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叫什麼好165
因為現在不是月光族,而是月欠族了。
一,不缺錢,但缺自控力
那些真正透支消費的人,恰恰不是因為缺錢花,而是為了那虛無縹緲的虛榮心,而讓自己無法自控。
年輕群體在成人社會的門口極目遠望,物質慾望像野草一樣瘋長,但本身還不具備與之匹配的賺錢能力,正所謂“想得太多,賺得太少”
各種毒雞湯在網絡上廣為流傳:“你捨不得買那些漂亮、好看、具有品質感的東西,是因為潛意識認為自己配不上它們。
整個社交大環境,都毫不例外地在助推消費熱潮,都在刺激消費。他們肆無忌憚地將消費與身份、階級、品味、智商等等聯繫在一起,極力推廣“消費至上主義”。
在經濟消費能力之外,許多人為了過上所謂的更好的生活,貸款買蘋果,買單反,買奢侈品,而年輕群體很多時候就成了目前這種“刺激消費”下的受害者。
二,網絡借貸
各種網絡借貸讓現在的年輕人買買買的更爽快了
用現在的話說,彷彿一個個家裡都有礦。
有的人家裡真的有礦,但也有的人只不過是打腫臉充胖子,用上花唄等信用額度,透支消費。
金融搜索平臺融360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許多年輕人會選擇花唄、分期樂等眾多平臺借貸,用於消費。
53%的大學生選擇貸款是由於購物需要,主要購買化妝品、衣服、電子產品等,多屬於能力範圍之外的超前消費。
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一到花唄、信用卡等還款日就開始難過。
看著還款信息裡的金額難以置信,感覺自己也沒怎麼花,怎麼一下子就欠了這麼多?
七算八算,猛然驚覺,自己的花銷早就超過了收入,開始焦頭爛額。
月欠族”的花錢做派看似“瀟灑”,其實隱含著小型的債務危機,處理不好就會演變為人生危機,諸多大學生因校園貸而發生的悲劇早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從個體來看,大手大腳、借貸消費極容易“啃老”,導致與父輩、家人產生爭執,既不利於個人事業的發展,也不利於今後家庭生活的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