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不爭」長出「牙齒」

六媽又有了新煩惱。

不知是反射弧太長,或者就是個佛系的小娃,六六一直不急不躁,十分淡定。


讓“不爭”長出“牙齒”


帶他去買甜筒,別人加塞在他前面,他索性悠悠達達往後挪一步:我等下一個;在幼兒園裡被小朋友搶了玩具,他雖然有點生氣,但就那樣放手去找別的玩意兒。

-----

-----

六媽挺著急的:“如果說孩子不擠公交車,讓老人先上,我都是鼓勵他的,畢竟只是站一路而已,但是他老是不爭不搶的,萬一將來長大了,什麼好的東西也不知道為自己爭取,就眼巴巴地看著人家,吃虧的不是自己嗎?”

為人父母一定會這樣,“以小見大”,看了孩子現在的行為,不禁放大遠慮到以後的十年甚至二十年,然後惴惴不安。我們會為了孩子的“不爭”感到頭疼,出發點雖然在眼前所受到的一點點“小氣”,而落腳點不過是生怕孩子溫和一生,最後落成別人口中“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故事主人公。


讓“不爭”長出“牙齒”


讓我們舉個例子吧。路上一輛輛出租車從眼前過去,不論“爭”或者“不爭”,我們都有車坐,並且我們都會到達目的地。基於現在社會的資源過剩條件,“爭”與“不爭”已經不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強勢勝利。所以,“爭”對於現在而言,並非是一個被看重的字眼。相反,因為社會資源龐雜宏大,我們的精力非常有限,“不爭”並不意味著“不作為”,而是建立起了自我規則,在度勢之後做一些資源讓度,避免不必要的爭執,也降低內耗。於是,“不爭”在現在的社會條件下,往往是獲得合作、自我實現、關係鏈接的重要途徑,這比“爭”得到的功利已經勝出很多。

-----

-----

很明顯,“爭”與“不爭”並不是個問題,我們父母更多擔心的,是孩子“不爭”行為的背後,是否暗藏著叫做“怯懦”、“矯情”、“嬌氣”的蠕蟲,它們是不是會洞蝕孩子的意志,讓孩子們遇事退縮。

讓“不爭”長出“牙齒”

我們常常教育孩子,我們可以善良,但善良要長出牙齒。同樣,我們支持孩子的“不爭”,但要讓孩子的“不爭”像“善良”一樣,長出自己的“牙齒”,確保孩子“不爭”的心,不會變成軟弱。

-----

-----

在童年時期,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帶著“爭”的力量。在孩子的潛意識中,會認為整個世界是圍繞自己展開的,所有事物比如爸爸、媽媽都會圍繞著自己的意識而轉移。也因此孩子的“佛系不爭”,反而會讓父母的小心臟緊繃一下。


讓“不爭”長出“牙齒”


在如同開篇那樣,在面對不太友善的“爭”時,請不要武斷的認為孩子的“不爭”是軟弱,他們可能相對同齡人更早的有了共情感受,理解了別人的需求,這在同齡孩子中或許顯得是委屈了自己。但共情的產生就是這樣,會把別的小朋友和自己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去考慮,並且願意容讓小朋友。這個過程讓孩子感到委屈與難過的往往不是沒有參與“爭”,而是父母親人將這種行為全部歸結於怯懦,孩子通過父母這面鏡子照到了自己,久而久之,退縮與軟弱就會真的滋生出來,這是幫助孩子“長出牙齒的第一步”。

讓“不爭”長出“牙齒”

即便孩子有一點點羞怯在萌芽,也不必督促孩子去“爭”,我們可以嘗試不斷地肯定他:“寶寶,媽媽/爸爸看到了,你也很想吃甜筒,但是你讓著那些更著急的人,你是個了不起的寶貝,因為你比他們更有耐心和愛心。”“寶貝,小朋友把你的玩具搶走了,但你從來不強別人的玩具,你做的是對的,你比他們有更好的自控能力,而且你比他們更尊重別人。”

讓“不爭”長出“牙齒”

諸如此類,放大行為中的正能量與優點,給孩子的內心注入力量,讓他們的“不爭”變成一種自我的選擇,而不是被動的忍耐,讓他們的內心變得強壯,而不要因為父母們的指摘而變得越來越虛弱。這是幫助孩子“長出牙齒的第二步”。


讓“不爭”長出“牙齒”


遊離在“爭”與“不爭”之外的,其實有許多因素,不可一言以蔽之。但我們試想,如果是父母親人強調的“爭”或者“不爭”,最後形成的行為就絕不是孩子主觀調配能量的意願,而是刻骨的服從與依賴性。因此,在正確引導孩子的基礎上,由他自己選擇判斷,我是否有能力爭第一名?我是不是想要得到老師的關注?我是不是想獲得這個機會?此時的“爭”並不妨礙“不爭之心”的存在,因為兩者都是積極的、使內心充盈的。

-----

-----

積極的“爭與不爭”,才是幫助孩子“長出牙齒的最後一步”。

-----

-----

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精神援助,也是擁有解釋權的“話事人”,我們把孩子的行為解讀成什麼,孩子就可能真的做成什麼。溫和與謙讓,並不會妨礙孩子在這個社會叢林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長出了“牙齒”的“不爭”,不在於“撕咬”別人,而在於“咀嚥”“不爭”的養分,讓孩子們成為他們“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