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長線資金增倉廉價籌碼,大盤止跌企穩初露端倪

李志林:長線資金增倉廉價籌碼,大盤止跌企穩初露端倪

08.22李志林—忠言午評:長線資金增倉廉價籌碼,大盤止跌企穩初露端倪

​ 自大盤探底2653點後,連續大漲兩天,共漲62點。今回調14點,成交量萎縮到1372億。表明這兩天的獲利籌碼,主要在主力機構手中,鎖定性較好。

今日消息面:央行:宏觀槓桿率趨穩 不搞“大水漫灌”;2、獲批項目加快施工 各地掀起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熱;個稅法草案即將二審 降低45%邊際稅率概率大;A股公司年內擬回購額達662億元 比2017年增長661%。

目前市場處於抵抗式下跌的末端,2653點雖被快速拉起,但市場信心尚待恢復。在負面因素階段性釋放後,市場較低的估值會吸引長線資金買入,據上證報報道,三天內,險資尋找前期被錯殺的個股,加倉100億。中報業績總體上升,估值合理的公司及政策利好的行業,成為戰略長線佈局的優選標的。這是長線資金對底部的表態。

今大盤低開2點,2731點,在2731--2714點之間窄幅震盪整理。上證50、滬深300、上證綜指、深成指、中小板、創業板跌0.01%、0.45%、0.52%、0.81%、0.88%、0.70%。個股漲跌比:308:1019,403:1569。11股漲停,3股跌停。成交量1372億。

央行此前出臺的相關政策措施有序落實,效果逐步顯現。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有利於股市持續穩定發展。從技術面看,昨日滬指成功站上5日均線及2700點整數關口,KDJ指標形成金叉,MACD綠柱縮短,指數重心上移。美中不足的是成交量並沒有出現明顯放大。所以,今天走勢尤為關鍵,下跌縮量,守住5日線2705點,屬於正常回調走勢。若有國家隊帶動場外資金積極入場,收出放量大陽線,則日線級別底背離形成,後市反彈可期。否則,需要繼續觀察反彈高度和力度。

當下,產業升級是尋找成長股的核心方向,人力資本紅利和政策紅利進一步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具備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發展可持續性和經濟主導性的個股是重點,如芯片、軟件、雲計算、半導體、電動車、智能製造、5G等。即使國改雙百行動和併購重組,也將是朝新興產業轉型升級。前兩年的“喝酒、吃藥、買保險、裝家電”,因調整不充分,難以成為熱點。

近期突然漲停的大多是低價股。據統計,2638點時,上證小於30億的個股不到200只,而至8月21日2733點時,卻增加到981只。表明小市值的個股的跌幅,遠超大盤。據不完全統計,13家ST公司中報扭虧為盈有望脫帽摘星。因此,週二有18只ST股漲停,今深市漲幅第一版中,ST股再掀漲停潮。這勢必加快ST股的併購重組,抬高低價股的價值中樞。

當前的A股市場已經處於底部區域,這在業內基本達成了共識。於是,境內外的長線資金出於戰略配置的需要,開始出手購入廉價的A股籌碼。在經過前幾輪的大漲大跌之後,市場各方充分意識到,一個能夠實現穩健持續發展的A股市場才是最好的。這是資本市場本身化解金融風險的需要,也是發展實體經濟的需要,更是凝聚大眾信心、打贏"毛衣“的需要”。

隨著後續A股行情的演變,保險資金仍會選擇繼續進行戰略配置。當然,保險機構不會忘了自己姓“保”,但將成為A股市場的一塊“壓艙石”。歲後必會吸引社保基金、養老基金的加倉。統計顯示,截至8月20日,養老基金共出現在5只個股的中報十大流通股股東中。未來隨著中報披露進入高峰期,養老基金的出鏡率會有所提升。但真正要走出底部,形成較流暢的行情,還有賴於國家隊充當引領者。眼下的低位蹣跚,是否在9月3日,第二批MSCI加倉前,給養老基金提供入市機會呢?

下午,下方關注2705點的得失。上方關注能否收盤在2730點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