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臨終四言,用盡一生,終成一悟!

曾國藩臨終四言,用盡一生,終成一悟!

《清史稿-曾國藩傳》說:“國藩事功大於學問,善以禮運。”他一生勤奮讀書,推崇儒家學說,講求經世致用的實用主義,成為孔子、孟子、朱熹之後再度復興儒學的“大師”,事業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曾國藩臨終四言,用盡一生,終成一悟!

一、習勞,則神欽

習勞,“習”是練習,“勞”是勞動。習勞即可理解為勤勞,則是求一切進步的法門,是做人做事業的基礎。在曾國藩看來,無論是治家還是治軍,都離不開“勤”,而事業有成應具備勤這一德行。

曾國藩認為一人勤可以成事,一家勤可以興家,一國勤強盛有所依,勤不僅是人具備的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態度,更是一個人走向成功所必須具備的要素。因為擁有勤這一德行準則的人不僅容易增長智慧和才識,更容易培養出堅忍的品格。

二、求仁,則人悅

一般的人生下來,都得到天地之理以成心性,得天地之氣以成形體,我和民間萬物根本是同出一源的。如果只知道謀求私利,而對百姓不知道寬仁,對萬物不知道愛護,這是和同出一源道理相違背的。至於高官厚祿,高居在百姓之上,就有拯救百姓於水火、飢餓之中的責任。

三、慎獨,則心安

“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這是曾國藩對“慎獨則心安”的註解,也是他一生堅守的法則。每讀於此,便覺神清氣爽、豪情萬丈,不因職位低微而憂愁、只為品行不端而汗顏。不禁喟嘆:慎獨則心安耳!

四、主敬,則身強

“敬”是一種精神約束和追求。曾公自己也說即使年老多病,但是一碰到重要的祭祀或者重大戰事,人精神就特別好,所以就知道“敬”能夠強身。“主敬則身強”直白點解釋:注重內心的精神追求和約束,良好的精神狀態能夠強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