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少年到中年,你还在自我救赎这个大漩涡里转圈圈吗

人间失格这本书我很后悔,没有早些看到。感觉几乎所有的事都和自己有关看完,首先心情很不好,甚至有点厌世。最后又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在每一次伤心难过,甚至对生命感到绝望的时候,我都会拿着本书,出来读一读。才会发现是那样的感同身受,原来人世间还有如此苟延残喘,让我不尽产生共鸣。

从青少年到中年,你还在自我救赎这个大漩涡里转圈圈吗

甚至感觉似乎所有的人都和我一样是这种心理,从而我又减少了一些孤独。在每一次快乐兴奋的时候看会发现,书中的人,不过是自苦而已。一切都是作茧自缚,咎由自取。所谓自弃者,天弃之,最后似乎全世界都亮了起来。曾经和很多人尝试沟通过,但基本上都是敷衍了事,可能真的有一种天生出来这种感觉的味道。我本身属于那种内心凉薄之人,但是几乎没有人能懂我,从来都是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

从青少年到中年,你还在自我救赎这个大漩涡里转圈圈吗

喜欢封闭自己的郁郁寡欢。整日微笑着,活在别人的世界,真的很痛苦,我想如果我早一些看到这本书,就能早一些得到解脱吧,毕竟我和主角太像了,如今成长了很多,但是还是习惯把很多,本是人之常情的事情,看作如同生离死别般的变革。不过有时候以一种这样的角度,一点点看尽人情散尽也挺好。前些日子,我又把这一本书重新温习了一遍,觉得更多的不再是感同身受,倒也是一种解脱。人间失格,失之淡然,得之坦然,这本书是太宰治生最后一部书。这本书也成了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作品,这本书描述的是主角从青少年到中年,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一个悲剧,不停的自我否定的过程中,同时也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我们每一个人把这个过程称之为成长,我们不断的自我放弃,自我救赎,不断否定自己,紧接着又不断的原谅自己,接受自己,就是这样的否定,这样的接受,反反复复,我们觉得自己不被理解,试着打开自己,试着靠近别人。慢慢的,我们收起自己脆弱廉价的自尊心,开始接受这个世俗的世界,慢慢的被世俗化。

从青少年到中年,你还在自我救赎这个大漩涡里转圈圈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