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一生最輝煌的經歷,體現士大夫的骨氣,史上罕見

【中華歷史名人素描系列】韓愈一生最輝煌的經歷,體現士大夫的骨氣,史上罕見

骨立天地間

武漢一中 高尊平

雪擁藍關馬不前。

韓愈一生最輝煌的經歷,體現士大夫的骨氣,史上罕見

雪擁藍關馬不前

秦嶺一帶風正烈,雪正大。積雪堵塞了驛道,胯下的瘦馬躑躅不前,吭哧吭哧喘著白汽。韓愈下馬佇立,遠望前路渺茫,回望長安繡成堆。

韓愈一生最輝煌的經歷,體現士大夫的骨氣,史上罕見

長安回望繡成堆

正月,長安天氣料峭,卻是晴明一片。紅梅吐蕾綻放,灞橋邊的柳枝回青,芽苞鼓脹。灞河水汽升騰,氤氳了水色,模糊了春寒。中宮派出的兩個太監不容分說,逼迫韓愈上路。

向南行至秦嶺,卻下起了大雪。雪花如鵝毛般紛紛揚揚,卷天裹地而來,迷濛了韓愈的雙眼。韓愈停住了腳步,一聲長嘆:“天地之大,難道就容不下我韓愈嗎?”

長安街道,兩旁跪滿虔敬的信徒,有的匍匐在地,嘴裡唸唸有詞;有的禿頂上架著燈燭,燭淚覆滿頂蓋,蠟燭已盡,而燭芯仍在靈蓋燃燒,信徒閉目眥牙,一聲不吭;有的用燈燭燒烤手腕,似乎在替佛陀受苦;有的舉刀砍斷食指,自證捨身向佛的誠意……有錢的施主則追隨一輛馬車,馬車上放著一隻碩大的功德箱,他們正往箱內投錢,銅錢已經漫溢出來。馬車前走著三十個宮女,簇擁著一個執事太監,太監雙手捧著一個金匣,滿臉肅然,金匣內盛裝的是佛陀的一節指骨。皇帝要迎接佛骨進宮觀瞻,整個京城都彌滿了佞佛禮佛的氣息。

然而,在這節骨眼上,韓愈卻上了一道奏章,題目是《諫迎佛骨表》。

滿朝肅穆。皇帝李純將韓愈的表章擲在地面,憤憤難平,正喋喋不休地訓斥韓愈,大臣們肅立一側,斂聲屏氣。

“好一個‘亂亡相繼,運祚不長’,你是在詛咒本朝嗎?你拿梁武帝說事,是何居心?梁武帝餓死了,你是不是希望寡人落此下場?‘朽穢之物’,你居然將佛骨譏為髒東西,你不是褻瀆神靈又是什麼?高祖母武后也皈依佛門,你是不是也要撰文撻伐呀?啊——”

韓愈從容地拾起奏摺,不慌不忙地說:

“我主息怒,容臣細稟。後漢以來,崇佛與滅佛此消彼長,各有輸贏。但總體而言,滅佛佔據上風,因為佛教罔顧君臣之義,棄絕父子之情,與儒教倫理背道而馳。佛教興盛,則土地人民財富歸於佛寺,國力空虛,民生匱乏,邊防日蹙。為國家長治久安計,崇佛斷不可取,抑佛勢在必行呀,陛下!”

“你是存心與朕作對,拉出去,斬了!"

“聖上息怒,韓侍郎出言不遜,罪責難逃。可他一片忠心,望聖上明察。”裴度出列諫言。

韓愈一生最輝煌的經歷,體現士大夫的骨氣,史上罕見

宰相裴度

李純見宰相說情,只能改口:

“那就貶官,貶為潮州刺史。”

雪還在下,韓愈想起孔子。孔子以文化的傳承人自居,天不喪斯文,孔子終於渡過危難。自己以傳承孔學為天命,上天會護佑自己的。韓愈抱怨哀傷的情緒平復了許多。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第二天,天放晴了,韓愈在侄孫韓湘的陪伴下,踏上了南征之路。

韓愈一生最輝煌的經歷,體現士大夫的骨氣,史上罕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