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病奇方之八珍汤的应用(晚期肺癌)

晚期肺癌

难病奇方之八珍汤的应用(晚期肺癌)

Lung cancer diagram in details illustration

肺癌即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指初发生于肺脏组织的癌症,是支气管黏膜和肺泡细胞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有持久性咳嗽、胸痛、痰中带血、气短、音哑、发热、乏力、消瘦等,体征上有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呼吸短促,胸廓变形,有压痛点,肺脏病灶区叩诊浊实,听诊异常,杵状指,舌紫暗,舌苔厚腻。肺癌病因尚不清楚,已知长期吸烟、空气污染、吸人某些化学物质(如石棉)等是其诱因。本病常见病理类型有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腺鳞癌、类癌及支气管腺体癌。根据肿瘤的部位及形态、肺癌的大体类型分为管内型管壁浸润型、球块型、弥漫浸润型。另外当癌灶位于距隆突角3cm之内时成为中心型,在其外者称为周围型。在中医古籍的“肺积"“肺瘘”、“咳嗽”等症中,可见到同肺癌相似的临床症候群。肺癌病程绵延,病变复杂,其辦证特点是早期以邪盛为主,晚期以正虚为主。治疗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和中医治疗。中医以益气养血,健脾补肾为主,扶正祛邪,攻补兼施。

肺癌治疗上以铂类的联合化疗为主,辅以支持疗法。所采取的一切治疗均为姑息性,以提高生存质量为前提,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为目的。姑息性放化疗在使患者病灶缩小的同时也严重地挫伤了人体的正气,有较大的毒性和不良反应。虽然目前有较多减少毒性和不良反应的西药,但价格昂贵,有时作用欠佳。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病以虚为本,尤其是晚期患者五脏俱虚,抗癌药物共有的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所表现的症状符合中医的牌胃受损,气血亏虚的本虚标实症候群。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乏源而致气血两亏(骨髓抑制)。脾失健运而内生痰湿,痰湿犯胃致呕吐。八珍汤出自于《正体类要》,其中参、术、苓、草组成四君子汤补牌益气,归、芍、地、芎组成四物汤补血调血,补中有散。根据文献报道,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等能保护和增加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及免疫机能,调节胃肠排空运动,达到减轻和防治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及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的目的。张氏等运用四物汤等发现由四君子汤和四物汤为主要药物的十全大补汤有较强的增敏减毒作用。所以用八珍汤加减方辅助化疗治疔晚期肺癌能收到较好

张氏等采用八珍汤加减配合化疗,以期减少化疗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70例患者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肺癌,ECOG(体力状况)≤2,生存期2个月以上,近1个月内未用过其他抗肿瘤药物,随机分为治疗组(八珍汤加化疗)36例,对照组(常规化疗)34例。化疗前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正常。治疗方案:化疗方案采用NP方案:NVB(去甲长春花碱)25mg/(m・天)1-8天,DDP(顺氯铂)30mg/(m2・天)1-3天,每3周为1个周期。中药治疗予八珍汤加减:党参15g,白术12g,茯苓、猪菱各15g,熟地黄12g,川芎9g,白芍9g,当归15g,半夏12g,生熟薏苡仁各30g,黄芪30g,砂仁6g(后下),炙甘草9g。从化疗结東后第一天开始,服至下一个周期开始,共观察2个周期。其他治疗:两组化疗前均给予凯特瑞静脉推注。观察方法:在化疗结東前7天、14天分别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化疗结東后第一天始详细记录胃肠道反应、食量、体力恢复情况。疗效标准:根据WHO抗癌药物毒性分级标准和ECOG分级标准。结果显示:两组化疗后第七天、十三天血常规比较,化疗后治疗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少;两组胃肠道反应情况比较,化疗后恶心呕吐程度治疗组较对照组轻;两组化疗后食量下降情况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轻;两组化疗后活动情况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佳;两组化疗后肝肾功能情况:治疗组肝功能均正常,对照组谷丙转氨酶和(或)谷草转氨酶升高4例。治疗组1例血尿素氮升高,对照组血尿素氮和(或)血肌酐升高5例。

按:本研究显示八珍汤对于减轻患者的化疗毒性和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均有较明显的效果,但对肿瘤病灶的缩小作用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