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半桶水”?!他的“锦囊妙计”是瞎编的?

书接上文。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倾尽举国之力而攻夺汉中,计斩夏侯渊、北山破曹瞒,将益州之咽喉要地汉中收入掌中。同年七月,马超顺水推舟,以《立汉中王上表汉帝》一书,上谏刘备进位汉中王,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的刘备纳谏而行之,自称汉中王。与此同时,鏖战于襄樊之地的关羽也佳报频传、振奋人心,似乎诸葛亮的“天下三分之谋”已是化虚为实了。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半桶水”?!他的“锦囊妙计”是瞎编的?

(羽扇纶巾诸葛亮)

不过,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刘备集团也在劫难逃。孙权背弃盟好、暗通曹操,派遣吕蒙“白衣渡江”而偷袭关羽,关羽军兵尽粮绝、遁于麦城,终是英雄末路,关羽和关平被伏而斩首。关羽“大意失荆州”,致使诸葛亮的“天下三分之谋”毁于一旦、无可转还。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半桶水”?!他的“锦囊妙计”是瞎编的?

(关羽率军攻樊城)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汉献帝刘协禅让帝位于魏王曹丕,曹丕受禅而进、位至九五,立国曹魏、建元黄初,历时407年的大汉王朝灭亡。诸葛亮寓以典故、晓以事理、明以利害,劝刘备开国称帝、承续汉统,刘备不再推三阻四,即帝位、创蜀国,成就一方霸业。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半桶水”?!他的“锦囊妙计”是瞎编的?

(蜀先主、汉昭烈帝刘备)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御驾亲征、兴师伐吴,孙权求和不允、诸葛亮上谏不应,执意如此。江东名士陆逊以逸待劳、择机而动,以火攻之计大破蜀军,疲于奔命的刘备逃至白帝城,一时郁愤交加、积郁成疾,以至一病不起、奄奄一息。临终前,刘备托孤于诸葛亮,言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此言暗藏杀机,隐指诸葛亮的簒逆之嫌,诸葛亮深明其意,泣不成声的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半桶水”?!他的“锦囊妙计”是瞎编的?

(刘备托孤诸葛亮)

刘禅继位之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可设丞相府而理治政事。不久,诸葛亮又领益州牧,大权独揽、事必躬亲,大大小小的军事和政务皆由诸葛亮定夺。至此,我们就触及了关于诸葛亮的一大争议:诸葛亮独揽大权,究竟是意欲何为?他是运筹帷幄的军事家,非常之时而行非常之事;还是穷兵黩武的野心家,借北伐之战事而巩固权势?且先看诸葛亮施政和用兵,再作分晓。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半桶水”?!他的“锦囊妙计”是瞎编的?

(蜀国丞相诸葛亮)

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季,诸葛亮率军南征、戡乱平叛,一路凯歌高奏、连战连捷,大军直入南中。据《汉晋春秋》所撰,诸葛亮听闻孟获受人拜服,便巧施妙计、生擒孟获,亲领孟获观览蜀军的大营,孟获故作强硬的轻蔑蜀军,诸葛亮笑而言之,“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言毕,令人解开綑绳、释放孟获,孟获驻足不去、心悦诚服,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虽无《三国演义》小说里的“七擒七纵”,但诸葛亮恩威并施的手腕、志在必得的胆魄也可见一斑。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半桶水”?!他的“锦囊妙计”是瞎编的?

(孟获心悦诚服、归降蜀国)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季,诸葛亮施以“声东击西”之计,令赵云和邓芝驻军于箕谷,吸引和牵制曹魏的主力,诸葛亮亲率蜀国的大军攻夺祁山。一方面赵云和邓芝寡不敌众,计谋败露、曹军回援;另一方面马谡军违抗军令、进退失据,被曹魏大将张郃击破,蜀军痛失街亭。故此,诸葛亮不得不令军回撤、退回蜀地。第一次北伐失败。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半桶水”?!他的“锦囊妙计”是瞎编的?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同年(公元228年)冬季,诸葛亮听闻陆逊石亭破魏军、魏军东进驰援的军情,便乘虚而入、再兴北伐,兵出散关、围拢陈仓。不料陈仓城的守将郝昭坚守不出,蜀军久攻不破、兵粮不济,不得不退回汉中。第二次北伐失败。建兴七年(公元229年)春季,诸葛亮派遣陈式攻夺武都、阴平二郡,且亲率大军逼退了魏军的支援,势如破竹的夺取二郡,故此,诸葛亮官复原职,再任丞相。第三次北伐小胜。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半桶水”?!他的“锦囊妙计”是瞎编的?

(蜀国丞相诸葛亮)

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再兴兵戈、围攻祁山,司马懿败而死守、张郃中箭而殒命,蜀军旗开得胜、魏军损失惨重,眼见大捷可铸之时,督运军粮的李严办事不力,又伪作刘禅之诏,令诸葛亮回师返蜀。诸葛亮奉命而返、方知蹊跷,但战机已误、无济于事。第四次北伐失败。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半桶水”?!他的“锦囊妙计”是瞎编的?

(蜀国“托孤之臣”李严)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厚积薄发的诸葛亮与孙权密而谋之、联击曹魏,诸葛亮挥师北进、六出祁山,孙权亲率大军、再攻合肥。司马懿故技重施、固守而消耗蜀军的军粮,可不战而胜,诸葛亮邀战也好、羞辱也罢,司马懿皆一笑了之,诸葛亮竟然无可奈何。同年八月,诸葛亮忧虑深重、积劳成疾,病情恶而不止、已入膏肓,不久就病逝五丈原。诸葛亮病故,蜀军回撤,司马懿率众视察蜀军遗留的大营时,盛赞诸葛亮“天下奇才也”。第五次北伐失败。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半桶水”?!他的“锦囊妙计”是瞎编的?

(位于宝鸡市岐山县的诸葛亮庙)

仅凭诸葛亮之五次北伐的战果来看,一胜四败、劳民伤财,无怪乎一些人毁谤诸葛亮穷兵黩武、专断滥权,以致蜀国国本动摇、根基皲裂,更有甚者,认为诸葛亮借北伐之战事而集权于一身,以防刘禅及朝臣借蜀先主刘备之言——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而谋害。

以上的臆测和毁谤虽是“有理有据”,但只顾其表、不顾其实,不堪一驳也。于势、于义、于政、于军,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势在必行:一.川蜀形同囚笼,待则必死;二.蜀国以复兴汉统为要旨,若不践行则人心尽散;三.蜀国内部矛盾重重,若不外战、内必生乱。故此,诸葛亮倾其所有、呕心沥血,矢志不渝的筹备和进行着北伐,兑现了“继之以死”的誓言。

您认为诸葛亮是一个运筹帷幄的军事家,还是一位穷兵黩武的野心家呢?欢迎您留言讨论。

(本号专注于历史拾遗、人物品鉴,还望您关注和订阅,万分感谢!)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