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三大写音乐的名篇,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众所周知,合乐性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词就不必说了,其诞生之初就是用来唱的。而诗的老祖宗——诗经,其实也是民歌。

卧榻先生以前也说过,中国诗词的神奇之处在于,即使你不懂它的意思,读起来也能朗朗上口,能感觉到他的美妙之处,即闻一多先生所云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之一的音乐美。

唐诗中三大写音乐的名篇,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虽然诗歌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用诗歌表现音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与绘画不同。用诗歌表现绘画,在中国人看来,简直再理所当然不过。苏轼就赞美王维的诗,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音乐不同。大凡有着文学创作的人想必会感同身受,音乐不好写,不好写的原因在于二者有着截然不同的载体。一支能让人听得如痴如醉的曲子,如何用文字恰当地表现出来,着实考验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对此,有人总结出了唐诗中三大写音乐的名篇。我们来看看,高手是怎么写音乐的。

清人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三人即白居易、韩愈、李贺。白香山‘江上琵琶’即白居易的《琵琶行》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这是方扶南说的足以移人(感人)之作。作为写音乐的名篇,本诗名句迭出,甚至几乎全是名句。那一串噼里啪啦的比喻,实在是妙。

唐诗中三大写音乐的名篇,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韩大大的作品是这样的:

《听颖师弹琴》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前十句写音乐意境,“忽而弱骨柔情,销魂欲绝;忽而张牙舞爪,可骇可愕。”(蒋之翘,《辑注唐韩昌黎集》)后八句写听琴者的境界。诗人故意说自己不懂琴,一个不懂琴的人都听出了大名堂,那这弹琴者的技艺以及音乐的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方扶南谓之惊天地。

唐诗中三大写音乐的名篇,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据有人考证,所谓“颖师”,是当时一位善弹琴的和尚。东坡生前极喜欢这首诗,还将其改编成一首《水调歌头》: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不过在欧阳修看来,颖师弹的应当是琵琶,东坡也深以为然。当然这种说法宋朝就有人对提出了质疑,不表。鬼才李贺,也写了一首《听颖师弹琴歌》:

《听颖师弹琴歌》·李贺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娥眉牵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

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李贺之所以被称为鬼才,就是不按套路出牌,想象奇特。为了写声音,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一是以声喻声,“双凤语”“敲水玉”,二是运用通感的手法,以视觉写听觉。“别浦云归” “芙蓉叶落”“秋鸾离”等,使作品更富有灵韵。

唐诗中三大写音乐的名篇,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如果说,本诗还只是李贺小试牛刀,那给他带来声誉的《李凭箜篌引》是一首实实在在的泣鬼神之作。

《李凭箜篌引》·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箜篌(kong hou)是古代一种弦乐,竖琴的老祖宗。白居易与韩愈的作品,虽然把音乐写得变幻莫测,哪怕用了很多比喻,但毕竟是写实的。而不走寻常路的李贺则借助于具体的艺术形象,一口气用了六个神话传说:湘娥鼓瑟、昆仑玉碎、女娲补天、神妪起舞、老鱼跳波、吴刚砍树,使意境扑朔迷离。音乐写到这份上,确实是惊天地、泣鬼神,墙都不扶,舅扶你了。

唐诗中三大写音乐的名篇,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箜篌与竖琴,傻傻分不清啊

各位亲爱的诗友,这描写音乐的三大名篇,你最喜欢哪首呢?你还有写音乐的名篇推荐吗?卧榻先生给你推荐加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