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李志林丨觸底反彈:只會推遲,不會缺席

李志林丨觸底反彈:只會推遲,不會缺席

1、超跌的幅度,為反彈創造了條件

先看今年元旦以來到本週各大指數的最大跌幅:

上證50從2860點—2373點,跌幅17%;滬深300從4030點—3191點,跌幅20.81%;上證指

數從3307點—2647點,跌幅20%;深成指從11040點—8038點,跌幅27.19%;中小板1134

點—8231點,跌幅27.41%;創業板從1752點—1366點,跌幅22.03%。

且看從今年最高點至本週各大指數幅:

上證50從3202點—2373點,跌幅25.75%;滬深300從4403點—3191點,跌幅27.52%;上證指數從3587點—2647點,跌幅26.2%;深成指從11633點—8038點,跌幅30.9%;中小板從11634點—8231點,跌幅28.25%;創業板從1918點—1366點,跌幅28.77%。

再看2016年2月20日新證監會主席上任以來,各大股指的跌幅:

上證指數從2860點—2647點,跌幅7.12%;深成指從10162點—8038點,跌幅20.9%;中小板從10703點—8231點,跌幅23.1%;創業板從2211點—1366點,跌幅38.21%。

這三組數據表明,無論是今年8個多月的股市,還是新主席兩年半來的拯救股災的種種“努力”,都前功盡棄了,遭到了沉重的失敗。上證綜指、深成指都回到了12年前的2006年年底的位置,中小板、創業板都創了4年多(2014年6月)的新低了。中國股市的股災還在繼續。

2、磨底雖在進行,底部特徵明顯

雖然市場重心已下移到2700點以下,反覆震盪磨底,投資者的信心遭到重創,無法預估最低會跌到哪裡,但是,人們對底部的特徵不能不察:

歷史最低的估值。上證50只有9.6倍市盈率,上證180只有10倍市盈率,滬深300只有10.5倍市盈率,上證綜指只有12.3倍市盈率,均低於998點、1664點時的估值,並比國際成熟股市的估值都要低50--100%。

日成交量持續萎縮。本週二、週三,兩市創出2210億、2177億,滬市創出968億、934億4年來的地量。9月12日A股換手率僅0.46%,也創下了2016年以來的新低。

滬深兩市破淨股數量接近300只,佔比8%,創下10年的新高。次新股破發70只,佔比10%。

基金髮行降至冰點,安信旗下一支新成立的基金5天時間僅募資2.6萬元。甚至養老目標基金僅募集了2.11億元,其中二成是員工購買。

證券類私募基金管理規模連續縮水7個月,8月份管理規模為2.40萬億元,較上月減少79.44億元。私募產品數量史上首次下滑。

券商業經營慘淡,多家券商降薪應對,半年報數據顯示,有21家券商降薪,其中7家券商降薪幅度超過兩成。裁員傳聞不斷,上市券商半年減員超3000人。

上市公司不安於股價大幅下跌,紛紛拋出了回購方案。截止9月12日數據,今年以來,共計670家、佔比20%公司,合計回購資金達800億元,創歷史新高。自9月6日證監會提出完善回購制度修法建議以來,截止到11日,已有多達71家上市公司刊發公告回購。今年不到9個月的回購規模,幾乎是前三年的總和。

今年以來,988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市值達870億。

市場失去理性,掀恐慌性殺跌潮。近兩週,在2700點以下,市場持股信心進一步動搖,虧損止損效應進一步蔓延,績優股、白馬股、高價股每天都輪番跌停式跳水,如茅臺、東方財富、揚農化工、海康威視、涪陵榨菜、廣譽遠、恆瑞醫藥、安圖生物、思源電氣、樂普醫療等。市場已不分股票質地好壞,連10倍市盈率、5倍市盈率的個股,也照拋不誤。價值傳導機制失靈。

以上這些,都是325點、998點、1664點、1849點等熊市末期時才出現的底部特徵。人們需要加強大局觀的思考。負責任的政府沒有理由再不出手。

李志林丨觸底反彈:只會推遲,不會缺席

3、貿易的衝擊,此消彼長

今年4月以來的持續大跌,很大程度上是市場情緒受貿易的衝擊所致。

但是,從1--8月中國外貿的靚麗數據看,從周小川前行長稱“即使中國對美5000多億商品不出口,也最多影響GDP0.5%”看,貿易的負面影響,已經在股市各指數平均25%的跌幅中得到了消化。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美國國內對與中國打貿易,反對聲越來越強烈:

一是,美國農業部長說,中國對美國大豆徵收稅,打到了美國的“七寸” ;在貿易中,中國是博士級水平,而美國是幼兒園水平。

二是,9月11日,“水門事件”爆料人伍德沃德的《恐懼:白宮裡的特朗普》這本總印數已達百萬冊的新書,有一處涉及中國可以如何應對貿易的細節被曝光,而書中提到的這個“招數”,似乎比大豆、能源更猛。科恩曾警告特朗普,美國有96.6%的抗生素都是從中國進口的。比如青黴素在內的9種常見抗生素,美國國內都沒有生產。科恩認為,美國對華發動貿易無非是自取滅亡,中國“摧毀美國”只需這一招,那就是不要給美國出口抗生素就行了。”

三是,在默默忍受了幾個月之後,美國商業團體終於決定不再沉默了。60家美國商業團體決定共同組建“美國自由貿易運動”,走到臺前,公開反對特朗普的貿易和關稅制裁政策。

四是,據美國《華爾街日報》9月10日報道,英特爾公司(Intel)、思科系統(Cisco)、戴爾科技集團(Dell)和其他幾家科技公司正尋求說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取消對它們認為對美國推出5G無線服務至關重要的一些商品加徵稅的計劃。

五是,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主動向中方團隊發出邀請,希望中方派出部級代表團在特朗普對華加徵新一輪稅前與美方進行貿易談判,地點將在北京或者華盛頓,時間是“未來幾周”。

雖然特朗普說,此番邀請中國談判,“沒有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壓力”,白宮經濟委員會主任海城,邀請制政府還原談判,,是為“提振包括中國股市在內的亞洲股市,人民幣亦受益”。但是,前者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的伎倆,後者則是在嘲弄和羞辱中國政府在管理股市上的無能,籠絡億萬中國股民的民心,“用心極其歹毒”。難道中國政府自己沒有能力救股市嗎?

美方要求談判,或為在敘利亞最後一戰與俄羅斯爭奪利益而在對華貿易上施緩兵之計,或有平抑美國輿論壓力的需求,或有為中期選戰故作姿態的考量,或有再一次向中國試探底線的意圖。

因此,不能指望美國會收回對中國2000億美元的商品,以及267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稅的計劃,中美雙方能達成和解協議。中國應做好忍受一次陣痛的思想準備,不能急於求成。

若能夠爭取到美國方案有所變通或縮減,那麼,A股隨時會觸底強勁反彈。

如果美國一意孤行,作出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稅,也不必過分在意。鑑於打貿易以來,美國的貿易逆差從5000多億美元猛增到7000多億美元,創歷史以來的最高峰值,導致美國進口商品漲價,出口受阻,消費者受損,可以輕鬆贏的如意算盤落空了!

只要中國堅持打持久戰,挺過這道坎,讓美國嘗一嘗貿易中自身損失的痛苦,就是成功的一半。一旦這個重磅的“靴子”落地,A股也會強勁反彈。

李志林丨觸底反彈:只會推遲,不會缺席

4、中級反彈需靠政策組合拳

本週,“金穩委”在70天內召開了第四次化解金融風險的維穩會議,把保持股市、債市、匯市的平穩健康發展,防範各種“黑天鵝”事件,作為重中之重。人民日報旗下的國際金融報,三年後也首次發出了“救市”的聲音。可以相信,一系列的改革舉措正在路上。

在我看來,大盤在磨底過程中,次級反彈隨時會發生,但是要想形成中級反彈,即像往年那樣有200—300點的“秋搶”行情,就必需靠利好政策組合拳的支持,來扭轉市場的頹勢,重塑市場的信心和預期。同時,有賴於3700億養老基金建倉完畢,讓投資者認可“養老金底部”,增量資金才會進場。

很可能9月中下旬都是磨底的態勢。但我堅信,鑑於公募、私募、國家隊、社保、MSCI、QFII、RQFII、北上資金、股權質押、大戶散戶全線被套,幾乎所有股票都處於“全國最低價”的嚴峻市道,大盤觸底反彈,只會推遲,不會缺席。未來幾周,無論中美貿易談判成與不成,“秋搶”行情都會爆發!

我以為,爆發力最強的是持續下跌了一兩年的超跌低價股,擁有核心技術的中低價高科技股,列入國務院國資委“國改雙百行動”試點名單的地方國資股,併購重組股,進口博覽會概念股。而對近期剛剛不跌的高價白馬股,因立足未穩,有震盪整理的需要,則當儘可能迴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