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敗走,劉封爲何不救?

三國這一時代,真可謂是浩瀚天空,巨星眾多。文有司馬,諸葛,周瑜,郭嘉等眾多智多星,武有關羽,張飛,許褚等蓋世猛將,又有奸雄曹操,仁主劉備,以及英武不凡的孫仲謀。給後世留下了流傳見過的佳話。其中就有我們很喜歡的桃園三結義,桃花盛開,美酒飄香,三人相許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好不壯哉。美好的事物終有結束,三人的悲哀從關羽敗走麥城開始。


關羽敗走,劉封為何不救?


說到走麥城,大家可能不是很想接受這個事實,武聖關羽隕落於麥城。大家估計也都有疑問,離關羽最近的劉封(也就是劉備的乾兒子,按輩分還得給關羽叫聲叔叔)為何不願意出兵解救關羽?我們對劉備軍隊的印象大概是,仁義之師,同仇敵愾。那關羽被圍,劉封就更沒有不去營救的理由了?


關羽敗走,劉封為何不救?


但事實並非我們所想,公元219年末,關羽圍攻樊城、襄陽,關羽多次傳呼劉封孟達前往救助,劉封卻以剛平定幾個群,還不穩定,拒絕了出兵增援。但是要注意的是關羽的地位比劉封高,即便是以命令的語氣,劉封也該出兵相助,即便二者同級,同屬蜀軍,一方有難,另一方也該量力而行前往支援,更何況對方算得上是長輩了,而且如果劉封也是英勇不凡的人,如果出兵的時機把握的好,說不定荊州不失。


關羽敗走,劉封為何不救?


關羽雖武功高強,忠義無比,但卻有些心高氣傲,一直看不起,劉封孟達等人。而且劉備在繼承人問題上早就有意立親兒子為太子,但為顧及局面又詢問大臣。曾詢問過諸葛亮,可諸葛亮才不願意趟這渾水,以家事不便插手將事情推得一乾二淨,可關羽就不一樣了,直言不諱說道你不是有親兒子嗎?言外之意不就是不用考慮乾兒子嗎?而且後來劉封就越來越不受待見,被貶到幾個小郡縣看守,這後果,肯定是要算到關羽頭上的了。所以劉封不救關羽也就順理成章了。


關羽敗走,劉封為何不救?


上面是主觀原因,下面我們來看看客觀原因,劉封也確實救不了關羽,首先劉封剛平定幾個郡縣,兵力本就不足,雖說劉封有勇有謀,可對面被圍的可是關羽,當時絕對的大人物,吳軍將領呂蒙又異常痛恨關羽,這麼千載難逢的機會怎會放棄即便劉封前往也不過是杯水車薪羊入虎口。而且孟達也一向不受關羽待見,自然也會阻擋劉封救援關羽。

關羽敗走,劉封為何不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