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小說|吃藥不得用嗎

医学小说|吃药不得用吗

楊秉輝

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健康教育協會副會長

救護車“嗚嗚”地叫著,停在了省立醫院急診室的門前,護士迅速推過來一張推床,把救護車上的病人移到推床上,快速向急救室推去。醫生已經在向家屬詢問病史。

推床上躺著的病人60多歲,胖胖的,謝頂,面色發青,呼吸急促。有妻女二人相伴,稱病人今晨起床時突然胸痛,甚是劇烈,出了一身冷汗,人站也站不住了。病人之妻央告道:

“醫生,無論如何救救他,有什麼好藥儘管用!”

“過去有什麼病沒有?”

“有高血壓、糖尿病。”

“控制得好嗎?”

“哎喲,醫生唉,他這個人吃藥沒得用,中藥、西藥吃了等於白吃。”

“哎喲,看的醫院多啊,你家醫院也看過兩回的。”

醫生翻了翻門診病歷,確實看過病,也到自己的這醫院來看過,開過不少藥。心想一定是沒有認真服藥,以致出現了嚴重的併發症。急診醫生不再問了,搶救病人要緊。

医学小说|吃药不得用吗

醫生檢查結果是:病人神志淡漠、血壓86/54毫米汞柱,心率96次/分,隨即做心電圖檢查,證實為急性心肌梗死。於是宣告病危,進行搶救,不在話下。

病人姓卜,名德庸,曾參軍,復員後在鐵路局做些後勤採購工作。改革開放後辭職“下海”,經營一家物流公司。卜某人“頭子活絡”,幾年下來掘金不少,事業興旺,心寬體胖。公司事務逐漸交由女兒、女婿具體打理,自己落得享福,抽菸、喝酒自不必說,每日功課便是與朋友吃喝,拿卜某的話說“生意是飯桌上吃來的”。

卜德庸在鐵路局工作時體檢即發現有高血壓,醫生也曾開了控制高血壓的藥,關照要認真服用。不過卜某並不介意,說是其父母皆有高血壓,遺傳的,似乎這病是遺傳的就不要緊了。在卜某看來,高血壓者甚多,連他們局裡的局長、書記也都有高血壓,似乎這高血壓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反正,查出有高血壓,但是不痛不癢,配的藥想起來就吃兩顆,想不起來就拉倒。

医学小说|吃药不得用吗

過了兩年再體檢,還是查出高血壓,醫生仍是開了藥,關照要認真服用,卜某是“左邊耳朵進,右邊耳朵出”。

又過了幾年,女兒大專畢業,學的是會計,就在自家的公司掛個名——財務總監。又兩年,女兒結了婚。老卜夫婦對這個乘龍快婿甚是滿意,索性叫女婿也辭了職,做起了公司的總經理助理。總經理助理果然不負重望,把物流公司弄得有聲有色。

卻說卜某的這位女婿深知老丈人吃穿不愁,關心他的健康應是最好的切入點,除了不斷送人參、燕窩之外,還為岳父、岳母安排了高端體檢,由高級專家會診。結果是血壓、血糖、血脂俱高,專家開了降壓、降糖、調脂的藥物,關照要認真服藥,少吃油膩之物,多做些體力活動。卜某覺得醫院要賺錢、醫生要吃飯,說你這也不好、那也不好,也不足為怪。其實這些血壓、血糖問題對他來說已經多年,不但並無不適,而且亦無損健康,所以也不必大驚小怪,配了藥就吃一點,忘了也就算了。

卜德庸喜歡吃鹹,幾乎無鹹不歡。即使早餐在家喝點粥,也要醬菜佐餐,一瓶揚州特產“三和醬菜”,一餐就能吃下半瓶。夫人主廚事,亦曾聽說高血壓的人不能吃得太鹹,不然血壓不易控制。一次吃飯時說起此事,孰料卜某說:“舊社會窮人天天吃鹹菜、蘿蔔乾,鹹得要死,有幾個得高血壓的?”

夫人一時語塞,只好說:“總歸吃得淡點好,電視機裡說的。”

“聽他鬼話?人不吃鹽不行,我們揚州自古以來最有錢的就是鹽商,就是因為人人都少不了鹽。”

一場關於吃得淡些好的討論無疾而終,卜某每天半瓶醬菜如舊。

關於應該吃得淡些,專家看病時或許沒有十分強調,但是不要吃得過於油膩是明確說了的。不過,卜某覺得他並不喜歡“大肥肉”,雞、鴨、魚、肉經過醃製,已經是“走(了)油(的)肉”了,當不屬油膩之列。

因為查出糖尿病,專家是說了飲食控制之事的,但是到了卜某的概念裡就只剩下“少吃點飯”這麼一句話了,於是基本上不吃或只是象徵性地吃一點點飯,在卜某看來這就是控制飲食了,因為聽說糖尿病的人要控制的是糖分,雞、鴨、魚、肉自不在其列。

医学小说|吃药不得用吗

卜某嗜煙如命,老婆嘰咕過,女兒勸說過,當然俱無效果。女婿煙是不送的,因為老婆不允,酒是不斷送的,丈母孃、老婆都知道此物舒筋活血,而且專家都說:“少量飲酒有益健康。”

卜德庸自從部隊復員之後,成家立業、結婚生子,很少運動,及至下海經商,多吃少動,衣帶漸寬,形體日胖,因為查出有糖尿病、高血脂,醫生自然說過要增加運動之事,不過卜某連吃藥都不重視,就更不重視此類建議了。卜某日漸肥胖,漸漸地稍微走幾步路就有些胸悶氣短了,女兒說:“爸爸要多鍛鍊才好。”卜某知道的確應該多鍛鍊了,不過稍走幾步路都喘,還能做什麼鍛鍊呢?

走幾步路就喘的事讓卜某腦子清醒了些,看來是身體不好了,要關注健康了。於是女婿立即預約專家,檢查下來,什麼血壓、血糖、血脂、血尿酸無一不高,動脈硬化、心肌缺血、腦血供不足樣樣皆有,心臟科、神經科、內分泌專家反覆會診,問題實在太多,醫生按病處方,藥開了一大堆。卜某對女婿說:“不得(別的)辦法,只好吃藥了。”

卜某藥吃得不少,醫生關照要控制飲食、吃得清淡,還有什麼戒菸少酒之類的話,根本就沒聽進,生活一切照舊。半年下來複查,哪知各項指標也一切照舊。卜某心中納悶,又悟出個“各人體質不同,我這個人吃藥不得(沒)用”的“道理”來。

老丈人“ 吃藥不得用”,女婿的人參、燕窩、冬蟲夏草、鐵皮楓鬥送得更勤了,卜某心想:西藥不得用,中藥或許好,更何況女婿送的全是補藥,不可能對身體沒有好處,於是認真吃“藥”。吃了大半年“藥”,卜德庸心肌梗死送進了急診室。

卜某出院回家。醫生開了降糖、調脂、抗凝的藥物,囑咐認真服藥,還強調要控制飲食、戒菸,定期複查。經此一病,卜某覺得性命要緊,他聽醫生說過,像他這樣心梗過的人便是再發心梗的“高危對象”,要是再發,只怕就“不得命”了。要防止心梗再發,只好吃藥,“不得用”也得吃,因別無他法。至於控制飲食,卜某也仍只是理解為“少吃點飯”,自打心梗之後老婆便不讓他外出應酬了,飯局也少了,就更是飲食控制了,煙是戒不掉了,他老婆盯得緊,只好在老婆面前少抽兩根……

医学小说|吃药不得用吗

病後半年複查,除血壓之外,血脂、血糖仍高,又添了咳嗽、氣喘的毛病,醫生認為心臟的功能也差了。卜某的病控制一直不是很理想,難道這個病人真的如他所說“吃藥不得用”?醫生也覺納悶。

卜家所住的康樂小區屬於健康街道。健康街道有家小醫院,近年政府重視基層衛生服務,這街道醫院也蓋了新樓、添了醫生,並且改了名字,叫“健康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據隔壁的王阿姨說,新分配來的幾個醫生叫做“全科醫生”,都是醫科大學畢業,還經過特別培訓,有國家衛生部發的執照,說是內、外、婦、兒各科的毛病全會看,蠻好的。老卜聽說後心裡好笑:“騙鬼呢,各樣毛病全會看,我才不相信哩!”

全科醫生找上門來了,說是要建立“健康檔案”,老卜對這事並不熱心,但有居委會的幹部陪著,也不好意思拒絕,好在他們也只是問問生過些什麼病、平時吃點什麼藥、抽不抽菸之類的話,老卜也就如實相告,當然也不忘記說“吃藥(對他)沒得用”的話。全科醫生又給老卜夫婦聽了心臟、量了量血壓,臨走時很客氣地說,他姓管,叫他小管醫生就是了。老卜看著這個小管醫生知書達理的樣子,印象倒也還好,只是心想:看病還是要有本事才行。

過了幾個月之後,一天居委會的幹部來說:“小區裡成立了‘健康自我管理小組’,已經活動了幾次,參加的人都說蠻好的。今天下午3點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小管醫生會在小區圖書室裡講糖尿病人的飲食問題,老卜去聽聽啊,陳阿姨(老卜夫人)也一起去啊,蠻好的啊!”

“好的,好的,我們一定來,一定來!”陳阿姨爽快地答應了。

老卜心想,好在也不要他看病,聽聽這小管醫生說點什麼也好。

小區圖書室裡坐了十來個人,大家彼此也都有點認識,見老卜夫婦進來,趙老師帶頭鼓掌表示歡迎。趙老師是位退休的中學老師,有高血壓、糖尿病,他是這個“健康自我管理小組”的組長。

管醫生30歲不到,戴副眼鏡,斯斯文文,白白淨淨,人也隨和,講普通話不時插幾句本地方言,倒也十分風趣。管醫生說糖尿病的治療有“五駕馬車”:藥物治療、飲食控制、體育活動、保健知識、定期檢查,都十分重要。說到飲食控制,他說這對糖尿病的病人來說極其重要,若不進行飲食控制,只吃降糖藥,必定效果不大。而且,飲食控制還不僅僅是不吃甜的東西,飯量要控制,蛋白質、脂肪類的食物攝入量也都要控制,因為它們在身體裡會相互轉化,變來變去的,所以要控制的是飲食的總量。在沒感到明顯飢餓的前提下,各類食品互相搭配,既保證了營養又不增加胰腺的負擔,而且這些食物還可以互換,比如今天多吃了點水果,也可以的,但是飯就要相應地減少點等。

陳阿姨聽得十分認真,心想怪不得我家老卜“吃藥沒得用”,原來這糖尿病是必須控制飲食的。陳阿姨對於老卜吃得太鹹一直覺得不妥,藉著說糖的話題,問起了鹽的事:“請問醫生,糖尿病人多吃糖不行,多吃鹽不要緊吧?”

王阿姨快人快語,代管醫生答道:“吃得太鹹容易得高血壓。”

陳阿姨頭一回聽說這事:“真的?”不過心想,你又不是醫生,說的不一定準確。

管醫生接過話頭說:“王阿姨說得對,吃得太鹹容易得高血壓,有高血壓的人吃得太鹹,吃降壓藥,血壓也不容易降下來,而且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吃得太鹹,發生糖尿病的風險也大。”

又是一個“吃藥沒得用”的原因。陳阿姨趕緊拉拉坐在身邊的老公:“老卜,聽見吧,吃得太鹹容易高血壓,有了高血壓也不容易降下來。”

卜德庸打了個哈欠,他的煙癮上來了,正想到門口吸支菸,便隨口回道:“我現在不得(沒有)高血壓了。”

陳阿姨又“吃蹩(說不過她老公)”了。心想真是奇怪,怎麼心肌梗死救過來之後,她老公血壓也不高了呢?他不還是半瓶、半瓶地醬菜吃嗎?她本想再問,一看老卜到門口抽菸去了,趕緊跟了過去。

這邊講座也結束了,老卜在門口抽菸,趙老師看見了,覺得都得過心梗了還抽菸,肯定不好,便跟管醫生說,一定得勸勸他把煙戒了。

老卜抽罷煙,看看講座也結束了,正準備回家,趙老師叫住了他:“卜老板唉,來,讓管醫生替你檢查檢查。”

管醫生問了些症狀、服藥、生活等方面的情況,查了身體,驗了血糖,覺得這位病人實在是應該重點關注的對象:重點應在飲食控制與勸導戒菸方面。

陳阿姨急於要了解老卜的高血壓怎麼自己好了的事。哪知管醫生卻道:“卜先生的高血壓也不是自己好了,實在是心梗之後心臟的功能減退了,高血壓沒明顯表現出來罷了。”

“那麼,吃得鹹不要緊了?”

“不,心臟功能不好也要吃得淡才好,你看卜先生腳都有些腫了。”

陳阿姨彎下腰來,用手撳了撳老公的腳踝,真的是腫的!馬上對她老公說:“德庸啊,聽見吧,心臟不好,不能吃得鹹。”

“卜先生心梗過,香菸不能再抽了。”管醫生說。

“我又不得(沒有)氣管炎、不得肺病。”老卜為自己辯解,這也不怪他,許多人只知道吸菸傷肺。

“不!煙霧中的毒素會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尼古丁會使冠狀動脈痙攣(就是收緊),加重心肌缺血,甚至引發心梗。卜先生真的不能再抽菸了!”

老卜其實是知道抽菸不好的,嘆了口氣:“唉,我心梗住院他們也說過的,但是戒不掉啊,真沒辦法。”

“你可以試試戒菸藥啊,省立醫院有戒菸門診,你可以去看看的,只要下決心,一定能戒掉的。”

老卜夫婦頭一回聽說抽菸還會引起心梗,想戒菸還可以吃藥。對於這心梗,他們至今心有餘悸,知道若是再梗,就“不得命了”,於是下定決心戒菸。

第二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李護士不請自來了,說是管醫生讓她來具體介紹一下糖尿病飲食控制的事。陳阿姨覺得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護士真是“暖心”極了。

卜德庸還真沒想到他喜歡吃鹹,還吃出病來,如今性命要緊,也下決心改了。如此這般,三四個月下來,卜德庸真把煙給戒了,酒也基本上不喝了,按照管醫生的辦法,飲食也控制了,醬菜不吃了,鹹魚、鹹肉也不吃了。說來也怪,藥還是吃那些藥,血糖、血脂都降下來了,腳也不腫了,心也不慌了。卜德庸這下弄清楚了,不是“吃藥不得用”,是“光(只)吃藥不得用”,還要糾正不健康的生活行為。

老卜又打電話給他女婿了,叫他做面錦旗送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去,當中八個大字——關心群眾,無微不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