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时务”的于谦于少保,被人生中的“三大爱好”害惨了!

明朝兵部尚书于谦,与岳飞同列西湖三杰,他在大义、能力、私德等方面全无黑点:统筹大军成功抵御了瓦剌围城,解了北京之围;拒绝向权臣太监王振送礼行贿以奔前途,同时自己为官清贫,家无余财;为人行事方面刚直不阿,坚持原则。就是这样一位几乎能称为完人的人,最后被明英宗下令斩杀,一如他写的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做到了。可是,为什么会弄成这样呢?个人认为,全因于少保的“不识时务”、“不知变通”和“坚守原则”。


“不识时务”的于谦于少保,被人生中的“三大爱好”害惨了!

于谦画像

眼里只有国家利益,全然不顾皇帝个人感受

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瓦剌人俘获后,于谦和孙太后拥立监国的朱祁钰登基,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这时候朱祁镇的长子、太子朱见深三岁,当时情况虽说让朱见深登基不太现实,毕竟主少国疑,但让朱祁钰监国过渡一下就好了,你非把他推上帝位算怎么回事?朱祁钰后来废掉朱见深的太子位改立自己儿子,也得到了于谦的肯定和支持。

不接受也先以明英宗为要挟,坚决主战

“不识时务”的于谦于少保,被人生中的“三大爱好”害惨了!

明英宗画像

瓦剌大头领也许挟持着明英宗进逼北京,以朱祁镇的性命要挟明军开城投降。于谦认为不能以一人之命让渡国家利益,统筹大军解了北京之围。你说,这事让朱祁镇怎么想?他可能不认为于谦顾的是国家利益,反而可能会认为于谦换了新主子,只对新主子负责。更关键的是,瓦剌人看明英宗没啥价值了,提出将他送回北京。朱祁钰本极不情愿迎回哥哥, 于谦则主张接他回来,还承诺说如果日后英宗有什么想法,于谦第一个不答应。你看,在于老爷子眼里,没有一己之私,全为社稷考虑,问题是先后两位皇帝可能都太这么认为啊。

过于刚直,怒怼“夺门之变”的几位核心人物埋下祸根

“不识时务”的于谦于少保,被人生中的“三大爱好”害惨了!

于谦故居

策划“夺门之变”迎立英宗复辟的继位核心人物,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分别代表军方、文臣、内侍太监,于谦与他们都不太对付,并且都不是个人恩怨,全因为于谦过于刚正强势、讲究原则。三人里应外合,轻轻松松将英宗重新扶上了龙椅,也因此掌握了权柄。随后于谦被构陷策划迎立襄王登基,被押往崇文门外斩首。

我们对于少保怀有无限崇高的敬意,也赞赏他的行为,但他的“不识时务”、“拒绝变通”和“坚守原则”为个人悲剧埋下了伏笔。也许,这就是历史上的牛叉人物比我们普通人更值得尊敬的根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