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专家称未来两女人即能生育,无需男性,对此你怎么看?

三叶草视界


中科院科学家成功地从两个母亲那里培育出了健康的老鼠,完全绕过了雄性。

从210个胚胎中培育出29只活老鼠,这些老鼠完全正常,活到成年并且可以正常繁殖。相比之下,只使用两只雄性遗传物质培育出的12只老鼠在出生后两天内就死亡了。

哺乳动物只能两性繁殖的原因

生物学中有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一些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可以和同一性别一起繁殖,如锤头鲨和科莫多龙,不需要父本的遗传贡献,雌性产生的卵子可以在不受精的条件下发育成完整个体。但是在哺乳动物中,必须要同时具有母本和父本的基因贡献。哺乳动物孤性生殖的一个主要障碍是一种被称为“印迹”的表观遗传学现象,基因组中有100个左右的基因,虽然在两性中都有,但只有特定来自母本或者只有来自父本时,这些基因才会表达,这些基因的表达受到表观遗传(DNA甲基化)调节。如果没有正确的男性或女性的印迹,无法产生一个活的胚胎。

科学家是如何克服“印迹”的

科学家成功地使用了从雌性体内提取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ESCs),然后在单倍体干细胞上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进行表观基因组编辑,从关键的DNA区域中移除母体印迹。本质上是对一个父母的DNA进行重新编程,不改变任何遗传序列,但是使遗传物质在其表观遗传修饰的“印迹”模式上显得更加男性化。从含有雌性父母DNA的单倍体ESCs中删除了三个印痕区域,培养出雄性单倍体胚胎干细胞(haESCs)与原始生殖细胞相似的DNA低甲基化,并将它们注射到另一只雌性老鼠的卵细胞中。而在雄性单倍体ESCs中,删除7个印记区域,但还是在出生后不久就死去。

目前还没有临床应用这种技术的前景

该研究结果表明,从技术上讲,同性繁殖的生物障碍可以被克服。作者也表示“我们感兴趣的是为什么哺乳动物只能有性繁殖”。这项研究探索了生物学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为什么在哺乳动物中,母亲和父亲的基因贡献是必要的。在理解哺乳动物只能有性繁殖的原因方面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在人类的生殖过程中,印痕也扮演着类似的角色,但涉及到不同的基因。然而,这种策略短期内在临床应用中是不可能的,因为涉及大量基因编辑,带有重大的伦理和安全问题,倒是可以考虑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单基因遗传疾病的治疗。


科学闰土


这是对人类物种存在的挑衅!

作为地球的主宰者,任何时候都是两性生殖,无论是远古的恐龙,还是海洋霸主鲸,又或当今的人类,就连高等无脊椎昆虫也无一例外。

从进化角度分析,两性生殖被打破后,人类交配求偶功能将逐渐衰竭,随之基因交流逐渐减弱,人类将朝着孤雌或孤雄进化,最后进化成雌雄同体。从种群竞争角度出发,一旦进入孤性或雌雄同体,种间竞争将空前爆发,随之人类灭亡。

玩火自焚!


生物学达人


众生皆苦,爱情是难得的甜,但这种甜强求不来,不能寄托一切希望,否则成了痛苦之缘,但终究有人幸运的拥有爱情,就让他们为人类繁衍做贡献,无爱可依想有孩子的女人找个高质量的男人借精生子也可以,同性繁殖科学既没有精神上情爱奖励,也是费力烧钱,有一步之遥的捷径非要绕几圈赤道两级,还是把钱和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上吧


人参成精


现实很难发生这样的事,人类繁衍还是需要通过男女结婚孕育后代。技术的成功,是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并不一定会被应用在人类的繁衍上。

日本曾实现双母亲基因来源的小鼠,我国则是实现双父亲、双母基因来源的小鼠,实现了小鼠的孤雌生殖,但从未有过人类实验,人类到底能不能通过这样的技术生育,仍是未知。澳大利亚专家的说法有点太夸张了。在自然界,确实有不少生物可以实现孤雌生殖,但是那种孤雌生殖和小鼠的孤雌生殖不是一回事。自然界的孤雌生殖,多数是生殖细胞发育成的单倍体;或者是对染色体进行重组形成的双倍体。

自然状态下的孤雌生殖,是为适应极端环境而进化出来的,比如科莫多巨蜥,因为多生活于荒原、荒岛等地带,为了保证物种的延续,而进化出的能力。中科院实现的小鼠孤雌生殖,其实是经过复杂的操作,获得的双倍体小鼠。不能称为真正的孤雌生殖,而是利用基因修饰的方式,敲除人造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的某些基因,逆转性别,利用卵细胞制造成人工精子,然后再和正常的卵细胞结合。

和很多药物的实验一样,在小鼠模型中可以获得成功,但是在人类实验中却多数以失败告终。孤雌生殖这样的技术也是一样的,人和小鼠毕竟是不同的两个物种。并且因为涉及基因编辑等手段,大概不会被用在人类身上,即便用在人身上,也基本只可能是针对一些特殊家庭,且会严格限制应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