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扭轉危局需抓根本,啓動糾錯救市機制!

李志林:扭轉危局需抓根本,啟動糾錯救市機制!

10.19李志林—忠言周評:扭轉危局需抓根本,啟動糾錯救市機制!

上週,即國慶長假後首周,上證綜指、深成指、中小板、創業板出現了7.6%、10.03%、10.35%、10.13%的大暴跌,同時也跌破了2638點底部,證監會主席在週六破天荒地去證券營業部召開投資者座談會,聽取了所謂的“十大建議”,當場表態,會吸收到正在醞釀的穩定股市的政策中,並罕見表態:“股市的春天不遠了”。

李志林:扭轉危局需抓根本,啟動糾錯救市機制!

但市場紛紛質疑:證監會主席要尋找的股市長期下跌不止的原因,真的找到了嗎?所謂“春天”不遠了,那究竟還有多遠?是否還要經過漫長的嚴冬?縱然座談會的這些建議全部被採納,能讓A股有“春天”嗎?

市場似乎並不買賬,依然我行我素,每天股權質押平倉盤和場內融資平倉盤蜂擁而出,各指數暴跌不止,週四又現百股跌停,乾脆把2500點整數關也跌破了,週五上午再創2449點新低,市場再次陷入了2015年股災時的恐慌。

週五在金融穩定和發展委員會各領導成員的齊聲發話後,雖然出現報復性反彈,但如何真正扭轉中國股市的新一輪危機?我認為,當務之急是:力戒空談,深刻反省,找到股災一再發生的深層原因,果斷啟動糾錯機制和救市機制!

1、糾正對股市一二級市場地位認識的偏差。

28年的中國股市中,各屆管理層(除周正慶),無一不錯誤地理解了“股市要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方針,簡單地將它與多發新股劃等號,讓更多的企業(大多是可有可無的企業)來股市融資,造成供嚴重大於求,二級市場不堪重負,暴跌不止。於是一次又一次地停發新股,政策救市。

本屆尤甚。2015年政府拯救股災剛剛企穩,從2016年5月至今的兩年多,就迫不及待地發了800多隻新股,搞史無前例的擴容大躍進。把消滅新股排隊“堰塞湖”作為顯示政績的首要工程,把每週發10--12只新股,稱為“新常態”。從監管層到權威媒體,再到四大證券報,均違背“供求關係決定商品價格”的常識,固執地堅稱:“加快新股上市與股指漲跌無關”。

這種不顧二級市場承受力的竭澤而漁,導致每年造就上市公司幾千個億萬富翁,新股1年才融資近幾千億,而股市的市值卻損失了幾萬億、十幾萬億,最終,因新股連帶的數倍甚至十倍於首發融資的大小非的減持,把二級市場摧垮了,將A股變成了只有融資功能而無投資功能、無併購重組、無優化資源配置功能的畸型市場,使大量投資者連年鉅虧,使中國股市在全球股市早已征服08年金融危機高點、量創歷史情況下,卻熊冠全球10年。

而擴容大躍進導致的股價大幅下挫,又將二級市場上95%以上的上市公司股權質押推向了危險的境地,甚至陷入爆倉危機,使大量上市公司失去了控股股東,嚴重破壞了實體經濟。請問,這樣的新股上市大躍進,究竟是支持了實體經濟,還是摧殘了實體經濟?

反觀美國、歐洲各國、日本擺脫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機、歐債危機、經濟危機,則是走了一條相反的道路:採取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零利率,向股市釋放流動性,很少發新股,主要靠併購重組,把實體經濟的上市公司做大做優做強,讓股市二級市場維繫10年的大牛市,股指漲幅超330%,並屢創歷史新高,大幅提升股市的投資價值和賺錢效應,增強投資者的信心,來吸引國內外資金投資股市。結果,他們相繼化解了房地產危機、次貸危機、債務危機、經濟危機、通貨緊縮,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促進了實體經濟的復甦。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通過股市振興實體經濟的兩條截然不同的路徑,孰優孰劣,一目瞭然。然而,管理層在分析股市下跌原因時,竟然至今都沒有認識到這一最本質的認識上的偏差。因此,對一味在一級市場搞擴容大躍進而輕視二級市場的錯誤,必須加以糾正!

2、大小非的限售期限必須重新審視,加以延長。

新股迫不及待地排隊上市,名義上是為了融資為搞好實體經濟服務。其實,絕大多數企業上市是為了到股市廉價地圈錢,迅速提高身價,以便限售期一到,可讓大小非更早地套現,賣個好價錢。於是便出現了中國獨有的800家待上市企業排隊的“堰塞湖”。

2005年股改後的13年股市屢次出現股Z,都與大小非瘋狂減持有關,廣大投資者都視大小非為洪水猛獸,便表明,新股股權結構中的一股獨大的缺陷,以及大小非減持制度,存在著極大的不合理。

為了更有效地維護一二級市場的“三公”原則,改善一二級市場的供求關係的緊張和利益平衡,切實保護廣大投資者利益,倡導上市公司大股東中長線投資,真正是為振興實體經濟而上市,我認為有必要對新股結構和大小非減持制度,包括控股股東比例、限售期、減持條件、減持方式等,通過股市大討論,重新加以規範和修正。

比如,控股股東不得超過33%,其餘轉為優先股。又比如,將小非的限售期延為3年,大非限售期延為8年。因為,控股股東如果連8年“抗戰”都不願意,那你還來上市幹什麼?

有人以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為由,拒絕對控股股東股權比例和大小非限售期進行改革,那麼請問,連《證券法》、《公司法》、《憲法》、《黨章》都可以修改,為什麼投資者意見很大的、並沒有向投資者支付對價的、十幾年前做出的大小非的減持的行政規定就不能修改嗎?

可以說,如果不對新股股權結構和大小非減持制度進行改革,那麼,A股的危機無解。即使暫時漲上去了,以後也將永無寧日!而如果進行這兩項改革,那麼,新股排隊的“堰塞湖”就自然消失,真正搞實體經濟的企業可順利上市,市場不再對擴容恐懼和大小非恐懼。

3、“風險基本可控”,是對當下股市危機作了嚴重的誤判。

今年年中,當大盤還在3000—3100點時,MSCI開始進A股投資,滬股通、深股通等北上資金大量湧入,廣大投資者對下半年股市仍然看好。那是基於新成立的金融穩定委員會在7—8月召開的三次會議作出的“確保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基本可控”這兩個判斷基礎上的。

然而,後來的股市快速跌破3000點、2800點、2500點的嚴峻事實,證明了他們是做了誤判:

李志林:扭轉危局需抓根本,啟動糾錯救市機制!

今年元旦後到本週五的最大跌幅:上證綜指從3307--2449點,跌26%;深成指從11040--7084點,跌35.83%;中小板從11341--7118點,跌37.23%;創業板從1752--1184點,跌32.42%。

李志林:扭轉危局需抓根本,啟動糾錯救市機制!

從今年1月底的最高點到本週五的最大跌幅:上證綜指從3587--2449點,跌31.72%;深成指從11073--7084點,跌36.02%;中小板從11634--7118點,跌38.81%;創業板從1918--1184點,跌38.26%。

僅短短10個月,A股月線竟罕見地7連陰,在股指低位跌幅巨大,個股更為慘烈,不亞於2015年的股災。

國慶後,跌破了2638股災底部7.16%,宣告了2015年國家隊救股災的失敗;也跌破了證監會主席2860點上任後的14.37%,宣告了他維穩努力的失敗。2449點指數,不僅回到4年半前的2014年,而且倒退到12年前的2006年初,實在不可思議!

而從本週開始,股權質押平倉盤,與場內融資平倉盤合流,市場已不問業績和估值,不問經濟基本面,進行恐慌性拋售出清。更使大盤如“飛流直下三千尺”,令A股處於凜冽寒冬的風雨飄搖之中,人們感到見底遙遙無期,信心跌到了崩潰程度。

不僅市值損失了20萬億以上,而且,個股的市值也縮水驚人:

截止週四2486點收盤,3553家A股上市公司中,83只股票跌去9成以上。1018只股票跌去8成以上,佔比28.65%。2125只股票跌去7成以上,佔比59.8%‘’。3150只股票被腰斬,佔比88.66%。

23家公司,市值不到10億。最低的金亞科技,僅2.65億。651家公司,不到20億。1356家公司,不到30億。超過百億的公司,僅剩719家。就是說,大量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機構、大幅、中小投資者的財富,被割了“韭菜”。

並且這還是在中國股市的估值處於歷史最低水平、並只有美、歐、日股市的一半情況下。實際上已經發生了系統性金融風險,表明市場已陷入非理性狀態,市場正常的價格傳導機制已失靈,理性的價值評價機制被流動性枯竭所摧毀。這種局面如不及時加以制止、扭轉,股市金融風險,很有可能向整個金融領域和實體經濟領域傳導、擴散,後果不堪設想。

4、再次救市刻不容緩。

儘管本週五一早,央行行長、證監會主席、銀保監會主席、財政部,以及劉軍師相繼對新華社記者齊發聲,從各個方面維穩股市,大盤當日出現百點反彈。從採取的措施看,股權質押危機可以化解,但是,我認為,對積弱已久、積重難返的股市而言,要先轉到正常健康運行的軌道,光靠喊話、表態,或採取這些一般性措施,力度遠遠不夠。亂世當用重典。為了讓股市的春天早日到來,還必須採取投資者迫切期待的救市機制。

第一,在新股發行制度和大小非減持制度改革之前,暫停新股發行和大小非減持。

第二,通過地方政府救贖、發動保險資金、私募基金馳援,向券商提供流動性等措施,儘快化解股權質押危機,穩定市場預期。

第三,組織有條件的上市公司大規模回購股份,提升上市公司的價值。

第四、取消對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的事項審批,改為事後監管。在加快國改和民企併購兩方面同時發力。

第五,組織證金公司、中投公司出手維穩。

第六,儘快宣佈成立萬億以上規模的平準基金,恢復中長期投資者的信心。

第七、財政部儘快將更大規模地減稅(增值稅和所得稅)加以落實,以大幅度地提升企業和上市公司的業績,對穩定股價具有重要作用。

我相信,只要政府的政策組合拳到位發力,那麼,定能扭轉A股的危局,振興股市,補掉中國在國際貿易中唯一的一塊被外人一再嘲笑的短板,不給某大國一再攻擊中國在國際貿易上輸得很慘的口實,讓A股真正走上健康穩定發展的軌道,恢復廣大投資者的信心,有效拉動消費和實體經濟,爭取在貿易持久戰中取得主動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