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設「門禁」不能變成「閉門鎖校」

大学设“门禁”不能变成“闭门锁校”

大學校園的管理者應在開放與管理之間把握好度,不能搞“閉門鎖校”那一套。資料圖

南京大學鼓樓校區自1952年啟用以來,或將面臨一個巨大改變——近日起,教學區的多個出入口均安裝了交通道閘(俗稱“門禁”)。這也意味著,今後,包括該校師生在內,任何人要想進入該校園,必須要“刷卡”才行。為了“校園安全”而安裝“門禁”,南大此舉在公立高校中雖非首例,但仍在校內外引發廣泛爭議。(10月10日澎湃新聞)

現在國內很多高校都對外開放校園,允許遊客參觀。尤其是像南京大學這樣的公立大學,具有公共資源屬性,學校對外開放校園,能為當地居民增加鍛鍊之所,能為遊客增加遊玩之所,也體現了開放包容的大學精神,作為著名高校,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卻反其道而行之,推行“門禁”,這讓人感覺是一種自我封閉,是與外界隔絕,有違大學開放包容的精神。

南大鼓樓校區設置“門禁”,並沒有進行“全時段管理”,而進行的是“分時段管理”,如學校通告稱:行人門禁系統將實行分時段管理,師生員工校園卡信息均已錄入行人門禁系統。系統將於9月27日起試運行。而“師生上、下課高峰時段免刷卡通行”。

校園對外開放,前提應該是保障校園安全。而現實中,校外人士破壞校園設施,如在校園內跳廣場舞,還曾爆出有遊客在校園內涮火鍋等等,甚至還有不法分子混進校園行竊或進行其他犯罪行為。這些現象的存在,讓一些高校為了保障校園安全將校外人士拒之門外。所以,學校設置“門禁”,如果是出於保障校園安全的目的,是情有可原的。

但維護校園安全,不能搞一刀切,對外開放與保障校園安全,兩者應該並行不悖。南大實施門禁,也就不能把外來訪客完全拒之門外。對此,可以借鑑北大清華等一些高校的管理經驗,如設置參觀時間、參觀線路、限定參觀人數、對來訪人員做好登記等等。同時,學校既然承擔了部分社會功能,相關部門也有責任與義務對校園安全盡起更多責任,而為學校提供安全保障。

高校安裝“門禁”,就不能以維護校園安全之名,進行對校外人士的排斥,而要在保護好校園安全的前提下,又要讓校園充分發揮出更大的社會功能。高校是否做好對外開放,這更能體現學校管理者的管理智慧與水平,也體現著一所高校的氣度與包容程度。

需要管理者能夠在開放與管理之間把握好度,不能搞“閉門鎖校”那一套,也不能放任自流、來者不拒,讓校園安全失去保障。從而才能既維護好校園安全、校園秩序,讓高校成為所有師生共享的學校,成為進行學習與學術研究的象牙塔,又能讓校園成為全社會共享的公共資源,讓大學做大價值增量,更好體現“大學之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