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線長短鉤距大小,一篇文章說透!

長子線優點:擺幅大,口好;隱蔽,不易斷;

長子線缺點:信號傳導損耗大,傳導慢。

短子線優點:傳導信號快、準、大;

短子線缺點:隱蔽性差,信號多,不易判斷。

常見魚種子線長度選擇

1、春釣鯽魚:

子線20-25cm。越冬後開始索餌,膽小貪食,對活食敏感。這個長度子線擺幅大,上下鉤餌與子線有自然夾角,便於魚吸入,中魚率較高。

適用釣法:搓餌釣底及搓餌釣接口等。

2、夏初釣鯽:

子線15-20cm。這時鯽魚吃口極好,把漂調準,中魚率高且有一定速度。

適用釣法:搓餌釣底或拉餌釣底。

3、拉餌釣鯽:

子線10-12cm。主要考慮魚密度高、追求速度。

適用釣法:拉餌釣浮(中上層為主)。

4、懸墜跑鉛釣鯽:

子線5-8cm。為增強信號傳導及靈敏度採用短子線。

5、釣滑口鯽:

子線18-20cm。可避開一些假信號,靈敏度又不太低。

6、釣鯉魚:

子線20-30cm。鯉魚個體較大,警惕性高,長子線可降低魚體碰線等假信號,中魚後不易斷線。

7、釣草魚:

子線25-30cm,與釣鯉相同。

8、釣鰱:子線25-50cm。

【子線長短如何界定】

短子線:

正常釣鯽魚:20cm(小鯽魚10-15cm)

正常釣混養:25cm-30cm

冬季釣鯽魚:10-15cm

長子線:

正常釣鯽魚:25cm-30cm

正常釣混養:35cm-40cm

冬季釣鯽魚:25cm-30cm

下篇

這方面在比賽中使用較多,魚情越快鉤距越大,最大時可達3~4個鉤距。慢則不用減小鉤距,釣底時要適當縮小鉤距以方便調漂。

總原則是釣口大且生,鉤距相對大一些;釣口小口猾且慢,鉤距小一些,具體來說有以下幾種情況:

1、正常鉤距為1.5~2個鉤高,浮釣鉤距可略大,2-3個鉤高;底釣猾口魚時可相應小一些,1~1.5個。

2、釣生口快魚鉤距可大一些,2~3釐米為宜,因雙鉤距離大,鉤餌在水底自然張開寬闊,餌目標明顯,中雙魚幾率提高,但不是越大越好,釣鯽魚鉤距超過3釐米易出現假口。

3、釣慢而猾的魚正常鉤距(1.5~2釐米)為宜,或縮小一點鉤距,如鉤距太大,易出現下鉤太鈍,上鉤太靈的現象。

4、釣混合魚可鉤距拉大,用1.5到3個鉤高。考慮因素主要是餌團大,魚嘴大。如鉤距太小,雙餌可能同時臥底,如遇淤泥底,雙餌會陷泥中。釣混合魚時,在鉤距拉大的同時,要同時將浮漂的目數調高一些,讓較大浮力能承托起大餌團,使下鉤剛觸底,上鉤懸浮,提高浮標的靈敏度。雙鉤距離大能避免魚把雙餌同時吞入口中。

5、底釣合理鉤距,一般1.5到2個鉤高。浮釣快魚時拉大鉤距,提高速度追求雙尾,以2~3個鉤高為好,魚越大鉤距越應適當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