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巨石:具有強大規模及成本優勢

中國巨石:具有強大規模及成本優勢

市場方面,中金公司王漢峰認為受短期增長仍在下滑、政策漸變但制約因素較多、較多企業受近年經營環境變化影響中長線信心不足、貿易摩擦仍在升溫、美股調整等內外部的多重壓力下,市場能否逐步走向積極仍需更多催化劑的出現。資金方面,考慮到外資在6-8月市場表現低迷時總體依然維持流入,近期中國市場內外部壓力凸顯、人民幣貶值預期再起,短期外資對A股的興趣階段性受到抑制。中長期來看,在A股逐步國際化背景下,只要國內政策應對得當,A股基本面回穩,預期未來十年海外資金在A股的平均年流入量大概率仍能達到2000-4000億元。當前內外部挑戰壓力下,市場走出低迷可能需要政策穩住增長預期,同時也需要看到正確總結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經驗教訓的信號。

廣發證券認為,A股在低點位、低估值時再出現快速大幅下跌,往往短期有修復時機,但中期仍要經歷“全球流動性拐點”帶來影響,分水嶺或來自中國信用擴張是否見效、降稅費等改革舉措能否降低股權風險溢價、美國中期選舉是否加快美聯儲縮表進程。參考歷史上6次可類比時段,自上而下消費板塊是最佳“盾牌”,除此之外一些兼具高派息分紅與低估值的防禦行業超額收益也較為突出,如金融和交運。自下而上檢驗“高股息”、“大市值”、“低估值”、“高盈利”四種典型防禦特徵的投資組合表現,其中“高盈利”和“高股息”是階段最有效的配置策略,意味著市場低迷時期投資者更加希望“賺盈利和分紅的錢”。

天風證券認為,雖然低估值不能作為“見底”的充分條件,但已有“時間換空間”的價值。較低的估值能提供一定安全邊際,但不能作為見底的充分條件,比如在2011-2012年估值屢創新低之後,2012-2013年仍持續低位徘徊,主要是受制於盈利因素。當前的估值水平反應了兩個層面的擔憂:一是上市公司盈利還在下滑,二是海外不確定因素壓制風險偏好,對於這兩個因素,市場預期的普遍悲觀使得估值跌到了歷史底部。當然,我們無法預知“市場底”何時能出現,但當前的整體低估值狀態無疑使得優質資產的配置機會開始凸顯,至少已具有“時間換空間”的配置價值。


中國巨石:具有強大規模及成本優勢


每週金股:中國巨石

本週筆者建議關注中國巨石(600176)。作為玻纖領域的龍頭企業,從供需狀況以及盈利能力的角度來看,中國巨石的盈利確定性相對較高,以2018年26億淨利率計算,估值若低於10倍,則已經是非常合理的水平。

供需狀況並沒有大幅惡化的跡象

首先,從供給的角度來看,目前全球玻纖有效產能接近700萬噸,未來兩年新增產能有限,且由於2008至2010年為玻纖行業投產高峰(平均下來每年比2017年多出20萬噸),而玻纖池窯的冷修週期(停產2-3個月)通常為8-10年,接下來兩年的冷修產能相對會較多。需求的結構性升級可能淘汰部分產能(落後產能大致),因此未來兩年供給增長幅度不大。根據太平洋證券及卓創資訊的統計,2019年至2020年,我國在建擬建非電子玻纖產能29萬噸/年,佔已投產非電子紗產能的7.2%。價格的反應來看,今年中國市場儘管新投放了70萬噸以上的產能,但價格仍然堅挺,顯示國內下游需求的韌性。根據卓創資訊,今年上半年玻纖價格上漲,3Q18主要玻纖產品價格比較平穩。

需求方面,玻纖需求總量高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但在中高端領域仍然有較高增速。2002-2010年國內玻纖需求產能平均年增速超過30%,2011-2017年增速下降至7%。全球玻纖需求佔比前四的領域為建築33%,交通26%,工業應用14%及電子電器13%,這四個行業在國內的下游需求佔比同樣居前。未來玻纖需求的邊際增量主要在電子電器、交通運輸以及風電葉片三個增速較快的領域。印製電路板(PCB)作為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及網絡通訊產品的關鍵元件,受益於智能駕駛及新能源汽車電子的驅動,全球PCB的需求不斷提高,玻纖需求增速預計能維持個位數的增長。

未來幾年供需狀況沒有大幅惡化的跡象決定了中國巨石的毛利率並不會大幅的波動,今年第一、二、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分別為45.3%、45.9%、44.2%,均處於良好水平,而後續中高端產品的投產還會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增強盈利能力。

巨石產能及成本優勢顯著

中國巨石目前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玻纖生產商,市佔率仍在不斷上升。根據卓創資訊、萬得資訊數據,2018年全球實際有效產能增速約10%,其中中國巨石規劃新增產能佔比約40%。2020年以前,中國巨石預計產能將達到200萬噸,進一步擴大市佔率優勢。目前巨石在國內產能佔比34%,幾乎等於行業內第二、三名的總和。

在產能大幅領先的同時,中國巨石的成本優勢也非常顯著。我國生產玻纖的主要原料葉臘石主要分佈於浙江及福建兩省(合計佔全國葉臘石資源的80%左右)。截止2018年8月,中國巨石超過70%的產能位於浙江及福建兩省,毗鄰葉臘石資源地使得公司享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及運輸成本優勢。同時,領先的規模也使得公司在能源價格談判時有了較強話語權(長海股份披露的數據顯示,玻纖的成本結構中,原材料佔比27%,天然氣及氧氣佔比25%,折舊佔比22%)。

產品方面,自2009年以來,中國巨石通過玻璃液、浸潤劑配方升級,實現高端產品突破,開拓風電紗、熱塑紗、電子紗、工業防腐、環保等高端市場,走向了產品差異化的發展之路。以電子紗為例,由於更高的資本壁壘(電子紗生產線初始投資約為3.5萬元/噸,遠高於普通玻纖紗的1萬元/噸左右),這一領域競爭對手較少,供需狀況更好,目前電子紗價格及利潤均好於其他玻纖紗。中國巨石已投運電子紗產能4.2萬噸/年左右,市場份額約6%。智能製造三期電子紗項目全部投產後,公司電子紗產能將達到22.2萬噸,市場份額擴大至24%(同樣考慮到其他公司在建項目),將成為國內最大的電子紗生產商。

中國巨石:具有強大規模及成本優勢

版權聲明:股市動態分析除發佈原創財經文章以外,亦致力於優秀財經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聯繫方式:0755-82075959;微信原文留言等(微信號:gsdtfxv)。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