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


寒露|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


寒露·草木搖落露為霜


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是為寒露;

一到寒露,天氣漸寒,白露將凝結為霜。

在北方,最後一撥鴻雁開始列隊南遷,

更有漫山菊花盛放,白雲紅葉兩相輝映;

而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

每當此時,父母總會叮嚀:天涼,勿忘添衣!

儘管草木搖落露為霜,但有了這一聲關切,

秋深露重的寒冷季節,也變得暖意洋洋。


寒露|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

圖片|冰雪方舟-攝


寒露一到,標誌著氣候從涼爽過渡到了寒冷,可以隱約聽見冬天的腳步了。

古人善於通過一滴露珠的變化感知天地變幻,白露才剛“露凝而白”,寒露就將“凝結為霜”。

俗語說:“寒露寒露,遍地冷露。”此時的露珠寒光四射,不能再赤腳趟水或踩青,也記得護住腹部。大人們會“拐著彎兒”關切孩子道:“寒露的露水落在身上太重了,會肚子疼。”

寒露|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

圖片|花朝拾貳律-攝


儘管“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但寒露也有一顆熱烈的心,要在蕭瑟的深秋裡燃起一把火來:

看那“霜葉紅於二月花”的層林盡染;看那“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菊花盛放;看那樹梢掛著一隻只小紅燈籠似的柿子,彷彿訴說著“事事如意”。


寒露|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



寒露|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

圖片|夏曉稀-攝

圖片|張亞亞-攝

你會發現,儘管夏日的火熱歸於蕭瑟,雨季的喧鬧歸於寂靜,但天地從未陷入悲傷,劉禹錫依舊唱著《秋詞》:“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寒露|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


寒露|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

圖片|Johnlubao-攝

圖片|忍冬PHOTO-攝


不經一番寒涼,怎見人心溫暖。

不如在這薄涼的深秋裡做個溫暖的人,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寒露|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

圖片|廣西阿宇-攝


寒露 · 三候


一候 · 鴻雁來賓 | 天氣漸寒,最後一批鴻雁也大舉南遷,因已有先到者為主,故後至為賓;

寒露|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

圖片|Johnlubao-攝


二候 ·大水為蛤 | 此時雀鳥匿跡,古人見海邊突然有很多紋路相似的蚌蜊,以為是雀鳥所變;

寒露|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

圖片|煮茶聽雪-攝


三候 ·菊有黃華 | 季秋之月,菊花已普遍盛放。

寒露|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


【寒露習俗】

遙知兄弟登高處

重陽登高由來已久。由於重陽節在寒露期間,此時又十分適合登山,慢慢的寒露亦有了登高的習俗。因“高”與“糕”諧音,故登高還要吃花糕,寓意“步步高昇”

寒露|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

圖片|張亞亞-攝


面對秋風蕭瑟、草木凋零,人們難免悲愁,但寒露越往下墜,人越要往高處走,

唯有登高懷遠,感知天地廣闊,方能消解心中悲愁,從容應對生死榮枯。


寒露|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



寒露|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

圖片|木林森-攝

圖片|從頭再來-攝

霜葉紅於二月花

寒露,“霜葉紅於二月花”,多地有賞楓葉的習俗,最為著名的當屬北京香山紅葉,於森玉笏峰小亭極目遠眺,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如天邊紅霞,繚繞群山。鮮活飽滿的色彩,給這個逐漸蕭條的季節平添了許多生機。

寒露|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


寒露|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

圖片|Johnlubao-攝

柿柿如意時時安


“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紅了皮。”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會發現滿山滿坡掛滿了火紅的柿子,圓潤盈實如一隻只小紅燈籠,透著一種喜氣,在已有些蕭瑟的深秋,這一抹紅火就如暗夜深處的明燈,

為你燃起生活的希望,彷彿在說“祝你事事如意”。

寒露|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


寒露|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

圖片|_流星瞬間-攝

圖片|秋水共長天-攝



寒露宜飲菊花酒
寒露與重陽節接近,此時菊花皆已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製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寒露|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


寒露|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

圖片|藍色原石-攝圖片|來源於網絡寒露時節天高氣爽,最宜邀朋約友,登高以暢懷,玩賞完白雲紅葉,不如也藉著這個美好的日子,暢飲一杯菊花酒,掏心窩子說些心裡話,“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寒露|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

圖片|秋色秋景-攝

寒露·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


寒露,時節已深秋,露重人畏寒,

草尖上的露珠散發著懾人的寒氣,

一顆顆滾落下來,沾溼行人衣衫。

寒露除了添衣加裳,人們還鍾情登高;

從俗事紛擾的山谷登到雲氣繚繞的高處,

是一種精神的攀升,也是一次心靈的釋懷;

因為高處的開闊明朗讓你不再受情緒障目。

人只有和浩渺天地相比,才知自己的渺小,

而那日夜煩擾的萬千愁緒更變得微不足道。

登高望遠,看到悠遠的南山下金菊遍地,

雲升月落終有時,萬千愁緒也如雲煙飄散。

寒露|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



寒露|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

圖片|攝影師九天-攝

圖片|冰雪方舟-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