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保爾|他們興高采烈地,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

本文選自《米格爾街》

詩人離開了世界,智者被生活打敗了,小丑綻放了光芒,弱者始終軟弱無力。生活如此絕望,每個人都興高采烈地活著。在這真實得令人毛骨悚然的世界,卻住著一群可愛、可悲、可笑的人類。

儘管如此,波普也沒閒著。他整天忙忙碌碌地敲打著,鋸呀,畫呀。我樂意看他幹活,喜歡那從柏木、雪松刨花裡散發出的氣味,願意看到波普那沾滿鋸末刨花的鬈曲的頭髮。 

“你在做什麼呀,波普先生?”我問。 

波普便會說:“嘿,孩子!這個問題提得好,我在幹一件叫不出名堂的事。” 

奈保爾|他們興高采烈地,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

我喜歡波普這種回答,使我感到他像一個詩人。

我遞給海特一支菸,他機械地停下來。隨後,他叫起來:“嘿!這是怎麼回事?你現在長成大人啦!我離開的時候你還不抽菸。也難怪,已經過去很久啦。” 我說:“是,是很久了。” 

很久了,也不過只有三年。在這三年中,我長大了,學會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周圍的人。我不再希望成為埃多斯那樣的人了。他太瘦弱了,而且還那麼矮小。泰思特霍伊特是那麼愚蠢和乏味,沒勁透了。一切都變了。 

海特進監獄時,我的一部分也隨之死掉了。

在我命中註定要永遠離開這裡之後,一切仍像以前一樣,我的離開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這該死的生活真是活見鬼。明明知道要出麻煩事,可你什麼事也幹不了,沒法阻止它。只能坐在哪兒看著、等著。

他似乎什麼都不需要,非常自足,我想他連女人也不需要。當然,我知道他時常到城裡的某些地方去轉轉,但我想他幹那事更多的是追求一種惡性的刺激,而不僅僅是要女人。

奈保爾|他們興高采烈地,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

海特說:“小時候,我媽常說,‘男人如果希望得到某件東西,就會拼命去索取,一旦他得到後就不再喜歡它了'。”

摩爾根的兩大奢望現在都得到了滿足,一是人們笑話他,他得到了,而且迄今人們還在笑;而是他製造出了世界上最壯麗的焰火。但是,正如海特所說的,一旦得到他最希望得到的東西之後, 他就不再喜歡它了。

能駕駛那些藍色卡車的確是一種誘惑力,那些開車的簡直可以算作貴族,他們只在清晨乾點活,白天什麼事也沒有。

儘管如此,他們動不動就罷工。其實他們罷工的要求並不高,為了一天加幾分錢的工錢,或是因為某個夥伴被解僱了而罷工。戰爭開始時他們罷過工,戰爭結束了他們也罷過工;印度獨立時罷工,甘地死了還罷工。

“哪裡的話,我可不是那種人,我會給你們好多錢,還給博伊和其他的哥們兒。”伊萊亞斯揮動著小手說。我彷彿看見有一天他成了一名醫生,並擁有卡迪拉克牌的汽車、黑色的手提包和電視機一類的東西。

V.S.奈保爾,英國著名作家。1932年生於特立尼達島上一個印度移民家庭,50年代開始寫作,著有《米格爾街》、《自由國度》、《河灣》、“印度三部曲”等。

奈保爾|他們興高采烈地,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

2001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當地時間2018年8月11日,在倫敦家中去世。

《米格爾街》由17個平行展開的短篇小說精心編織而成,各篇小說相對獨立,但小說與小說之間又相互關聯、相互穿插,形成在縱橫兩個維度彼此交互的結構。

《米格爾街》糅合了契訶夫式的幽默和特立尼達島居民即興編唱的小調,確立了奈保爾作為幽默家和街頭生活作家的地位。

米格爾街和米格爾街上人,都像鹽一樣平凡,像鹽一樣珍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