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基層做信訪」順義楊鎮計愛民 愛心是溫暖的陽光

「我在基层做信访」顺义杨镇计爱民 爱心是温暖的阳光

我在基層做信訪

在大家看來,信訪工作很苦很累,難度很大,但對信訪工作人員而言,他們通過處理群眾信訪事項,把“理解”二字貫穿始終;在接待來訪者中,把“真誠”二字永恆堅守。依靠理解和真誠,讓信訪群眾的疑難問題“柳暗花明”,使改革產生的新矛盾“迎刃而解”!

今天,“我在基層做信訪”欄目將繼續向大家推薦我們的基層信訪人員,記錄了信訪工作人員的點點滴滴。

「我在基层做信访」顺义杨镇计爱民 爱心是温暖的阳光

我們一起來回顧

「我在基层做信访」顺义杨镇计爱民 爱心是温暖的阳光「我在基层做信访」顺义杨镇计爱民 爱心是温暖的阳光

計愛民

2008年由順義區楊鎮鎮政府農業科調到鎮信訪辦工作,任信訪辦科員,主要負責接待來訪群眾及辦理信訪案件。

楊鎮位於順義區潮白河以東九鎮中心,是北京市42個重點鎮之一。鎮域面積96平方公里,佔順義區域面積十分之一,是順義區最大的鎮。耕地7.5萬畝,轄42個行政村、3個社區居委會,常住人口5.57萬人,流動人口1.78萬人。由於鎮域面積大人口多,每年的信訪件也相對較多,工作量隨之增加。如何處理好群眾的來信來訪,解決好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是信訪部門的首要任務和職責。

信訪,顧名思義就是接待群眾的來信來訪,看似平凡,但卻職責神聖。基層的信訪工作,沒有轟轟烈烈,日常小事佔多數,但對於每個信訪人來說卻是大事,信訪部門都要認真對待,積極協調解決。計愛民從2008年至今都在從事信訪工作。回顧這十個春秋的信訪工作,計愛民處理過的好多事情都歷歷在目。

2017年6月,楊鎮於莊村村民李某到鎮信訪辦反映由於村內道路施工時未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誌,導致其女兒的轎車在夜間行駛至施工道路時右側車門以下損壞,在和施工方協商理賠未果的情況下來到鎮信訪辦尋求幫助協調解決。

計愛民接待了李某後親自到現場調查核實,經查來訪人反映的情況屬實。隨後他直接到村委會,和村委會的工作人員一起找到施工方的負責人,幫助協調賠償一事。

「我在基层做信访」顺义杨镇计爱民 爱心是温暖的阳光

當時施工方表示其是給村委會維修道路,應該由村委會承擔車輛維修費用,不同意支付李某女兒的修車費用。計愛民通過查閱相關法律法規並向公路部門諮詢,施工方在施工期間應該在安全距離處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誌。

隨後計愛民帶著相關法律法規又據理力爭地同施工方進行當面協商,施工方也認可了其未在安全距離處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識是違反相關規定的,並同意賠償修車費用。計愛民又向車輛的4S店維修部瞭解修車所需具體費用後,協調鎮公路管理站、於莊村委會及施工方解決車輛損壞賠償一事。經施工方與李某達成共識,由李家將車輛開到4S店進行維修,所有維修費用由施工方承擔。車輛修好後,李某親自來到鎮信訪辦,專程對工作人員計愛民表示感謝!

「我在基层做信访」顺义杨镇计爱民 爱心是温暖的阳光

信訪幹部要學會換位思考,多站在信訪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知道群眾在想什麼、盼什麼、要什麼,才能真正深入到群眾之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把問題處理好。

今年3月的一天,一名中年男子來到鎮政府說要找領導反映問題,計愛民將他帶到信訪辦瞭解情況,經過詳細瞭解得知,此人姓鮮,原為楊鎮某工廠勞務派遣工人,鮮某稱其在工廠工作期間用人單位拖欠其14天工資,共計1400元。

「我在基层做信访」顺义杨镇计爱民 爱心是温暖的阳光

瞭解完情況後,計愛民並沒有直接協調鮮某到勞動部門反映問題,而是直接與鎮工業區辦公室及工廠人力資源部負責人核實情況,工廠稱已將鮮某的佣金交付給勞務派遣公司,其應向當時的勞務派遣公司討要拖欠的工資。當天下午計愛民又聯繫到勞務派遣公司核實鮮某的工作記錄,經核實發現勞務公司發放了鮮某2017年11至12月兩個月的佣金,其所討要的2018年1月份的14天工資並沒有記錄。隨後,計愛民協調工廠人力資源部的工作人員和勞務派遣公司共同來到楊鎮信訪辦核實鮮某1月份的勞務記錄,發現由於當值帶班班長未及時上報鮮某1月份的工作記錄,導致其14天的工資未能按時發放。經計愛民協調勞務派遣公司當場決定,在現場將所欠的14天工資當時發放給鮮某。當鮮某接過拖欠的1400元工資時,他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對計愛民連聲道謝。

十年來,儘管感受著基層信訪工作的苦和累,但更多的問題解決後的欣慰。看著一件件信訪問題得以化解,看著一觸即發的矛盾化干戈為玉帛,看著懸而未決的難題迎刃而解,計愛民從這苦澀的工作中體驗到了生活的充實與快樂!風雨過後是彩虹,他堅信,只要能為政府分憂,為群眾解難,受點苦頭,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