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病奇方之八珍湯的應用(晚期肺癌)

晚期肺癌

難病奇方之八珍湯的應用(晚期肺癌)

Lung cancer diagram in details illustration

肺癌即原發性支氣管肺癌,指初發生於肺臟組織的癌症,是支氣管黏膜和肺泡細胞的惡性腫瘤。常見症狀有持久性咳嗽、胸痛、痰中帶血、氣短、音啞、發熱、乏力、消瘦等,體徵上有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呼吸短促,胸廓變形,有壓痛點,肺臟病灶區叩診濁實,聽診異常,杵狀指,舌紫暗,舌苔厚膩。肺癌病因尚不清楚,已知長期吸菸、空氣汙染、吸人某些化學物質(如石棉)等是其誘因。本病常見病理類型有鱗癌、腺癌、小細胞癌、大細胞癌、腺鱗癌、類癌及支氣管腺體癌。根據腫瘤的部位及形態、肺癌的大體類型分為管內型管壁浸潤型、球塊型、瀰漫浸潤型。另外當癌灶位於距隆突角3cm之內時成為中心型,在其外者稱為周圍型。在中醫古籍的“肺積"“肺瘻”、“咳嗽”等症中,可見到同肺癌相似的臨床症候群。肺癌病程綿延,病變複雜,其辦證特點是早期以邪盛為主,晚期以正虛為主。治療應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採用手術、放療、化療、生物治療和中醫治療。中醫以益氣養血,健脾補腎為主,扶正祛邪,攻補兼施。

肺癌治療上以鉑類的聯合化療為主,輔以支持療法。所採取的一切治療均為姑息性,以提高生存質量為前提,延長患者生存時間為目的。姑息性放化療在使患者病灶縮小的同時也嚴重地挫傷了人體的正氣,有較大的毒性和不良反應。雖然目前有較多減少毒性和不良反應的西藥,但價格昂貴,有時作用欠佳。中醫認為腫瘤的發病以虛為本,尤其是晚期患者五臟俱虛,抗癌藥物共有的不良反應(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所表現的症狀符合中醫的牌胃受損,氣血虧虛的本虛標實症候群。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受損,氣血生化乏源而致氣血兩虧(骨髓抑制)。脾失健運而內生痰溼,痰溼犯胃致嘔吐。八珍湯出自於《正體類要》,其中參、術、苓、草組成四君子湯補牌益氣,歸、芍、地、芎組成四物湯補血調血,補中有散。根據文獻報道,黨參、黃芪、白朮、茯苓等能保護和增加患者的造血幹細胞及免疫機能,調節胃腸排空運動,達到減輕和防治化療引起的消化道反應及白細胞、血小板減少的目的。張氏等運用四物湯等發現由四君子湯和四物湯為主要藥物的十全大補湯有較強的增敏減毒作用。所以用八珍湯加減方輔助化療治疔晚期肺癌能收到較好

張氏等採用八珍湯加減配合化療,以期減少化療藥物的毒性和不良反應,收到較好的臨床療效。70例患者均經組織學或細胞學確診為肺癌,ECOG(體力狀況)≤2,生存期2個月以上,近1個月內未用過其他抗腫瘤藥物,隨機分為治療組(八珍湯加化療)36例,對照組(常規化療)34例。化療前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均正常。治療方案:化療方案採用NP方案:NVB(去甲長春花鹼)25mg/(m・天)1-8天,DDP(順氯鉑)30mg/(m2・天)1-3天,每3周為1個週期。中藥治療予八珍湯加減:黨參15g,白朮12g,茯苓、豬菱各15g,熟地黃12g,川芎9g,白芍9g,當歸15g,半夏12g,生熟薏苡仁各30g,黃芪30g,砂仁6g(後下),炙甘草9g。從化療結東後第一天開始,服至下一個週期開始,共觀察2個週期。其他治療:兩組化療前均給予凱特瑞靜脈推注。觀察方法:在化療結東前7天、14天分別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化療結東後第一天始詳細記錄胃腸道反應、食量、體力恢復情況。療效標準:根據WHO抗癌藥物毒性分級標準和ECOG分級標準。結果顯示:兩組化療後第七天、十三天血常規比較,化療後治療組下降程度比對照組少;兩組胃腸道反應情況比較,化療後噁心嘔吐程度治療組較對照組輕;兩組化療後食量下降情況比較,治療組較對照組輕;兩組化療後活動情況比較,治療組較對照組佳;兩組化療後肝腎功能情況:治療組肝功能均正常,對照組谷丙轉氨酶和(或)穀草轉氨酶升高4例。治療組1例血尿素氮升高,對照組血尿素氮和(或)血肌酐升高5例。

按:本研究顯示八珍湯對於減輕患者的化療毒性和不良反應,提高生存質量均有較明顯的效果,但對腫瘤病灶的縮小作用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