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举债度日,70余年历史的“国产第一”跌下神坛!

“一口好牙,两面针”,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曾经传遍大江南北,现在已经慢慢销声匿迹,成为了大多数80后和90后的回忆。

这个开创中药牙膏先河的企业曾经连续20年左右本土品牌销量第一,成为当时牙膏市场上名副其实的国产第一牙膏品牌。可自2006年开始便连续12年亏损,沦为靠变卖资产和借款生存度日的失败者,这到底为什么呢?

曾经的国产第一品牌:连续20年左右国产品牌销量第一

牙膏前身是牙粉,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牙膏是古埃及人用的牙膏,它一种可以亮白牙齿的粉末,这些粉末遇到唾液,就会变成膏状物,能够清洁牙齿,它的成分是:1%盎司的岩盐和鸢尾干花,2%盎司的薄荷和20粒胡椒。

1806年,威廉·高露洁以自己的名字注册了一家公司,以生产牙膏开始事业,高露洁是世界上最早的牙膏公司,发展至今已经200多年了。

早期牙膏是在牙粉基础上形成的,产品形态为膏状物,但并没有装进软管。直到1893年,奥地利人赛格发明了装入软管的牙膏,这就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支现代牙膏。

我国的第一支牙膏是方液仙先生于1922年研制成功的“三星牌”牙膏,由此开创了中国牙膏工业的新纪元。

两面针起源于1941年成立的亚洲枧厂等5家小型私营肥皂厂,比现在的本土牙膏第一品牌云南白药还早了20多年。后来通过一系列整顿和改革,成立了柳州市日用化工厂。

1978年,柳州市日用化工厂成立牙膏车间,开始组建牙膏厂,同年第一支两面针药物牙膏研制成功,两面针开始迈向以两面针中草药植物资源的功效性牙膏发展之路,同时也开创了我国中药牙膏之先河。

1980年新厂建成,1994年改制为股份公司,2004年成为行业首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公司。

1985年,两面针中药牙膏年产销量就突破了1亿支,此后两面针牙膏连续20年左右产销量排名国产品牌第一,根据其招股说明书, 2002年,两面针牙膏销量约为2.7万吨,位居全国牙膏行业第三,国产品牌第一。


靠举债度日,70余年历史的“国产第一”跌下神坛!


如今沦为举债度日:连续12年亏损

今年4月27日,两面针曾收到上交所的问询,自2006年起至今,连续12年的扣非后亏损,加上以前年度公司主要依靠出售所持股票实现盈利,其主营业务持续盈利能力受到质疑。

2006年是两面针上市的第三年当年扣非净利润为-1.08亿元,2017年扣非净利润为-1.54亿元,2006-2017年,两面针平均亏损1亿多元,累计亏损13.42亿元。


靠举债度日,70余年历史的“国产第一”跌下神坛!


按照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就会被戴帽ST,两面针是如何避免被戴帽呢?没错,就是出售中信证券的股票。

1999年8月,两面针作为发起人参股中信证券,投入1.52亿元,持股9500万股,折合每股1.6元。于是乎,在过去近20年里,中信证券成了两面针的大血瓶,从2007年至今两面针已经多次通过抛售中信证券股票规避ST。

2006年12月22日至29日累计出售了488万股中信证券股票。出售上述中信证券股份共计回收资金12,480万元,取得投资收益11,642万元。

2007年,中信证券股价一路飙涨到90块左右,两面针抛售股票换取8.8亿元,在经营亏损的情况下,还实现了6.3亿净利润。

2009-2016年,陆陆续续出售了中信证券的股票来进行保壳,共获利10.5亿元。


靠举债度日,70余年历史的“国产第一”跌下神坛!


截止2017年底,两面针持有中信证券流通股股票 15,118,900 股。但2018年7月3日,两面针发布公告称,在 2018 年剩余时间里择机在二级市场按市场价格出售不超过1,200 万股中信证券股票。

自此,两面针持有中信证券流通股股票只剩300万股左右了。其他的股票账面价值也不大,如果再不能改变现状,那离戴帽就远了。


靠举债度日,70余年历史的“国产第一”跌下神坛!


缘何跌落神坛

往事成云烟,昔日国产第一品牌的两面针跌落神坛,如今市场前十都进不去,云南白药取而代之成为国产第一品牌。

根据AC尼尔森、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2014、2016统计数据,黑人品牌牙膏以20.6%的市场占有率领跑行业,而云南白药则17.8%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国产第一品牌


靠举债度日,70余年历史的“国产第一”跌下神坛!



两面针为什么会节节败退呢?

做牙膏,两面针是专业的,但不够专注。2004年,两面针上市成功,其上市就是为了获取更充足的资金进行多元化。

除了以牙膏为主要产品的日化版块,2004年,两面针公司的业务范围开始外延,横跨纸业、旅游用品、生活纸品、医药、精细化工和房地产等多个版块。

两面针主营业务经过四次的变更:

(1)2004 年—2006 年,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生产和销售牙膏、香皂、牙膏原料、牙具、日用洗涤用品、化妆品、卫生巾、尿巾、及其他家庭卫生用品;生产和销售药品、原料药、卫生 消毒用品。

(主营业务分行业为工业行业、商业贸易、医药行业;分产品为牙膏、牙刷、香皂、洗衣粉、洗发露及其他、卫生巾、钢材贸易、进出口贸易、药品销售。)

(2)2007 年,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生产和销售牙膏、香皂、牙膏原料、牙具、日用洗涤用 品、化妆品、卫生巾、尿巾、及其他家庭卫生用品;生产和销售药品、原料药、卫生消毒用 品;生产和销售三氯蔗糖;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室内外装饰、建筑工程设备租赁。

(主营业务分行业为工业行业、商业贸易、医药行业;分产品为牙膏、牙刷、香皂、洗衣粉、洗发露及其他、卫生巾、三氯蔗糖、进出口贸易、药品销售。)

(3)2008 年,公司的主营业务变更为:生产和销售牙膏、香皂、牙膏原料、牙具、日用洗涤 用品、化妆品、卫生巾、尿巾、及其他家庭卫生用品;生产和销售药品、原料药、卫生消毒 用品;生产和销售三氯蔗糖;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室内外装饰、建筑工程设备租赁; 生产和销售宾馆酒店一次性用品。

(主营业务分行业为工业行业、商业贸易、医药行业;分产品为牙膏、牙具、浴帽等配套产品、香皂、洗衣粉、洗发露及其他、卫生巾等家庭卫生用品、三氯蔗糖、纸、进出口贸易、药品销售。)

(4)2009 年至今,公司的主营业务变更为:生产和销售牙膏、香皂、牙膏原料、牙具、日用 洗涤用品、化妆品、卫生巾、尿巾、及其他家庭卫生用品;生产和销售药品、原料药、卫生 消毒用品;生产和销售三氯蔗糖;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室内外装饰、建筑工程设备 租赁;生产和销售宾馆酒店一次性用品;生产和销售纸浆、纸及纸制品;生产和销售造纸原 材料;造纸竹、木的收购、加工、销售;货物的进出口业务。

(主营业务分行业为工业行业、商业贸易、房地产及物业管理;分产品为日化产品、纸浆、纸品、卫生巾等家庭卫生用品、三氯蔗糖、药品、商业贸易、房地产及物业管理。)

正是伴随着主营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展,自然而然牙膏业务也随之衰退。两面针2004年上市后,牙膏作为主营业务,收入不断下降,刚一上市,牙膏主营业务就从2003年的巅峰4.43亿下降至2.93亿,此后牙膏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越来越低。


靠举债度日,70余年历史的“国产第一”跌下神坛!


注:2000-2009年位合并牙膏主营业务收入,2010-2015年为母公司牙膏主营业务收入

2013回归主业后,牙膏收入有些许增长,但增长有限。2016-2017牙膏收入并没有公布,也许是牙膏收入又下降了,所以没有直接公布,但是从2017年的销量下降可以看出情况不容乐观。


靠举债度日,70余年历史的“国产第一”跌下神坛!


虽然两面针实行多元化战略后,营业收入一直在增长,但是却没有取得相应的效益。财报显示,两面针2007年参股的7家公司中5家亏损;2008年参股8家公司中6家亏损;2009年,参股9家公司中5家亏损。

如今,两面针的业务主要包括日化、药业、造纸、房地产四大板块,共有7家子公司。财报显示,柳州两面针纸品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722万元,对上市公司造成了1457万元利润损失的影响;安徽两面针·芳草日化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为-166万元;柳州两面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为-126万元;柳州两面针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为-13万元。

两面针品牌固化、老化,历史经验足,但产品策略不如云南白药,产品创新不足,尚未跟上消费者的升级需求。另一方面,两面针“不务正业”,靠卖非主业其他方面投资获利保壳,而且多年来形成习惯。曾经的自救措施也未带来应有的回报,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是失败的。

而且,目前牙膏市场增长相对缓慢,增长速度基本维持在6%左右。市场竞争格局基本稳定,短期内难以有大的改变。


靠举债度日,70余年历史的“国产第一”跌下神坛!


从我国牙膏细分市场的格局来看,美白功能的牙膏市场占比最大,达到了28%;其次是中草药类型的牙膏,占比达到了21%,多功能的牙膏占比仅为10%。


靠举债度日,70余年历史的“国产第一”跌下神坛!


如果添加中草药成分的牙膏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持续进行研发升级,在功效上赢得消费者口碑,那么两面针也许能在市场上获得些许认可。2017年底两面针董事会选举林钻煌先生为公司董事长,希望新上任的林钻煌先生能将两面针重振雄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