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抽動症醫案一則

小兒抽動症醫案一則

小兒抽動症醫案一則

小兒抽動症是兒童中很常見的一種疾病,一則小小的醫案裡幾乎有每個症狀的分析,以及核心病機的解讀,我們來看看作者是如何治療的。

抽動——穢語綜合徵一例治驗

抽動——穢語綜合徵又稱為多發性抽動症(multi-pletics)是一種以運動、語言和抽搐為特點的綜合徵或行為障礙。可見頻眨眼睛,頭、軀幹、上下肢的小抽動,語言的抽動可表現為喉部發出奇特叫聲、個別音節、字或句子不清楚,或說出罵人的話。筆者收集到國內文獻報道16例。中醫文獻中無此病名,據其臨證表現,屬慢驚風、抽搐、瘛瘲、筋惕肉瞤等範疇。筆者治驗一例介紹如下。

病例,男,8歲,咸陽韓家灣人,7月10日初診。7歲時開始頭部和手臂不自主抽動,後來日漸加重,眨眼睛,撅嘴、扭頸、聳肩,腹部上下抽動每分鐘約十餘次,穢語不止,經西安某兒童醫院診為抽動——穢語綜合徵,經氟哌啶醇治療一月餘效不顯,轉我院就診,望其形瘦,面色淡黃,舌質紅、苔薄黃膩,切脈弦滑數。

證屬心肝血虛,痰熱內蘊,治以酸棗仁湯加味:

酸棗仁10克,知母3克,川芎6克,茯苓10克,炙甘草3克,遠志5克,菖蒲5克,地龍10克,白芍15克,黃連3克。水煎,每日一劑,分三次溫服。

六劑藥後,穢語止,手足抽動每分鐘三次,撅嘴,扭頸,聳肩消失,經用上方加減調治一月,諸症消失,讀書如常,隨訪四年未見覆發。

體會:《證治準繩·幼科·慢驚》:“水生肝木,木為風化,木克脾土,胃為脾之腑,故胃中有風,瘛瘲漸生,其瘈瘲症狀,兩肩微聳,兩手下垂,時復動搖不已,名曰慢驚”。由於肝強脾弱,血虛不能溫養肌肉,血虛不榮筋則筋攣,故扭頸、聳肩。腹部抽動,手足徐徐顫動。

《小兒藥證直訣·肝有風甚》:“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風,風動而上於頭目,目屬肝,肝風入於目,上下左右如風吹,不輕不重,兒不能任,故連扎也”。肝開竅於目,肝膽屬風木二經,內寄相火,肝藏血,血不足則風火內生,故頻眨眼睛。

《證治準繩·幼科·唇口蠕動》:“唇為脾之華,口乃脾之竅,又陽明之脈環唇口而交人中,陽明胃也,是以脾胃虛者,多有此症不獨病後而已”。肝木乘脾土則撅嘴、口唇蠕動。肝氣橫逆,脾失健運,痰濁內生,上逆於腦,矇蔽神志,故穢語不止。

總之,證屬心肝血虛,痰熱內蘊之象。為本虛標實,治以扶正祛邪,方以酸棗仁湯加味。若腹部抽甚者加白芍;頭部抽甚者,加菊花、鉤藤、生龍牡;上肢抽動甚者,加絲瓜絡、地龍、防風;下肢抽動甚者,加地龍、懷牛膝、木瓜;頻頻眨眼者加黃連;穢語者加菖蒲、遠志、鬱金;病久氣虛者加黃芪;血虛兼瘀者加丹參、赤芍。”

方中酸棗仁補養心肝安神;川芎辛溫行氣活血;茯苓補脾寧心;知母滋陰降火,白芍甘草相伍,柔肝緩急;遠志、菖蒲化痰開竅;地龍解毒化痰、通絡止痙;黃連清瀉心火。共奏補養心肝,安神清心化痰之效。

每日一文,陪伴中醫人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