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業園區的「灰犀牛」正在狂奔而來

美國經濟學家米歇爾·渥克在達沃斯全球論壇上首次提出“灰犀牛”這一概念:“灰犀牛這種動物,體型笨重、反應遲緩,你能看見它在遠處,卻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來,定會讓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撲倒在地。它並不神秘,卻更危險。”所以,如果黑天鵝是小概率而影響巨大的事件, 那麼灰犀牛就是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

園區革命性質變

中國產業園區的“灰犀牛”正在向我們狂奔而來,也許會有一大批還抱著“得過且過”心態的產業園區被撲倒在地,甚至是撕個粉碎。

自從1979年蛇口工業區一聲炮響至今,中國產業園區已經誕生了39年,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一路摸索前行,產業園區為中國經濟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已經成為新時期承載國家重大歷史性戰略的最核心載體。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在經歷了30多年的輝煌發展之後,產業園區也逐漸面臨多方面瓶頸與墮落:數量過多、低水平的重複建設、佈局不合理、產業空心化、高舉“高新技術”招牌的圈地、惡性競爭等行為,造成國有土地與資產的嚴重流失。

產業園區面對的是“灰犀牛”的另一波衝擊。大量無法適應新模式的政府或開發商會主動選擇或被動退出遊戲,並吐出一大批質地優良但低效運作的園區資產,這些資產會不斷湧現到市場當中,吸引更加專業的社會資本進入,形成一個全新的大體量的資產交易市場,嶄新的盈利模式和招商路徑,以及全新的利益分配機制,會成為新時期的亮點與著力點。

正確規避政策風險

產業園區還需面臨的一大難題就是政策博弈。產業園區的第一客戶是政府,產業地產就是政治地產。如今,產業政策頻出,無疑會讓園區開發運營商在拿地前期的政策博弈更為繁複和冗雜。而脫離和拒絕這些變化的政府、政府平臺公司以及園區開發商,將會遭遇巨大的危機,很快被“灰犀牛”吞噬。

出臺兩次政策整改

中國產業園區曾經歷過一段突飛猛進的膨脹發展過程,在立下赫赫戰功的同時,也出現了數量過多、佈局不合理、低水平重複建設、惡性競爭等問題。產業園區這場聲勢浩大的第三次整改依舊浪潮洶湧,其實硬幣的另一面,正投射出整個中國產業園區的“至暗時刻”。

產業園急需創新改革

必須以進一步的改革與創新促進中國產業園區的發展,以形成新的集聚效應和增長動力,引領經濟結構優化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儘管國家在十九大報告中,再次強調了大力發展產業園區,但現實不容樂觀。消費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的確如火如荼,但總體消費能力的萎縮和中小企業的疲弱卻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過分依賴中小企業的產業園區更是受到實體經濟下滑與中國經濟放緩的雙重擠壓嚴重,這些已經從一些產業園區的年報指標中再明顯不過的體現出來。

數據不會撒謊,也是最殘酷的。目前,深深體會到悽風苦雨的各地政府也並未坐以待斃,紛紛拿出自己的轉型方案:

第一、省級“園區法”《江蘇省開發區條例》的橫空出世,可謂是吹響了中國產業園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號角。第二、安徽對開發區進行大調整——37家開發區被撤銷,也彰顯了其莫大的變革魄力與決心。第三、天津更是大手筆,整頓314個工業園區,僅僅保留37個,建立管理體制、高效協同、服務便捷的運行機制。

“灰犀牛”危機中的最佳遊獵守則是:承認危機的存在,試著去定義灰犀牛式危機的性質,不要靜立不動和浪費危機,一定要站在順風處,成為發展並有效控制灰犀牛式危機的那個人。

各地政府正在做出警惕,調整,並嘗試站在順風處去應對和控制這場危機。如今置身於競爭更激烈、形勢更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下,中國產業園區只有以這種大破大立的方式和氣魄,進一步“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助改革”,才能捅破瓶頸和天花板,不斷強化創新創業扶持能力、區域輻射帶動能力乃至走向國際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