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瓦良格号为通过土耳其控制的海峡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1991年底,北方大国解体之后,黑海船厂迅速陷入困境。已经完工了80%的瓦良格号航母也停工了——工厂没有钱再继续生产下去了。1998年乌克兰方面向外公开拍卖这艘半成品,我国澳门律创公司以2000万美元竞标成功。律创公司并不是一家普通的公司,它可以说是专门为了竞标瓦良格号而生的。它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注册的全部手续,并拿到了8张博彩许可证里最难拿的机动博彩许可证。公司买下瓦良格号的目的也就是要把它改成“带博彩项目的海上酒店”。


当年瓦良格号为通过土耳其控制的海峡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当时的竞争非常激烈,东亚两个国家就志在必得该公司的总经理徐增平,原是海军退役军人。他印象最深的是,在黑海船厂谈判的那些日子里,整个人就像泡在酒缸里一样。几乎每顿饭都要陪乌方人员喝掉五六斤的二锅头。正是靠着这些,他把价格从最初的2800万美元压到了2000万美元,并且从原来什么都不送,改成了赠送总计达40吨的各类图纸,包括瓦良格号的全套设计图纸。

当年瓦良格号为通过土耳其控制的海峡付出了怎样的代价然而就在徐增平兴冲冲地带着瓦良格号准备回国时,麻烦来了。回国的路线是先从黑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地中海,再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再经印度洋、南海进入中国。没想到才走到第一关就被拦了下来。

瓦良格号的身躯在海峡里显得尤其庞大博斯普鲁斯海峡也称为土耳其海峡,它横穿伊斯坦布尔市 ,每天至少有150艘大小船只要通过这里。瓦良格刚到这里就被拦了下来,理由是:太不安全。因为此时的瓦良格号即没有动力系统也没有方向舵,一旦失控将会造成整个海峡航道的堵塞。土方称,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回船厂装上动力系统,二是将船切成两半分开来通过。

当年瓦良格号为通过土耳其控制的海峡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这两个方法在我们看来显然都是不可能的, 无奈之下,瓦良格号只得退回到黑海,并在此漂泊了五百多天。在这五百多天里,中土两国就瓦良格的通行问题展了多次协商。在土国的内部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外交部门认为,船只通过海峡进入地中海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要能保证安全即可。

没有动力的瓦良格号依靠拖船前进但海事署则坚决反对。他们认为决不能开这个先例,今天没动力的瓦良格号过去了,明天就会有更多的没动力的海洋石油平台要通过,会严重影响到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正常通行。而土军方则和起了稀泥,他们即同意海事署的意见,也同意外交部的意见,让人摸不着头脑。在这五百多天里,我国动用了几乎所有的外交手段,从游说高层,到利益交换。先是军方作出了让步,同意向土军出口卫士-1型火箭炮技术、B611战术地对地导弹等一系列技术,土军方的态度立刻就明朗了,全力支持瓦良格号的通过。土军装备的卫士-1型火箭炮,就是这个时候购买的同时我国还同意了包括每年安排200万人次的游客赴土旅游等总共20条非常苛刻的条件,只有一条双方意见发生了较大分歧。

土方要求我国开具为期两年、金额为10亿美元的保函。我国的意见是同意开具保函,但要在国内的银行开,这等于肉烂在锅里。但土方表示,不接受中国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出具的保函,必须由土国的银行来出具,这意味着我国要将10亿美元的真金白银存入土国的银行至少两年时间。双方在这个问题上互不相让,谈判一度陷入僵局。

关键时刻,希腊出来了做了和事佬。他表示愿意为我国提供担保,负责可能涉及的赔偿问题,为我国避免了10亿美元的巨额保金。对了希腊的帮助,我国也投桃报李,11艘大马力的拖船全部租用了希腊籍的。

之后,我国迅速备齐了全部安全设施,包括给瓦良格号安装上雷达、GPS、VHF、电子罗盘、发电机和消防车等,顺利的通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于2002年3月4日抵达大连,历时123天。如果从第一次启航算起,则过去了627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