床实验病例研究,通过抗过敏益生菌影响过敏性疾病的免疫系统的发生发展机制,开创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免疫抗过敏营养疗法,补充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可:调节呼吸道微生物菌群稳态,缓解气道高反应引起的咳嗽哮喘;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稳态,改善肠道食物蛋白过敏机制;调节肠道微生态菌群介导的过敏原特异性IgE通路,抑制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生成,由于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可以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调节TH细胞因子活化,抑制TH2型反应,增强TH1型免疫反应,以及上调免疫细胞和加速皮肤和黏膜屏障功能修复。

过敏的小孩肠内缺乏抗过敏的乳酸菌:过敏原的种类很多,诸如:尘螨、细菌、花粉、蛋白、牛奶、大豆、小麦、霉菌、肉类......等千奇百怪,许多医学研究指出,有关“免疫耐受IgE分泌过多”所引起的过敏问题,与肠道内的好菌坏菌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研究表示:过敏的小孩,肠道里的有益菌如乳酸杆菌属比较少,虽然有数以万计的乳酸菌菌株存在于自然界,但仅有极少数乳酸菌株具有抗过敏的特质,这种对“免疫耐受IgE分泌过多”具有特殊调节功效的菌株是唾液乳杆菌、格氏乳杆菌、约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组合成康敏元益生菌。唾液乳杆菌功效为降低血清IgE抗体,促进干扰素分泌提高Th1型免疫反应应答;而格氏乳杆菌功效则为降低血清IgG,有助于减少过敏反应相关细胞激素IL-5的分泌,可以有效的提升人体的免疫系统,康敏元加强型具有辅助调整过敏体质的能力。


益生菌科普


最近似乎每个孩子都经历了咳嗽,有的是反复高烧后咳嗽,宝妈们真是着急上火,唯恐孩子因高烧咳嗽引起肺炎。那在这个深冬季节,怎样预防肺炎:

第一, 注意保暖,出门戴口罩,防止病从口入。

第二, 第二晴朗的天气带孩子去公园及环境适宜的地方散步,让孩子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第三,避免去人多的,环境恶劣的地方。

第四,睡觉前,用苏叶煮水给孩子泡脚,泡至微微出汗为止。

第五,多吃白色食物,例如:山药、生梨、荸荠、白萝卜水。

第六:宝妈们学习一些简单的推拿,睡前和孩子当亲子游戏做做,这样可以适当增加孩
子免疫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