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漢語不利於邏輯思維?

我想要的真誠


【原創回答】題主說的這個問題需要分開來看。現代說的邏輯指的是形式邏輯(包括現代邏輯)。

具體來看,說古代漢語的,必然不利於邏輯思維,因為古代漢語不依賴形式邏輯,更不依賴語法達意,而是主要依賴語序,依靠詞序來表達意思,因此才有“中國百樣說”。

其次,說現代漢語的,不僅不會不利於邏輯思維,而且邏輯思維已經包含在現代漢語建構之中。現代漢語是仿照西方語法語言建立起來的,只有漢字形式沒有改變(曾經有過拉丁化運動,但沒有成功。)

綜上所述,籠統說說漢語不利於。羅輯思維是不恰當的,或者說是不準確的。


元尚晨思


我不是研究語言的,只是一個英語的使用者,只能談一點個人的淺見。(事實上我還學過一年多的法語,因為沒有使用的機會,也就剩下幾句打招呼的句子。)

西方的語言,以英語為例,為什麼要設置那麼多的語法規則?這些規則起到了什麼作用?其對人的思維到底有哪些影響?

籠統地說,語法的設置是為了讓表達的意思更準確,避免誤解或歧義。

問題在於,語言在哪些地方容易產生歧義,我們對歧義的理解到了多精細的程度?

英語中有時態,語態,主動被動,單數複數,動名詞不定式等,我認為這些語法規則在中文中雖然不如英語來得明確,可是中文也可以通過附加一些詞彙來起到類似的作用,譬如“昨天”的時間副詞,可以讓我們知道某個行為是過去發生的。

不過,以時態為例,英語的時態要精細得多,英語將時間(過去,現在,將來),狀態(一般,進行,完成)等要素進行組合,因此動詞的形式就顯得遠比中文來得複雜。

以我的理解,英語語法中,名詞前的冠詞使用,對人的思維的影響非常大,冠詞a通常表示一個團體中的某一個成員,冠詞the表示特指的事物,而不用冠詞表示某個團體中的全部。

試想,一個使用英語的人在他們的日常表述中,會養成不假思索就能分辨某個名詞的確切的概念(個體,全體,特指,泛指),動作發生的時間和狀態等要素,而這些要素都已經包含著非常明顯的邏輯要素,並有將事物進行細分(分解,解析)的傾向,這對邏輯思維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我一直認為西方的語言具有強烈的人為設計的痕跡,而這些設計本身已經體現著西方人對於事物和行為方式的解析,因此邏輯思維產生於西方不是沒有原因的,西方語言本身已經具有邏輯思維的因素,而對使用者而言,又進一步培養了邏輯思維的習慣。

再舉一例,可數名詞(如蘋果)和非可數名詞(沙子)的使用,是對事物的可計量性所進行思考結果。

中文是一種自然的語言,實事求是說,中國的古人在思考事物方面是相當粗糙的,用詞概念混沌,表達雲裡霧裡,自始至終都沒有對用詞進行定義範圍的規範化意識。

有人說中文現在發現比英文打字更快,是一種二維的字符。不過這不是我們的古人的有意識的主動思考的結果,就算有這些優點也不過是瞎貓碰上死耗子。

我們的網民整天喜歡把博大精深掛在嘴邊,卻全然沒有看到我們的古人缺乏深入體味我們的用詞,句式在描述事物中應有的精細程度。

用詞,句式的精確,體現了思維的精確。

中文相比英語的粗糙,本身就是缺乏深度思考的體現,又讓使用者繼續保持著思維粗糙,缺乏邏輯思考的壞習慣。

中文的博在哪裡?大在哪裡?精在哪裡?深又在哪裡?


我是誰誰是我誰是誰2


寫此篇答問,純屬娛樂,不希望藉此樹敵,我以一個理科生答此問,沒有對誰有敵意。

漢語不利於邏輯思維,我以為主要的原因,不但是其學科的區別和不同,更有中國歷史上的原因。

先說學科上的區別。

漢語涉及邏輯思維的部分,主要體現在語法和文章的章法

其語法部分,中國古代是沒有這一說法,古代提倡的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能吟。”,說白了,學習漢語是靠大量閱讀的,我就納悶了,這樣被培養出來的國人,怎麼就對多做數學題,有反感情緒?還是重文輕理作怪。

古代人學語法,是靠多讀,而不是理性的研究,多讀中的語法規律,從而產生語法,顯然,沒有理性邏輯思維的國度,就是這樣的浪費精力。


只是五四運動後,以北大王力教授為代表的語言學家們,用邏輯思維的理性思考,在總結中國語言表達的經驗後,產生我們現在說的語法。就是這樣產生的語法,也是在今天學生學語文考語文的現實中,還不被重視。

這樣的漢語學習,能有利於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嗎?

再說說語文作文的章法。


原來記得,矛盾在寫【子夜】的時候,先羅列好寫作提綱,並對其寫作提綱反覆斟酌推敲,從生活邏輯和思維邏輯角度,加以更正修改,最終完成這篇名文。

還有流傳千古的賈島的“推敲”故事。

可是,這些有利於邏輯思維的文章章法,卻被鋪天蓋地的信手拈來,下筆千言,全是順其自然的文章章法而掩蓋。

說到底,漢語的學習,是以對邏輯思維相牴觸的態度來對待的。這樣的漢語,讓它對邏輯思維有用,豈不是做夢?

最後談談中國的歷史,談談歷史上的理性。

先拿與漢語類似的繪畫說說。

國畫強調的是意象,是留白的想象,不過,說實話,能這樣欣賞國畫的,不是普通老百姓,大眾是需要被解讀,才能明白國畫的意思的。

再看油畫,秉承理性邏輯思維的油畫大師們,大多是寫實,即便是現代的抽象畫,那也是利用理性思維被創造出來的。

其實,我一直說的不是邏輯思維,當然是理性,因為邏輯思維是理性之下,自然而然的要求。

正逢世界科技大潮風起雲湧之際,想高考語文180分的“國學”們,還是消停點吧!

還是要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優等生數學


中國人的思維模式以形象思維為主,而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往往注重邏輯。這種思維反映在語言上,就出現了非常有趣的現象。

首先看看德語。德國人以思維邏輯嚴謹,刻板而著稱;再看看德語的框架結構,各種性、數、格、變格、變位一應俱全;無論其它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往往動詞在句尾出現。(完成時)

漢語就不一樣了。由於中國人注重形象思維,漢語句子裡面結構鬆散,意思表達不嚴謹,模稜兩可的例子隨處可見。 比如,“此處不可小便”和“小處不可隨便”就有天壤之別。

漢語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望文生義”,而且還可以按照這個造詞法硬生生造出大量的漢字,而且還不會留下造字的痕跡。

比如表示化學元素的漢字,Er(Erbium)=釒+耳→鉺;

Nd(Neodymium,)=釒+女→釹;Eu(Europium)=釒+有→銪;Ka(Kalium)=釒+甲→鉀;Na(Natrium)=釒+內→鈉;等等。

還有可以望文生義的化學元素,比如: 溴:味道臭;氯:顏色綠 ;氫:重量輕 ;氮:“淡”取沖淡空氣之意 ;磷:發磷光或磷火 ;氧:“養”取支持生命之意 ;鉑:白色的金,等等。

這些都是近兩百年出現的漢字,但是卻絲毫也看不出生造的特點,這就是中國人思維缺乏邏輯性的結果——只注重外表(形象),而不考慮是否有因果關係。

當然,還有許多著名的例子,比如體育比賽解說詞: 中國隊大敗日本隊;這句話竟然和“中國隊大勝日本隊”一個意思。而西方語言比如英語,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如英語可以用被動語態來表達,不至於產生疑義:

Team China defeated team Japan.

中國隊大敗日本隊。

Or: Team Japan was defeated by Team China.

日本隊被中國隊打敗了。

兩千多年前,孔子創造出一套“春秋筆法”,《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惡而勸善,非賢人誰能修之?

比如: 殺、弒、誅,這三個漢字各有深層含義。殺指無罪而殺,弒指以下犯上,誅則指有罪、有理而殺。

要說這些字之間有什麼內在的邏輯嗎?沒有。因為這些都是中國人形象思維,約定俗成的結果。


閒看秋風999



為什麼有人說漢語不利於邏輯思維? 那首先要反問了——誰這麼說的?怎麼說的?有什麼證據?

現在有些事情很搞怪,總有人弄些莫名其妙的問題混淆視聽,其實往往都似是而非,禁不住推敲,甚至狗屁不通。

我不是因為有人說了漢語的壞話而憤憤不平——這個問題本身就十分之“小兒科”——世界上所有語言,不管現存的,還是已經死亡了的,首先一個前提,就是不可能不符合“邏輯”。幾年前,德國一個權威機構統計過,現在世界上有5561種語言。其中約一半左右有對應的文字。在這些語言中,誰能舉出哪種語言不講“邏輯”,或不利於“邏輯”思維呢?恐怕誰也說不出。

前面這段話裡,我把邏輯二字加了引號。為什麼?因為有人就是把西方的形式邏輯作為了判斷是非對錯的唯一標準。在很多民族、國家裡,沒有發明或者引進形式邏輯。但是,不能說他們的語言,包括歷史上的語言,就不講“邏輯”,就不利於“邏輯”思維。這是因為——

第一,西方的邏輯思維,或者說亞里士多德創立的形式邏輯,是植根於語言的——語言是母體,邏輯學是對語言規律的總結。就是說,語言是第一性的,邏輯學是第二性的。沒有人類的語言,比如在猴子那裡,在其他牲畜那裡,整不出任何的邏輯學來。

第二,任何語言,都是表達人類思維的一種方式,它產生之後,自發地就要符合“邏輯”——一個負責放哨的原始人,看到猛獸正要偷襲夥伴,這個時候,他如果告訴大家“今天天氣真好”,或者說“現在毫無危險”,再或者說一個主賓不搭配的句子,即便人群躲過了這場災難,估計人們不把這個人打死,也至少要暴揍一頓——語言就是在這種生死存亡的經歷中積累和成熟的——成熟的標誌,就是必須符合“邏輯”,不管這個邏輯叫不叫形式邏輯,這是人類任何一種語言產生和發展的內在要求。

現在,科學家們對於人類語言產生於何時,以及其產生的具體過程,還沒有給出詳實的解釋。但是有兩點是確定的——語言一定是因為人類有交流的迫切需求而產生的;而且,正是因為有了語言,才成就了人類的進化——這叫“第二信號系統”。以色列怪才赫拉利,稱此為“智人”的“八卦”能力。這種能力,從一開始,就一定是秉承著“定主狀謂賓補”這樣的語序展開的,儘管一開始並不完善;而且,一定是從具體到概括,一步步完善的——科學家們發現,在澳洲的土著人那裡,每棵樹都有自己的名稱,反而沒有樹林、森林的概念和表達——從具體到一般,這符合人類的思維進化過程,也符合人類的語言進化過程。這個過程中,就包含著語言邏輯的生成——還是那句話,沒有語言,就沒有邏輯;當然,沒有邏輯,也沒有人類語言——雖然有語言第一性,邏輯第二性的區分,但二者又是不可分的。所以,說任何一種語言不利於邏輯思維,如果不是過份無知,就是……還是不下這個斷語了吧。

咱們再換個角度討論,是不是沒發明形式邏輯的民族、國家,那裡的語言就不適合邏輯思維呢? 也不是。能發明形式邏輯的固然好。其實西方,也就古希臘發明了,其他的也沒有。😊

相關的知識必須要說。我的一個老師叫馬玉珂,是一生研究邏輯學的著名學者。他有兩段話很重要——

“邏輯學的對象是思維,它既不研究自然界,也不研究社會。過去在很長一段時期裡,它從屬於哲學,被當作是哲學的一部分。但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邏輯學從哲學中逐漸分化出來,具有自已獨立存在的地位和自己獨特的研究對象。邏輯學是關於以推理、論證有效性為核心的思維形式和思維規律的科學。” “在世界邏輯史上有三大流派:中國名辯邏輯、印度因明邏輯和西方邏輯。這三大流派在不同歷史時期都獨樹一幟,自成體系,各有其不朽的歷史價值,具有同等重要的歷史意義。但是它們所研究的卻都是人類所共有的邏輯思維。”
關於中國的邏輯學說,開始的很早——是從名實關係開始的。春秋時期,孔子主張“正名”。老子主張“無名”。到戰國初期,墨子提出“取實予名”。至戰國中葉,名辯之爭激烈,出現了惠施、公孫龍等為代表的“堅白同異之辯”的“名家諸流”,對名實關係做了詳細論述。後期的墨家在總結自然科學和批判吸收各派學說的基礎上,提出了“以名舉實”的原則,對於辯說的任務,原則和方法都有精密的研究。荀子則把名辯的基本問題具體歸結為“名、辭、辯說”三方面。此時的學者,已經建立起中國古代的邏輯學。 以後的歷個朝代,都有出色的邏輯思想。

關於印度的“因明邏輯”,其實很有意思。古印度的“因明”,音譯酰都費陀,由佛學創立,是一種思考方法,也是辯論的方法,還被看作是探索真理的工具。印度的耆那教與印度教都受到它的影響。 漢代,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因明邏輯也傳入中國。但真正被髮揚光大,是在玄奘取經的時候。據稱,玄奘法師在印度那爛陀寺研修時,曾以因明方法,多次辯敗各地來的論者,威名傳遍天竺。他回國後,翻譯了《因明入正》一書,促進了因明邏輯與中國邏輯的融合。

馬玉珂老師說的很好,三大邏輯各有千秋。現在的我們,融會貫通就好了,不必厚此薄彼,或者厚彼薄此——既然是人類思維科學化的概括和總結,相得益彰才是康莊大道。但任何時候,都別忘了,現實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語言也必然是豐富多彩的。邏輯不是為了剪裁和限制語言,它只能為語言發展助力,僅僅是一個工具而已——對任何語言都是如此,對世界上五分之一還多的人使用的,而且影響力越來越大的漢語,也是如此。

最後要說的是,對於社會上的一些說法,千萬別輕易相信,人云亦云,以訛傳訛——靠譜的不是沒有,但博人眼球、聳人聽聞、意圖叵測的也不是沒有——本題目這個就算一個。


一老沈一



大掌櫃237


漢字的基本字形在兩千多年以前就已經確定了,雖然經過了兩次簡化,但從根本上講,幾乎沒有大的改變。

由於作為全世界農耕文明的典範,中華文明歷經幾千年的傳承,而作為文化載體的漢字確實功不可沒。

由於幾千多年以來,作為漢字個體的概念內涵與外延,一直都在發生著變化,因此,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社會階層,同樣是一個漢字,就會有很多的不同的理解。

而且近代的白話文運動,使得漢語的表達,從傳統的書面化,演變為口語化,確實使的漢語的表達出現了更多的歧義,更多的差異,缺乏邏輯性,不利於有效溝通和正確表達。


瀋陽楊藝


這是誰說的?我真是漲姿勢了。的確,中國的哲學家們沒有用過三段論這樣的形式邏輯利器,也沒有形成邏輯學這門科學,但是,這並不能表明說漢語的中國人沒有邏輯思維或邏輯思維很弱。相反,中國的哲學家們早就擁有強大的邏輯思維。只不過,中國的哲學家們所運用的不是西方的形式邏輯,而是中國人最善於運用的形象邏輯。什麼是形式邏輯?形式邏輯又叫普通邏輯,它是一種思維的工具。以最著名的三段論為例,三段論有三個部分:大前提,小前提,結論。比如——大前提:三個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小前提:三角形ABC是三邊相等的三角形;結論:三角形ABC是等邊三角形。關於三段論這個知識,大家儘可用搜索引擎查一下。而中國古代哲學家講道理的時候,往往願意利用寓言,用形象的方法來講抽象的道理,所謂“小故事,大道理”,在中國是自古有之的。先秦時期,楚王把兵權都交給了大臣昭奚恤,於是北方各國就都有些害怕昭奚恤。楚王於是問大臣,北方諸國為什麼怕昭奚恤呢?大臣江一就給楚王講了一個狐假虎威的故事,並告訴楚王,你把一國的軍權都交給了昭奚恤,北方諸國當然害怕他。事實上北方諸國怕的不是昭奚恤本人,而是大王的軍隊呀。這就是江一思考問題的方法,雖然江一不是哲學家,但他所運用的思維方式,就是一種邏輯思維方式,只不過,一者,產生了邏輯學的西方學者沒有為這種邏輯方式命名,二者,中國古代沒有邏輯學這門科學,所以,有些人認為說漢語的中國人不擅長邏輯思維。當然,這種理解是片面的。

戰國時期的哲學家莊子為了向自己的學生說明亂世中普通人的處世之道,就為他的學生們講了一個寓言:一棵大樹長在路邊,建築房屋的人不砍它做棟樑,樵夫不砍它做燒柴,這是為什麼呢?經過詢問,建屋的人說,這種樹含水量大,木質又輕,很容易腐爛,不適合做棟樑;樵夫說,這種不易燃燒,點燃後煙又很大,放出的熱量少,不適合做燒柴。這棵大樹因為沒有什麼用處,得以保住性命。這就是無用之用。莊子通過這個寓言告訴他的學生們應怎樣處於亂世之中。你看,這不是很好很形象的邏輯嗎?有人稱之為形象邏輯,我覺得甚是妥當啊。

說中國人因為說漢語,因而不擅長邏輯思維,這種理解從哪裡來,我不得而知,但肯定是不正確的。古代先賢的哲學作品就是這種說法的一個很好的反例。


松濤盛語


我們先討論什麼是語言,語言是先於文字產生的。他是人們通過聲音相互傳遞信息的一種手段。而相互傳遞的聲音裡包含著,通訊信息與通信協議。我們可以舉個例子:老子是人。人都是有智慧的。老子是有智慧的。這樣我們按照布爾的方法,可以把他寫成數學公式;老子and人。人and智慧。then老子and智慧。這個例子說明所有的語言都能轉化為數學公式都是邏輯的,/當然不扯轉換過程中丟失信息這些,因為太寫全太麻煩/。不邏輯只能是人。我們和英文的主要區別是詞少,我感覺有學問的人,應該吧專業的詞彙用漢語書寫並發表。這樣可以豐富我們語言拓展我們知識。語言是動態的發展的。其實並不是你離著邏輯太遠,是你離著知識太遠。


灌木叢裡的蜈蚣


說“漢語不利於邏輯性”肯定是過於嚴重了。漢語的語法結構確實比英語在邏輯嚴謹性上略有欠缺,但還沒有那麼嚴重。

這裡有兩個要點,第一,嚴謹的邏輯其實是不可能僅通過自然語言實現的,都必須藉助符號化的形式邏輯。任何一個國家的人,包括英語,甚至是比英語更出名的以邏輯性見長的拉丁語,都無法“自然的”擁有絕對嚴謹的邏輯性,而必須通過數學和邏輯學的訓練才可以完成。比如我們看一篇數學論文,不論是英文還是中文的,都必然引進大量符號化的表述。

第二,現代漢語其實是相當“西化”的,白話文的表達方式借鑑了大量西方語言的語法特點,所以本質上說,二者並不存在根本性的區別。

毋庸諱言,漢語的傳統語法是在嚴謹性上有欠缺的,很多人一聽就會立刻激動的反駁說中文博大精深云云… 並舉出若干例子。很遺憾,這種爭辯往往恰恰在佐證“不利於邏輯性”的論斷。欠缺邏輯性和博大精深完全不矛盾,而舉的例子又往往正是在體現中文二義性的普遍存在。

比如一個段子:

20歲,他愛上一個人(fell in love)

30歲,他愛上一個人(to get laid)

40歲,他愛上一個人(missed his ex)

50歲,他愛上一個人(to be alone)

這就叫博大精深,也叫不嚴謹(你要噴的,則叫狡辯)

實際上真正“邏輯嚴謹”的語言是數理邏輯的符號系統。嚴謹就意味著沒有二義性,也就不可能有“言外之意”和“想象空間”。各位,那真沒有任何美感可言,就是嚴謹而已。

中文語法的欠缺主要是修飾次序單一,在順序羅列的詞語中難以明確每個詞的修飾對象。注意這不是一個文科問題,是一個純理科問題,是人工智能領域研究自然語言處理裡的經典問題。

比如王菲當年一句歌詞

“愛上一個天使的缺點”

就有8種不同的含義!其中3種屬於原生表達,也就是說沒有合適的替代表達。不依賴上下文就無從精準理解。

英語等語言對此有兩個解決方案,一是“of”和分詞結構提供了一個高優先級反向修飾的選項,二是從句,這個功能很強大,可以打斷整句,精準插播複雜的修飾以後返回原來的上下文。

其實現代漢語裡有時也會有從句,這就是從英語裡借鑑的,但因為不是傳統的習慣,所以讀起來常常覺得有“翻譯腔”。

當然之前說過,所有自然語言都不是絕對嚴謹的,英語裡也有一些“二義性”導致的“博大精深”,比如這個送給各位噴友:

Your left brain is nothing right,

and your right brain has nothing lef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