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矛盾不成活——关于诗歌中的两难境地

白居易有首特别著名的诗——《卖炭翁》,其中有句特别出名的诗:“心忧炭贱愿天寒。”可谓把卖炭翁矛盾的心理活动写绝了,真是传神。其实,不矛盾不成活,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很多闺怨诗就是矛盾的。

不矛盾不成活——关于诗歌中的两难境地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是闺中少妇的典型心思。既要夫君飞黄腾达,却不想独守空房,不然,何以春日凝装上翠楼呢?

不矛盾不成活——关于诗歌中的两难境地

再如这首两难得到极点的:

《凭阑人·寄征衣》——元·姚燧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寄了衣服过去,夫君不冷,就不回了。不寄吧,夫君又冷。寄还是不寄?真是折煞老娘!

当然不止是闺怨诗,其它也有。江西诗派似乎喜欢干这种事情。一代宗师黄庭坚有一首,从首联到尾联全是矛盾:

《寄黄几复》——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

通过矛盾,把黄诗拗折生新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作者在北海,朋友在南海。矛盾已经诞生。

想要写封信给他,却写不了。矛盾+1

春风拂来之时,观桃李,饮美酒,这应当是人生极美的体验。但是,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矛盾+2

想要勤俭持家,但是家徒四壁。矛盾+3

想要治国,是不是要像古人三折肱后成为良医那样,碰到很多钉子?我可不希望这样,但哪知道呢。矛盾+4

想要读书,头已经花白。矛盾+5

“乐”与“哀”的对照,“一杯酒”与“十年灯”的对照,快意与失望,暂聚与久别,往日的交情与当前的思念,从时、地、景、事、情的强烈对照中表现出来。

不矛盾不成活——关于诗歌中的两难境地

江西诗派另一宗师陈师道也不甘示弱。

《春怀示邻里》——陈师道

断墙著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逐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屡失南邻春事约,至今容有未开花。

断墙漏雨,蜗牛却可以在上面写字。老屋常年失修,连僧人都没有,却成了燕子的家。这还只是小矛盾。

想要出门踏春大笑一场,却又嫌回来时头发沾满尘土。

颔联似乎矛盾消解一点,但也只是表面现象。作者先写风翻蛛网,却是网开三面,昆虫仍好有个避开的去处。次写雷动蜂衙,那些蜂儿也仍然有主,有秩序地拥簇在一起,就衙门里排衙一样。而人在尘网之中,倒是网张四面,受到党祸牵连,难有回旋的余地。过去他虽曾奔走多年,此时依旧有途穷之感,不似蜂儿还有走动的机会。语意中对世路崎岖深表慨叹。

尾联的矛盾再明确不过:屡屡放了邻居的鸽子,还在希望有尚未开放的花。

不矛盾不成活——关于诗歌中的两难境地

《放歌行》——陈师道

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

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

当年不嫁惜娉婷,抹白施朱作后生。

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

第一首说才名往往误人,以致怀有绝代才华的有为之士,往往困顿在风尘之中,老死于蓬门之下,和宫女的禁闭深官,徘徊永巷一样,都有难通一顾之感;即便偶有时机,仍然有奋飞无路、恩遇无由之恨。

第二首托宫女之不遇,表达美人迟暮之感;宫女以自身的遭遇,现身说法,启迪他人,不要自恃倾城的容貌,而要及早为自己作计,哪怕是“随宜梳洗”,也要早求归宿,以免蹉跎青春。

不矛盾不成活——关于诗歌中的两难境地

整个宋诗,基本上是江西诗派扛起大旗的,有很多充满矛盾而显得生新的诗。我们再回过头看唐诗。

《代悲白头翁》——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这是闺怨诗。只要是闺怨诗,不用说,就是矛盾的。

不矛盾不成活——关于诗歌中的两难境地

又如: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前两联还在斯斯文文地装逼。后两联说得已经很露骨了。皇帝老儿,你怎么连个官都舍不得给他做?

一般来说,矛盾冲突是戏剧的拿手好戏。但诗歌中也常这么干,真是值得好好研究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