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機構打壓龍頭再挖「坑」,金融爲會議再提維穩

李志林:機構打壓龍頭再挖“坑”,金融為會議再提維穩

週末,市場期待的燈塔對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稅的消息沒有兌現,但內外交困的特朗普仍然打輿論戰、心理戰,叫嚷在2000億美元之後,還將對267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稅。

儘管周小川前行長稱,即便中國5000多億商品都不再去燈塔,也只會一年GDP0.5個百分點,何況還可以出口到別的國家,有相當多的中國商品增價後燈塔企業還是會要,但市場對貿易的升級還是恐懼。

今大盤低開4點,2698點,衝高2703點後,便一路下挫,探低2675點,回到12年前2006年的年底收盤指數。創業板創了1400點新低。做空機構一方面打壓銀行股、保險股、券商股,另一方面,打壓龍頭股、強勢股,如東方財富瞬間跌停,揚農化工、長城軍工接近跌停,兆易創新、北方華創、億聯網絡、中國軟件、太極股份、信維通信等高科技股繼續大跌。

由於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三次會議,強調,做好當前金融工作,必須保持戰略定力,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總體要求,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遵循既定方針,抓住關鍵問題推進工作。在宏觀大局的變化中把握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充分考慮經濟金融形勢和外部環境的新變化,做好預調微調,但也要把握好度。要防範各種“黑天鵝”事件,保持股市、債市、匯市平穩健康發展。

10:30後,有維穩的機構資金進場護盤,衝高2692點,午前收2685點。上證50、滬深300、上證綜指、深成指、中小板、創業板跌0.5%、0.91%、0.63%、1.29%、1.30%、1.61%。個股漲跌比:309:1027,428:1554。16股漲停,8股跌停。

雖然市場重心已壓到了2700點以下,但我仍然認為,這是金鉤挖“黃金坑”的打壓誘空以掩護建倉行為。

當前,資本市場的改革正在不斷推進。創造條件讓境內外長線資金進入。修改股份回購制度,減稅,併購重組,股權激勵、員工持股、期權激勵等,這些利好在A股不斷疊加。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定價進一步細化。9月7日,證監會發布了《關於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發行價格調整機制的相關問題與解答》,明確在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時,發行價格調整機制需要符合五項要求。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此次調整進一步明確了對股東權益的保護,體現了市場對於重大資產重組的監管訴求。同時也為資產重組不停牌創造條件,有利於資產重組股的活躍。完善股份回購制度,將更有助於穩定股價、提振投資者情緒。

需要強調的是,上面歸納的以及即將推出的這些重大利好,並不意味著A股市場就會馬上有驚人表現。因為現在的市場生態環境已經發生了根本改變。同時,儘管國內經濟、金融形勢持續穩中向好,但國際經濟形勢的複雜化對日益國際化的A股市場的影響是不可小覷的。當前的A股市場仍在蓄勢。

隨著A股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一度作為點綴的外資在A股流通市值的佔比越來越高。 在今年外資持續大量湧入、而受情緒主導的內資買入乏力的背景下,不僅北上資金流入已經創下新高,外資投資A股的佔比已從年初的2%,上升到6%,與傳統強勢機構如公募基金8.4%、保險資金6.7%開始接近。再加上國家對的15%左右,機構在流通市值的佔比已達到36%左右。並且在目前點位上,基本上屬於套牢狀態,便意味著2700點以下風險越來越小,機會越來越大。

近期北上資金等機構的打壓指數,還有策略性考慮,如掩護1000多億的MSCI的第二批建倉。國家隊沒有明顯的拉高的動作,也許有為3700億養老基金低位建倉的考慮。這些都需要人們用智慧去分析。

因此,投資者可採用熊市操作法,指數每創一次新低,就抄一次底。或做幾天的反彈,或做T+0,或調倉換股。今天抗跌的股,甚至逆市飄紅的股,應該在秋搶行情中有更多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