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弘股份成功解锁仙股退市模式 下一个会是谁?

本报记者 黄彦韬

中弘股份终究还是“凉凉”了。尽管看得出,多头力量真的已经尽力了。海南自贸区的利好、生死关头的紧急换帅都没能挽留住这家上市18年之久的公司。“奇迹也许会降临一次,但不会降临第二次。”有分析人士评论称,中弘股份(000979)成为A股首只因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股票面值的个股结局已然无法更改,但其黯然退场后,或将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

风萧萧兮易水寒 中弘一去兮不复返

国务院批准成立海南自贸区的消息或许为中弘股份的管理层及众多股东彻夜难眠,因为消息出现得太及时,太必要:公司股价已经连续18个交易日低于1元,若10月17日股价再不站上0.91元,按照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对“公司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股票面值(即1元)将被终止上市”的有关规定,公司即便18日涨停也将无力回天,而海南省恰好是中弘股份业务布局的战略核心,据媒体报道称,其布局在海南如意岛、西岸首府、中弘广场等项目的建筑面积占公司所有项目的比例超过50%,且在海南优势地理位置。

10月17日,中弘股份“最后的希望”仅仅延续了3小时15分钟。收盘前45分钟,股价走势开始上演“生死时速”:空头抱团展开“泄愤式”砸盘,短短2分钟内从平盘直接砸跌停;多头力量迅速展开反击,10分钟之内拉升9个百分点至0.9元。就在1分钱也许创造奇迹的关头,多数股民还是选择了站在出逃的一方。

上市18年之久,中弘股份希望破灭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成绩单显示:收报0.82元,跌停价封单超过138万手,成交额成倍放大至2.36亿元,全日换手率6.54%。

终止上市没有整理期 二十万股民或血本无归

“终止上市,就是彻底取消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或取消上市证券挂牌交易的资格,又称为摘牌。”四川公生明律师事务所律师田勇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中弘股份触及深交所对终止上市的有关规定被“终止上市”,而非“暂停上市”,因此没有退市整理期,二级市场股民将直接面临无法在二级市场交易该公司股票的境地。

田勇说,公司终止上市后,持有公司股票的股民依旧为公司合法股东,只是其股份无法直接在二级市场公开交易,但若有人愿意私下接盘,也能进行交易,“只是公司目前本身经营上问题重重,退市之后再找‘接盘侠’大概率将更加困难,除非有大的资本愿意集体收购或者国家层面接手,否则股东或将‘血本无归’。”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6月30日,中弘股份的股东总户数为24.66万户,户均持股数为3.4万股,前十名股东持股比例为54.27%。经营持续困难的背景下,公司高管薪酬却与日俱增。据公司2017年年报披露的高管薪酬明细显示,前董事长王继红年薪587.25万元,较上年增加251.19万元,董秘吴学军年薪382.04万元,较上年增加241.56万元,总经理崔崴年薪333.47万元,较上年增加66.58万元,而公司经营业绩显示,净利均巨亏25.1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99.01%。市场人士称,尽管10月16日其董事长及总经理已双双辞职,但换帅或仍难以挽回众多投资者蒙受的损失。

中弘解锁仙股退市模式 下一个会是谁?

中弘股份终止上市的意义在于创造了A股市场因“仙股20天”退市的先例,首例已开,第二例将会是谁?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除了中弘股份以外,另外还有2股已处于仙股(股票价格低于1元)行列的个股显得最为岌岌可危,这两股分别是:金亚科技(300028)和*ST海润(600401)。

截至10月17日收盘,金亚科技维持8月17日停牌前收价0.77元,此前已连续6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而事实上,金亚科技面临的还不仅仅是只有14个交易日的喘息机会,其此前因造假问题,已触及因涉嫌欺诈发行最导致公司股票上市或终止上市的风险,与此同时,连续两年亏损,若今年审计报告依旧续亏,也将被暂停上市。可以看到,金亚科技目前至少集“三险”于一身,市场普遍认为公司深陷泥潭,翻身或遥遥无期。

*ST海润停牌已8个月之久,2月5日停牌前收于0.87元,股价低于1元也有3个交易日的时间。《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且尽管该公司面临众多债务诉讼缠身、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名单、名下有不动产遭查封等诸多问题,但因属于上交所上市企业,而上交所退市规则并无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股票面值退市的规定,或将暂时“躲过一劫”。

除了上述3股外,Wind数据统计显示,还有56只“准仙股”(股票面值大于1元但低于2元)同样身处危险边缘,而这56股中,深交所上市股票共有23只。截至10月17日,深交所收盘价位于1元-1.3元的个股有: *ST凯迪(000939)、*ST华信(002018)、*ST东南(002263),股价分别为1.07元、1.11元、1.23元。

退市制度日渐完善 资本市场更进一步

与中弘股份类似的问题股在今年以来退市节奏明显加快。今年7月底,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新退市制度方案,对触发退市条件的公司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处理、暂停上市、终止上市的有关细则进行了完善。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尽管两市部分退市条件的设定基本一致,但其退市细则仍然存在不少值得关注的差异。其一是上交所设置有“退市风险警示”环节,而深交所并无此环节。其二是对同一条件下的不同主体条件划分有所差异。例如,对“净资产为负”的公司,上交所不设暂停上市,而是采取一年期给予风险警示、连续两年直接终止上市的办法,而深交所对净资产为负一年的主板及中小板企业不设暂停上市,净资产为负一年的创业板公司实行暂停上市。其三是类似中弘股份因特殊规定退市的某些条件并不为两交易所共有。

招商证券分析师此前曾表示,从长期来看,退市制度改革有利于资本市场发挥优胜劣汰作用,市场上的长线资金将向绩优股集中,从而推动A股市场结构的优化。

而对于中弘股份退市对A股市场的长远影响,有媒体评论称,A股“1元退市制度”真正得以实施,意味着将退市决定权直接交由投资者“用脚投票”,理性投资被真正激活,投资者走向成熟,不再博弈退市制度、炒作垃圾股,保壳、炒壳失去市场,股市交易活力与资源配置效率将会得到极大提升。因此,若A股出现因触发“1元退市制度”而摘牌的个股,将具有巨大的标杆和示范意义。

本文源自金融投资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