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亏一亿还能转型成功 不惜关闭亏损店铺 百盛把电商斩落马下

由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创立于1987年的百货连锁商场——百盛百货,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时尚百货集团之一。

纵观百盛百货近十年业绩报告,2011年可谓是其巅峰之年。根据wind数据显示,百盛百货在2011年营业利润达到14.92亿元,净利润达到11.23亿元。这一年,京东商城还处在C轮融资阶段,各类团购网站肆意兴起;也就是在这一年,马云的"双十一"促销大战创下52亿销售额佳绩。

半年亏一亿还能转型成功 不惜关闭亏损店铺 百盛把电商斩落马下

在当年网购还没有遍布国内的时候,百盛凭借着自己强大的实体店铺营销能力,迅速在国内站稳脚跟。不过好景不长随着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火热之后,百盛也迎来了自己的低谷。

辉煌过后开始步入低谷

百盛百货是从2012年开始走上了下坡路,昔日辉煌不再。2012-2015年间,百盛关闭了位于上海、贵阳、石家庄、济南、天津等地的10家门店;2016年全年,百盛一口气关掉了6家店(重庆百盛百货大坪店、西安百盛东大街店、重庆万象城百盛百货、南昌百盛恒荗店、北京百盛太阳宫店、合肥新地百盛天鹅湖店)。

半年亏一亿还能转型成功 不惜关闭亏损店铺 百盛把电商斩落马下

2017年,公开资料显示,百盛百货至少关闭了5家店。当然,百盛百货给出的关店主要原因是出于百盛集团的战略规划调整以及调整业绩欠佳的门店。而其背后更深层次原因是受电商冲击,整个百货业萎靡不振。

百盛没有坐以待毙

在经历了几年的低谷期之后,百盛决定全面转型,2012年开始,百盛对经营不佳的门店进行改造,对不能适应新零售环境的北京百盛常营店宣布关闭,如今在全国31城已经调整为46家门店。2015年8月,百盛商业集团跨界与全球拥有最多品牌的零售集团—韩国衣恋集团合作组建合资公司,联手在中国市场打造具有独特概念的大型百货购物中心。2016年1月,在上海推出百盛优客城市广场,百盛和衣恋的持股分别为49%和51%。

半年亏一亿还能转型成功 不惜关闭亏损店铺 百盛把电商斩落马下

百盛负责商场运营管理,衣恋负责招商。百盛优客城市广场设定了几大主题,一是引入众多韩国的快时尚品牌,二是定位为城市奥特莱斯,引入折扣店、特卖店以及自有品牌折扣集合店。2016年前六个月,百盛优客城市广场的销售额相比转型前提升一倍以上。接下来,百盛锁定南昌市场开出第二家百盛优客城市广场,延续上海优客的风格。

不仅变阵还成功突围

相较于购物中心,百货离消费者的距离更近,拥有更加庞大和精细的数据沉淀。集中收银模式使得百货公司能够获得深入品类的商户销售数据。同时,由于百货公司能够联动全场商户,为会员提供实在的消费福利,往往能够保持更高的会员活跃度。随着Wifi、智能终端、ibeacon等数据获取及分析技术的成熟,运营者将有机会获得集用户信息、线上线下行为轨迹、场内外消费数据为一体的精准数据库。

半年亏一亿还能转型成功 不惜关闭亏损店铺 百盛把电商斩落马下

一方面,能够降运营低成本实现精准营销;另一方面,精细的消费记录能够为运营者,提供以审美为基础的社群细分依据。基于价值观的情感交互将会进一步绑定社群成员之间的关系,使其更为紧密。运营者则将有机会为其匹配更加多元的商业服务,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打造多元化零售业态

刚刚过去的2017年,被认为是"新零售元年","新零售"的兴起给中国整体零售业带来了严峻挑战,但也蕴藏着大量机遇。 凭借对于消费者的洞察力,百盛在过往数年推出一系列新零售业态,迎合消费者的万变需求。2017年全年同店销售增长1.3%,由2016年下跌6.7%扭转回升。

半年亏一亿还能转型成功 不惜关闭亏损店铺 百盛把电商斩落马下

随着中国消费者愈加重视健康与生活方式,自2015年以来百盛一直在发展餐饮业务,为当地消费者提供丰富的餐饮产品。例如,开设于上海新天地的"Hogan Bakery"哈肯铺面包旗舰烘培坊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已发展成千禧一代和年轻家庭口耳相传的优质品牌。2017年,集团在上海黄金地段相继开设了4家哈肯铺,以及一家中央厨房,以加快连锁店的未来扩张计划。

2018年,未知的商业环境使百货行业不进则退。对百盛而言,如何持续创新并服务好自己的顾客将会是最重要的挑战。它的明天能否高歌猛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