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滿清韃子大戰三天三夜的明末悍將,以少勝多斬首數千

明朝末年天下大亂,崇禎皇帝接手的本就是一個四面漏風的破房子,就算他無比勤政也抵擋不住屋子倒塌的速度。

東北後金強勢崛起,這些韃子兵以吞食戰術佔據東三省,並有向山海關進發的態勢。在這種情況下大明王朝不斷向東北增兵防衛,先後派出熊廷弼、袁崇煥等著名將領,最後甚至派出天啟皇帝的老師孫承宗親自上陣。

就在這些大人物主政東北軍事與後金韃子死磕的時候一個小兵在戰陣中迅速崛起,以強悍無比的戰力和敏銳的觀察力以及無比忠誠大明的操守迅速得到提升,很快從一個小兵一路高升到京營遊擊。

到達京城作官之後周遇吉極為勤奮,可惜當時的明軍失於訓練腐敗不堪,好多京營將領也由世家子弟和豪紳子弟充任,這些人別的本事沒有,只會吃喝玩樂,特別看不起軍伍出身的周遇吉。

周遇吉同樣看不起這些紈絝子弟,在又一次受到他們當面汙辱時奮而反擊說:“你們這些紈絝子弟仗著家族勢力得到這個職位,我恐怕一旦戰爭來臨,你們這些人根本沒有什麼用。”

因為周遇吉為人正直又有戰功,那些人也不敢惹他。周遇吉非常不滿於在京城待著不動,多次上書朝廷請求出關與滿清交戰,很受當時的兵部尚書張鳳翼賞識。

與滿清韃子大戰三天三夜的明末悍將,以少勝多斬首數千

周遇吉

公元1636年大明崇禎九年五月,清兵在皇太極率領下第二次突破長城關隘攻入關內,七月在延慶打敗前來阻擋的明軍,八月攻入昌平。

明軍連戰連敗,接連打了56場敗仗,丟掉16座重要城鎮,被清軍擄走大明精壯人口17萬。大明宣大總督梁廷棟不敢出兵,大明兵部尚書張鳳翼在數次交戰失敗之後心膽俱裂,又害怕皇帝不會放過他,只好每天服用大黃希望能拉稀拉死。

清軍大將阿濟格極為囂張跋扈,在率兵蹂躪了昌平近四個月搶掠無數錢糧人口後緩緩撤兵。阿濟格特意製作一面木牌,上面寫著四個大字“各官免送”,大明數萬官軍居然不敢出擊,只能眼睜睜看著清兵退走。

周遇吉在此情況下主動請戰,率領所部數千明軍追擊清軍,雙方大戰一場,在擊殺數百清兵之後清軍大部掉轉追來,周遇吉率部不敵返回。

與滿清韃子大戰三天三夜的明末悍將,以少勝多斬首數千

清兵退走之後鑑於周遇吉的優異表現被連升兩級,調到中原圍剿各地流寇,連打遍中原無敵手的張獻忠在遇到周遇吉後都是無計可施,被他一路逼向四川。

大明崇禎十五年冬,清兵再次大規模入侵河北、山東,各地明軍聞風而逃,清兵在山東一帶大肆劫掠,運用數千輛車運送搶來的物資,又擄走數萬青壯年。

周遇吉此時已經接到朝廷聖旨升任為山西總兵官,當時已經率部向山西挺進,得到消息後立即轉頭撲向山東。

周遇吉率數千騎兵先行,與清兵在天津楊柳青鎮接戰。清兵根本想不到大明還有能戰的將軍,立刻派出數千人迎戰。

周遇吉先率騎兵衝破清軍大營,連殺數百人後終於引起清狗高層重視,抽調最精銳的部隊來包圍周遇吉。

此時周遇吉所部已經全部到來,雙方在楊柳青展開大戰,這一打便是三天三夜。清軍在付出數千條狗命的情況下得到消息,又有數部明軍前來支援,終於支撐不住選擇後退。

周遇吉率所部以少勝多擊敗清軍,一時之間名震朝廷內外,也讓清狗極為忌憚。

與滿清韃子大戰三天三夜的明末悍將,以少勝多斬首數千

楊柳青大戰之後周遇吉到山西赴任,可惜當時天下已經大亂,李自成率領數十萬流寇開始揭開覆滅大明的序幕。

大明各省的明軍在流寇衝擊下接連戰敗丟城失地,周遇吉在山西積極準備應對,接連打退前來進攻的數股流寇。

可惜當時李自成已經攻佔了陝西,在謀士建議下準備取道山西進攻北京,周遇吉迎來了人生中最大的挑戰。

周遇吉馬上派出手下所有兵馬到前線抵擋,又緊急向京城求助,可惜的是崇禎手裡已經無兵可調,只抽出了二千人馬由副將熊通率領前來支援。

副將熊通看到流寇勢大之後馬上選擇了投降,並受李自成指派前來勸降周遇吉。

周遇吉勃然大怒,立即把熊通斬首示眾,然後把他的首級送往北京表明自己抵抗到底的決心。

公元1644年,大明崇禎十七年二月七日,在周遇吉拼死抵抗之下奈何流寇勢大,太原城終於被攻陷,山西巡撫自殺殉國,周遇吉率殘部退守代州。

李自成在太原休整之後立即率部攻陷北面的忻州,轉而圍攻周遇吉駐紮的代州。

與滿清韃子大戰三天三夜的明末悍將,以少勝多斬首數千

周遇吉率殘部千餘人拼死激戰數天之後彈盡糧絕,各地明軍此時大都已經投降,根本沒有援軍到來,周遇吉被迫無奈棄守代州退保寧武關。

寧武關是北上大同的重要通道,戰略意義極其重要,關城之上排列數門大炮,關內又有上千守軍。

周遇吉到寧武關之後立即佈置防禦,與撲至關下的十數萬流寇展開激戰。

明軍的大炮在寧武關上大發神威,數天下來擊殺數萬流寇,打得流寇頭目李自成膽戰心驚,終於決定收兵繞道。

可惜李自成手下各部損失慘重,流寇頭目們紛紛向李自成進諫表示一定要不惜代價打下寧武關把周遇吉碎屍萬段。

在這些流寇頭目的逼迫之下李自成終於決定增兵再戰,並派專人入城勸降,同時威脅周遇吉如果不投降便會在破關之後屠城。

周遇吉根本不理他,李自成氣得簡直要發瘋,立即下令各部不計生死連番衝擊,一定要拼死拿下寧武關。

雙方再次在寧武關下展開血戰,當天流寇在寧武關城下最少被大炮和明軍擊殺數萬人。可惜在不斷的大炮轟擊之下關城承受不住發生坍塌,流寇們在後方頭目催促之下一批批衝入城內。

周遇吉親自率敢死隊頂上,可惜流寇數量太多,在擊殺數千人之後終於抵敵不住後撤。

雙方在城內展開新一輪巷戰,周遇吉的戰馬被流寇刺傷,他下馬步戰,連續擊殺數名流寇頭目後被亂箭射傷活捉。

李自成得報大喜,立即前來誘降。周遇吉看到他後破口大罵,流寇們大怒,立即把他架到高高的竹竿頂上亂箭射死。

與滿清韃子大戰三天三夜的明末悍將,以少勝多斬首數千

李自成

李自成在寧武關下損失了六七萬人,對周遇吉恨之入骨,在射死他之後命令把他的屍體剁為碎塊,可謂殘忍到了極點,也讓我們看到了所謂“農民軍”實質流寇的真正面目。

此裡城內仍在激戰,周遇吉的老婆劉氏也是勇武過人,率領家裡奴婢十餘人死守衙門,並登上屋頂向門外的流寇射箭,在擊殺數十人後被流寇們四面放火全部燒死。

周遇吉全家沒入流寇之後,李自成下令屠關。寧武關被燒殺搶掠一空,整個關城變為死城,可謂慘烈到了極點。

等李自成率流寇離開寧武關後,周邊的百姓收攏周遇吉殘存屍塊埋葬於寧武關東門之外。不久明朝滅亡,自然再無人記得這位為大明血戰流全家戰死的忠直大臣。

清軍入主中原之後,為了收攏漢人之心加強統治,韃子皇帝順治下令為周遇吉重修墓地並樹碑立傳,也讓我們記住了這位中華民族的血性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