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肃顺、端华六大臣没有被慈禧除掉,历史将会怎样?

躁动者00


历史大的趋势不会改变,因为对整个大时代来说,个人的作用太渺小了。

无论慈禧当政,还是肃顺八大臣主政。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满清的封建制度其结果应该都是一样的。在英法联军紧逼北京的情况下,肃顺的主张是让咸丰逃跑,由恭亲王留守谈判。可见其的能力和本事也不见得有多高明,对比之下。当时的慈禧还希望咸丰皇帝据城而战。不管其目的如何,但显然比肃顺高明多了。


咸丰应该是吸取了顺治和康熙年间的的教训,不设立摄政王,也不让少数辅政大臣专权,所以设立了八个辅政大臣,既有宗室,皇亲,也有朝臣。也就是说不能让顾命大臣大权独揽,初衷是好的,但结果却是八大臣被罢黜横死。因为咸丰做梦都想不到慈禧不是孝庄、却是武则天。


可以说,讲究玩心计肃顺肯定玩不过慈禧,而且肃顺向咸丰提过效仿勾弋夫人事,杀其母,留其子。也可见双方关系之恶劣。但如果说到说到治国方略,慈禧应该不如肃顺永。慈禧是永远都是是阴毒的小伎俩,是没有大局观念,慈禧也确实没有治国理政的能力。所以如果肃顺上台,应该比慈禧当政的要好很多。

但如果希望肃顺能够实行君主立宪,类似于日本明治维新,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既是肃顺个人的能力问题,也是历史的局限性。肃顺当政的最终结果应该和慈禧区别不大,而且依照过去的历史经验,同治皇帝亲政以后,肃顺的结局大概也未必善终。


无论慈禧还是肃顺谁当政都无法治理好这个国家,当时的满清好比是一个身体机能已经毁坏,重病缠身的老人,任何一个人也无法挽回他衰败的命数,因为封建制度已经走进了他的死胡同,已经是病入膏肓无药就要了,制度如血液,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满清的灭亡是必然,这和谁当政关系不大。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肃顺端华等八人为咸丰皇帝的临终顾命八大臣,其余人先不提,就提肃顺一人。



史书记载,肃顺对外强硬,重用汉臣,打击腐败,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如果没有辛酉政变的话,历史也许会发生变化。

但真的是这样吗?不然。

诚然,肃顺端华等人确实重用汉人,肃顺还推荐了左宗棠,曾国藩等一系列汉家名臣。

但肃顺此人狂妄自大,在官场上打压其余大臣,而且他还隐隐透出了对皇位的渴望。



更能显出肃顺和慈禧是一丘之貉的事件,那就是当年的热河事件了。

当年咸丰皇帝逃亡热河,肃顺等一行人不思让咸丰早日回北京主持大局,反而说北京大事未决,不能回去。

更奇怪的是,在咸丰快死之时,肃顺开始在朝廷火速更换自己的人马,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同样是对权利充满渴望,无论是肃顺还是慈禧,爬上了位置,都会做出那些混账事儿来。

只因为慈禧是个臭名昭著的卖国贼,所以被她干掉的肃顺等人反而成了正面人物,这是不对的。

肃顺和慈禧,就是两个烂苹果,只是腐烂程度不一样罢了。


故纸书虫


历史是没有假设的,但我可以根据历史的记载,对咸丰指定的八位顾命大臣之首肃顺进行剖析后,就会发现如果肃顺不死,也许清朝的命运会改写,中国的近代史会走出一条不同的路来。首先,肃顺的身份和地位超然。

肃顺姓爱新觉罗,是正儿八经的满清皇室,又是咸丰指定的八位顾命大臣之首,所以在政治上他具有决定性的话语权!

他本身又是满洲襄蓝旗和汉军襄黄旗都统,在清朝的政治架构体系中,他类似于清初的鳌拜,可见肃顺的政治地位。

1861年,咸丰驾崩,载淳被立为皇太子后,次年就要改元的年号“祺祥”就是肃顺制定的。

其次,肃顺的政治手段强硬。

肃顺是当时清朝统治者少有的清醒之人,他对晚清的危机时刻保持着一定的敏感度。他深知,官场的腐败也许最终会拖垮了清王朝。

正是因为如此,从咸丰八年到咸丰十年,他先后以礼部尚书和户部尚书的身份,处理的“戊午科场案”和“户部宝钞案”,可谓是晚清政坛上的一股清流。

两案共处理了官员数百人,其中一品大员被处斩(满族),满族宗室被抄家,都让人大跌眼镜。两案后,晚清吏治得到改善,财政积弊得到解决,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晚清官场的贪腐受贿的不良风气。

“戊午科场案”也成为清朝史上三大科场舞弊案之一。


然后,肃顺有识人之能。

肃顺是晚清朝廷中少有的清醒之人。他虽然专横,但对于有才能的人却能以礼相待,无论是满人还是汉臣。

咸丰七年,经历了天京事变的太平天国运动再次席卷大江南北,这让肃顺认识到如果再不放地方实权给汉族官僚,湘军固然死,但满清也在劫难逃。


加上咸丰八年的科场案,对满族大员的失望,让他重用汉臣的决定就没有改变过。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郭嵩焘等汉臣都被肃顺依重。

尤其是左宗棠,如果不是他联合曾、胡等人上书,又请潘祖荫向咸丰说出了那句“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的话,恐怕在咸丰年间左文襄公就要被当时的湖广总督官文给杀害了。

最后,肃顺对西方侵略者的态度是强硬!

肃顺固然有人性的弱点,但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他对待侵略者的态度和左宗棠有得一拼。

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沙皇俄国的特使奔赴北京,敦促清政府对《瑷珲条约》签订的两国边界进行最后的确认。

肃顺就是这次外交的全权负责人。他无视侵略者的威胁,指出和俄方签订条约的奕山“既无全权证书,又无正式关防”,无权代表清政府,所以条约无效,导致俄方的算盘失败。

这让俄使气急败坏,以致他积极和英法联军接触,强调要想换约必须使用武力,同时百般诋毁肃顺,将他列为清王朝头号的战争分子。

历史其实喜欢开玩笑的,也许我们受到某些影响,对肃顺没有任何好感。

可是剥开云雾就会发现,其实肃顺身体中还流淌着他先祖披荆斩棘的坚韧,还有着封建士大夫的硬气和骨血。

比起辛酉政变后登上政治舞台的慈禧和奕䜣,肃顺的可取之处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所以他被杀后,才有曾国藩的那句

“此冤狱也,自坏长城矣”的感叹。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江东汪郎


若是肃顺等顾命大臣在辛酉政变中成功了,那么同治帝就成了傀儡皇帝,这个傀儡不是被他的母后架空,而是被八大顾命大臣架空,那样的话肃顺的势力就会更大,权力也会更大,还有端华。

若真的是这样,慈禧这个命就保不住了,慈禧如果被杀,做为儿子同治帝只有表现的更听话,更顺从才不会惹来杀身之祸。

还有一个结果,慈禧不被杀掉,但会被限制一切权力,形同软禁,这样也等于是架空了慈禧。那样的话,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就不会死,毕竟她的外公就是端华,还有一个外公就是肃顺。

可历史没有如果,肃顺等在辛酉政变中失败,被杀的被杀,自尽的自尽,被革职的革职,慈禧逐步掌握大清政权,从后宫走向前朝,成了晚清的实权派。

也是因为肃顺和端华的缘故,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才在丈夫去世后,被逼自尽,陷入尴尬的境地。


红学爱好者萧梦


肃顺在影视剧和小说中也是出现比较频繁的人,但大部分都以反派出现,那肃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肃顺是清末咸丰时期的重臣,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由于出身好又能干,很快成为咸丰帝身边的大红人,咸丰帝死时被任命为“顾命大臣”。因为得罪过慈禧,在辛酉政变时被杀。

从能力来说,肃顺是当时满清众臣中难得的清醒之人。同时他又和汉族重臣曾国藩,左宗棠交好,对当时的汉族重臣来说,他就是他们在朝堂的援手。但对当时其他的满族大臣来说,肃顺就显得格格不入了,他做事认真,整顿满清的官场贪污腐化现象,对八旗军的整顿,也得罪了很多人。

端华是肃顺的哥哥,能力平庸,但却是肃顺在朝堂的得力助手。

有句话说得好,涛涛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即使肃顺等六大臣没有被慈禧干掉,历史也不会有多大的不同。

肃顺虽然重用汉臣,但必须看到,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以维护满清的统治地位为前提。当那些有能力的汉族重臣对满清的统治有帮助时,他会重用,但一旦有威胁时,他也会毫不留情的打压。

当时满清的衰落已经没法避免了,而满清的异族统治,也注定他满清政府无法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他代表的只会是满清统治阶级的利益。

满清的愚民政策和打压汉族政策已经不适合世界潮流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而强大的唯一方法只能是变法图强,但变法会民智开启,又会威胁到满族统治地位。

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不变法图强就是慢性自杀,但激烈的变法也许会让满清加速死亡。

肃顺就算活着,最多也就是做另一个李鸿章,当个糊表匠。

有不同意见的欢迎评论。


历史的天空history


首先,肃顺能得咸丰皇帝重用,是因为他杀伐决断,敢作敢为。他提出的“严禁令、重法纪、锄奸宄”九字治国方针,可谓对症下药,实为乱世可用之重典。上自乾隆以来的腐败之风愈演愈烈,外有英法联军入侵引来列强环伺,内有满清大臣乃至八旗子弟的胡作非为,如不施以重典,大清危矣!肃顺的治国方略顺应了咸丰的振兴愿望,所以,咸丰为避英法联军之难,被迫逃往热河行宫,危难之际,重用肃顺,把他推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顶峰。当时,肃顺身兼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多重任,统领大内及行在一切事务,君臣联手,肝胆相照,确为大清的希望所在。


其次,早在英法联军犯京之前的若干年,肃顺治国已经收到了显著效果。一是大张旗鼓“打老虎”,惩腐肃贪,震慑了朝野上下的贪官污吏;二是严办“戊午科场案”,惩处涉案官员91人,处斩了文渊阁大学士柏葰、兵部侍郎李鹤龄、主事罗鸿绎等重臣;三是重拳整顿财政积弊,彻查严惩,抄没户部司员、商户及满族宗室数十家,惩处涉案官员数百人。肃顺铁腕肃贪,吏治为之一新,贪腐之风明显收敛,由乾隆后期逐渐泛滥的贪腐风气大为改观。


更可观的是,肃顺重用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等汉族官员,为平定太平天国之乱、扶助大清振兴树起了一批栋梁。在这些汉臣的鼎力支撑下,肃顺利用左宗棠收复新疆建立清朝行省,巩固了西北要津,扩大了中华领土,可谓千秋功德。我们可代用英法联军统帅的话,来看看肃顺面对列强的表现,他说,“有权势的肃顺,是与欧洲为敌的头号坏蛋,他已不止一次地公开宣称,必须将全部欧洲蛮夷赶出中国”。这就是英法联军统帅眼中的肃顺,而肃顺面对列强的强硬姿态,在此后的满清大臣中后继乏人,致使大清在列强的欺凌下,一步步走向衰败,直到灭亡。

如果肃顺不被慈禧所杀,反而是肃顺的“钩弋计划”得以实现,晚清绝对是另外一番天地。败就败在,咸丰心慈手软,不能像汉武帝防患太后乱政痛杀太子生母钩弋那样,除掉慈禧以绝后患。结果是,肃顺从热河护送咸丰皇帝灵宫回京,刚刚走到密云,即被慈禧和奕沂抓捕, 斩首于菜市口,时年仅45岁。肃顺一死,曾国藩仰天悲叹:“此冤狱也,自坏长城矣。”后来的事实果如曾国藩所言,大清自毁长城,一败涂地。


大话民国


肃顺是满洲镶蓝旗人,晚清宗室子弟,深受咸丰帝器重,其为政雷厉风行,肃贪反腐,重用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汉族地主阶级中的精英人士 对外主张抵抗外国侵略。咸丰帝病死热河以后,受命辅政,反对慈禧,慈安垂帘听政,后被慈禧发动政变,被杀于菜市口。

应该来说,辅政八大臣中确有一些清政府中的改革派,假使他们能够获得胜利,打倒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力量,他们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促进洋务运动的发展。但是,八大辅政大臣中,有6位满洲宗室,他们不会也不可能自我革命,推翻专制皇权,因此,他们即使胜利,也最多可能让清廷苟延残喘更多一些时间而已。

当然,历史不容假设,他们在政变中失败了,也就没有了开创历史的可能。

小王解史,关注我,带您走进不一样的历史。


小王解史


目送岁月,目送历史。

如果出现问题中的假设,中国近代历史应该会发生以下变化:

其一,清朝自乾隆朝以来,官场贪腐风气越演越烈,“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肃顺掌权后,大力肃贪反腐,曾审查办理了“戊午科场案”、“户部宝钞案”,使晚清官场行贿受贿、尸位素餐之风得到了很大的抑制。如果肃顺不死,清朝吏治将会得到很大改善,行政效率也会有随之提高,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很多行业进入良性循环发展,从而使国库充盈、百姓富足,会为后来的“洋务运动”打下更好的基础,甚至于中日“甲午海战”的结局也可能会不同。



其二,有清一世,满臣在地位上始终高于汉臣,比如满臣自称“奴才”,表示与皇帝更亲近,地位更高;汉臣自称“臣”,不能称“奴才”,如果自称“奴才”,视为“冒称”,将会受到斥责。在清朝,不但实行“满汉复职”制,还独创了双轨制的选举方法,使满人的入仕途径比汉人更多更易。肃顺虽为满人,却重汉轻满,一向鄙视满臣胡涂不通、才疏学浅,认为汉臣才华出众、国之栋梁。“同光中兴”的名臣如曾国藩、左宗棠等都是肃顺推荐提携的。如果肃顺不死,这些名臣不会因为清廷的猜忌和压制,造受“兔死狗烹”的结局。



其三,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清朝的国门,而且自此之后,从皇帝、大臣到平民百姓都对洋人毕恭毕敬、诚惶诚恐,甚至出现了“一等洋人、二等官”的现象。可是肃顺却很有民族气节,对待列强的态度非常强硬,尤其在中俄《瑷珲条约》谈判过程中毫不惧怕俄国人的威胁,极大的维护了民族尊严。如果肃顺不死,不敢说一定会把西方列强全部驱逐出中国,但一定不会像那拉氏那样丧权辱国、割地赔款……而且之后的戊戌变法很可能成功,中国也许会和当时的日本一样,成为亚洲又一个走上自主发展道路的强国。


目送岁月


其实,肃顺、端华六大臣不可能不被慈禧除掉,历史不会也不可能发生改变。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问题出在两枚印章上。咸丰弥留之际,命以大学士肃顺为首的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辅佐皇太子载淳。并把御赏、同道堂两枚印章交由慈安和慈禧掌管,凡颁布御旨需要八位辅政大臣拟订且加盖两枚印章才能生效。以此确保皇权的平稳过渡,直到儿子载淳亲政。这一安排看出咸丰

以两宫太后行裁定懿旨,八位顾命辅政之臣总揽朝政,相互之间予以制衡,确保皇权。看似完美的分权制衡的安排,却隐藏着巨大隐患,问题就是这两枚印章,有了它两宫太后就有了至高无上的裁定大权,可以对辅政大臣的决议予以一票否决;没了两枚印章,辅政大臣的决议形同虚设。咸丰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有余而智识不足。这样的安排,给擅于专权懿贵妃、载淳的生母、后来的慈禧太后掌握宫中大权埋下了伏笔。

二是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辅臣缺乏智慧和威信。

当时的清廷中央形成了三大政治势力,两宫太后领着年幼的皇帝,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身在北京的奕訢集团。咸丰的遗命忽视了奕訢政治集团的存在,三方势力犹如三角关系,谁争取到奕訢一方,谁就稳操胜券。然而,骄傲糊涂的顾命八大臣将奕訢推向了两宫太后。肃顺当初强力反腐,整治科场舞弊现象已经把人得罪光了,此时此刻如果争取到奕訢,无疑将慈禧和慈安孤立起来,任慈禧多么精明、善于弄权也是无济于事。但是出于对奕訢的忌惮,加上不愿分权给北京留守议和势力,八大辅臣反而被两宫太后和奕訢给孤立起来。认为掌握了生杀予夺大权的肃顺忽略了这些,而恰恰被慈禧看准了,在热河行宫密谋共商大计的有限时间内,迅速同奕訢达成了政治同盟和交换条件。从政变后奕訢出任军机处领班大臣、负责总理衙门事宜、统揽朝政就可以看出。这里要说一句子的是,杨度曾劝肃顺杀慈禧,肃顺不听,结果没过几天,就被慈禧给一锅端了,拉到菜市口,砍了!

三是把留守在北京掌握兵权的奕訢排除在外。咸丰把昔日亲密无间的手足兄弟恭亲王奕訢排除在外,增加了权力平衡之间的不稳定因素。当时,留守北京与英法议和的主要有宗室大学士桂良、总管内务府大臣宝鋆、户部侍郎文祥,而掌管圆明园八旗和内务府三旗兵马的兵部侍郎胜保又兼领各地来京勤王的部队,这些人都紧紧团结在奕訢周围,加上被咸丰排除在外的僧格林沁和奕譞,组成了北京政治集团的骨干,他们既有军权,又有在京旗人的支持。正是身在北京的奕訢政治集团决定了辛酉政变肃顺等人的失败。

由于有上述三个问题,肃顺、端华等早晚都会被慈禧除掉的,这是咸丰皇帝不经意间安排的。所以没有如果,没有辛酉政变,也要有其它的什么政变。

请关注“下午历史茶”,大家一起讨论。


下午历史茶


是八大臣,不是六大臣。

此问题说得是慈禧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事变诛杀、逮捕八大顾命大臣。如果没有被除掉?那就是辛酉政变没有成功。八位大臣总揽朝政,慈禧失去了垂帘听政的机会,老死宫中或被这几个素来不和的大臣们借口杀掉。

假设完了,以下是失去慈禧太后的世界历史:

艺术类:颐和园没有了,园林艺术行业少了一个标志性建筑,八国联军屁都得不着,国外的博物馆里艺术品少一大半,故宫的门票将大涨,中国的古董将更值钱。

军政类:甲午海战,清政府斥巨资大批量购买主力舰,宋世昌没死,升官了。小日本被揍得鼻青脸肿。

皇帝类:光绪当不上皇帝,没有戊戌变法,谭嗣同可能会活到80岁寿终正寝。

外交类:没有《中法新约》、没有《马关条约》、没有赔款、就是一个字,打。占我家便宜,做梦。

国土类:台湾是大陆的,老蒋换了个地方疗养,阳明山还叫草山。蔡英文当不上大领导,最多能在中国某县当个妇女主任。余光中不会写出乡愁,语文书里少了一项背诵全文。

名人类:孙中山还是医生,鲁迅考了功名。

国情类:没有打到土豪劣绅,没有文革,没有四化,我国走了资本主义道路。

经济类:有了贫民窟,种姓歧视。看病更贵了,有钱人更多了,差距更大了。

信仰类:萨满教成了中国第一大宗教。

娱乐类:抗日剧消失,亮剑拍不出来。大宅门拍不出来。

以上为慈禧消失后的世界历史,大多数方面看上去很积极。但我们要意识到,那八大顾命大臣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客观评价,如果慈禧不在,大清说不定亡得会更快。

蔡东藩先生评价说:"若载垣、端华、肃顺辈,以宗室懿亲,不务安邦,但思擅政,何其跋扈不臣若此?无莽操才,而有莽操之志,卒之弄巧成拙,反受制于妇人之手,宁非可愧?

蔡先生评价他们没有王莽曹操的才华,而有王莽曹操的志向。由此可见他们的才干其实并不高。

历史事件,牵一发而动全身,进步和落后,就在一念之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