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廟宇文化|走進長江鎮古廟,探尋流傳至今的歷史文化

紅砂岩柱築古廟

磚瓦覆頂蔽風雨

仁化廟宇系列:

1

高崗廟

韶關廟宇文化|走進長江鎮古廟,探尋流傳至今的歷史文化

韶關廟宇文化|走進長江鎮古廟,探尋流傳至今的歷史文化

位於仁化縣長江鎮高崗寨。廟坐東南向西北,北傍功富嶺,南鄰中山公園,東靠石圳坑嶺,西向崩崗灣嶺。環境幽清,景色平和。廟佔地面積162平方米,原全青磚瓦木結構,上廳設神龕,供身穿黃龍袍“高崗福主”像,懸“四國侯王”匾,原有一廟祝。修繕後的廟,二面坡硬山頂三迭馬頭牆,雙龍戲珠剎,紅砂岩門墩,額鑲“高崗廟”匾;內紅砂岩柱,神龕供身穿黃龍袍“高崗福主”像。每年農曆“六月六”為廟會,長江等地香客雲集,恭敬“福主阿公”,演戲酬神。

韶關廟宇文化|走進長江鎮古廟,探尋流傳至今的歷史文化

2

龍母廟

韶關廟宇文化|走進長江鎮古廟,探尋流傳至今的歷史文化

韶關廟宇文化|走進長江鎮古廟,探尋流傳至今的歷史文化

又名娘娘廟,位於仁化縣長江鎮凌江曾洞村東北面山麓。廟坐東北向西南,北廟背山,南隔凌溪河遙對廟背灣,東向老廟背灣,西靠高原坑。古林豐茂,翠竹鮮明,風雅氣醇,景色絢麗。廟由曾洞村溫姓村民初建於清崇德八年(1643年),清乾隆五年(1740年)重修,歷代有封葺。據資料介紹,龍母娘娘姓溫,字普康,南海程溪人,先祖廣西騰縣人,父名元瑞,雲遊南海,娶妻梁氏,生三女;其伯父名元仁,娶妻周氏,生三龍一女,姐妹七人各分居於扶溪、曾洞、黃嶺嶂、長江、百順、汝城等地。龍母娘娘自南海經佛山、韶關、仁化、扶溪斜州、長江至曾洞,因酷愛此地幽寂山水,故建廟。娘娘每年農忙均替村民照看小孩,蟲、蛇均不敢入廟。現廟為歇山頂磚木結構,覆灰瓦,建築面積300多平方米,含石步級碼頭、牌坊、山門、香亭、正殿、廄房、妝樓、行宮。正殿紅砂岩柱木簷柱,額飾雙龍戲珠,簷懸“勒令龍母娘娘通天惠濟直封”匾,神龕供龍母娘娘三姐妹鎏金像及諸將軍木像。存“仁功浩蕩”匾、石香爐刻字、“龍飛萬里保得青天雨露,……”“慈坑垂遠蔭為霖普被縱坊,……”每年八月十二日龍母娘娘誕和“六月六”做禾齋,村民抬龍母娘娘侍衛,將軍巡田,驅蟲保豐收。每家均做餈祈福。江西、湖南等信男信女來朝。

韶關廟宇文化|走進長江鎮古廟,探尋流傳至今的歷史文化

韶關市民間文藝家協會 黃玉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