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桐梓:竹筍出山惠萬農

“今年雨水多,方竹筍的產量高,賺了有10多萬元。”9月採筍季剛過,桐梓縣獅溪鎮燙山村村民婁義勇喜笑顏開算起了收入賬:“我承包的這100多畝竹林,一共產幹筍2000多斤,收購商上門按每斤80元收購,除去人工工資、開銷,40多天的採筍時間,收入還將將就就。”婁義勇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貴州桐梓:竹筍出山惠萬農

“坪莊村每戶都有方竹林,每到採筍時節,就到自己的林地採筍,今年,竹農人均收入7000元上下。”該縣馬鬃苗族鄉村監委主任胡朝玉介紹道:“坪莊村方竹林遍及全村5個村民組,全村資源總量1萬餘畝,今年全村產筍量就達250噸,實現竹產業產值100萬元左右。”

2017年10月,通過上海援黔幹部的牽線搭橋,1萬斤桐梓方竹筍首次進入上海,在普陀區永昌菜市場試銷。這是不少上海市民第一次接觸方竹筍,他們既驚訝於方竹筍秋季上市的屬性,更讚歎它鮮糯的口感。一些客商試吃之後,對這種農產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今年採筍季,幾位來自上海的商販一次性訂購了2000斤筍,運回上海銷售。

貴州桐梓:竹筍出山惠萬農

方竹筍生長在1200米以上高山上,喜溼,耐寒,秋天生筍,採筍時間一般在45天左右。每年9月採筍季,產筍區異常熱鬧,方竹林間到處是人們忙碌的身影,林間小道上不時有筍農揹著裝滿鮮筍的揹簍來回穿梭,筍農們或將採摘的鮮筍就地加工成筍乾,或就近賣給蜂擁而來的收購商。分佈在婁山山脈間55萬畝大大小小的方竹林,成為村民致富的“金笸籮”。

在桐梓縣,靠採摘方竹筍富裕起來的筍農越來越多,僅今年桐梓全縣產筍量就達3萬噸,實現竹產業產值4億元,竹農人均收入2000元,20萬大山深處的群眾從中受益。

桐梓縣方竹資源豐富,竹林遍及全縣19個鄉(鎮、街道)66個行政村,全縣現有資源總量55畝。其中,原生方竹林面積達20萬畝,人工營造方竹林35萬畝。

貴州桐梓:竹筍出山惠萬農

桐梓縣是“中國方竹筍之鄉”,“全國林下經濟示範基地縣”,所產方竹被譽為“世界一絕、中國獨有、婁山至珍、筍中之王、竹類之冠”。其產品豐富,種類齊全,不僅有毛殼筍、清水筍,也有鹽幹筍、自然曬乾筍、電爐烘乾筍等產品,還有原料筍、泡椒筍等即食類筍產品,通過線上線下銷售到全國,還到過北京、上海、廣州、浙江、香港、澳門、臺灣參加過各種各樣的博覽會、春交會、秋交會、展銷會,甚至漂洋過海赴美國、加拿大、法國、意大利、阿根廷、巴塞羅拉等國家和地區參加商務部組織的展銷活動,深得各地消費者喜歡,是走向世界的舌尖美食。

近年來,該縣把發展方竹作為農業重要支柱產業來抓,明確了“以方竹低產林改造為主,改植並舉”的經營措施和“以方竹為主,多竹種相結合”的發展方向。通過大力開展人工造竹、改造方竹低質低效林,極大地提高方竹質量和方竹筍產量。

桐梓縣堅持將方竹產業發展資金列入財政預算,按每年每畝100元的標準投入實施低產林改造,完成低產林改造15萬畝。為加大竹林建造力度,除將新造林納入退耕還林政策外,縣財政還按300元/畝進行補助,近幾年,人工營造方竹林35萬畝。改造之後,竹林密度控制每平方米在1.5到2.5株,竹筍平均畝產由改造前的100斤提升到400斤,最高可達800到1000斤。除了產量提升之外,竹筍的品質也越來越好。

為做大做強方竹產業,特別是突破加工、儲藏等技術瓶頸,桐梓縣將方竹項目列入縣招商重點項目庫。目前,已引進公司,在全縣範圍內新增建設方竹產業基地55萬畝,投資規模8億元以上,分三期建設完成;引進建設加工生產300萬公斤保鮮竹筍項目。同時,縣內企業也在進行技改,將納入全縣食品園區統一規劃建設。這些舉措,奠定了該縣未來方竹產業的“星光大道”和產業發展的主心骨。

貴州桐梓:竹筍出山惠萬農

目前桐梓管理方竹的技術得到提升,竹林的投入產出時間已經從8年縮短到5年。和種糧食相比,種方竹是一個相對輕鬆的農活。待方竹林進入產筍期,所需的人力投入就大大減少,每年除了採筍季辛苦一些,其他時間只需做簡單的管理維護,筍農還有多餘的精力搞林下養殖或發展旅遊業。

方竹林不僅為村民創造財富,還可以預防水土流失,產生巨大的生態效益。大片竹林匯聚而成的竹海也是不可多得的生態旅遊景觀。每年夏天,大批遊客會從重慶等地來桐梓避暑納涼,渝貴鐵路開通後,遊客更是絡繹不絕。2018年8月,桐梓縣每天接待住宿遊客達12萬人。逛逛竹海花海,吃吃農家菜,買點筍乾、竹工藝品,桐梓的“竹旅一體化”經濟正在蓬勃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