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发源地:南阳月季公园里的七夕元素,留住那抹文化乡愁

牛郎织女发源地:南阳月季公园里的七夕元素,留住那抹文化乡愁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七夕佳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不过,你可知道,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其节日传统里不仅有忠贞不渝的爱情,还有穿针乞巧等传统习俗呢?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南阳市城管局秉承“文化融入城市”理念,在南阳月季公园内修建了乞巧亭、朱颜亭、七夕石刻等,以此唤醒传统文化回归和七夕里的那抹乡愁。

乞巧亭就在南阳月季公园北侧,穿过一片叠翠重影,走上高低起伏的绿道,便可看见高处矗立的乞巧亭,飞檐翘角、玲珑秀丽,一副“花好月圆乞巧得巧 气清天朗求真获真”的楹联,尽道乞巧节内涵。就在乞巧亭南侧,一块别致有型的石刻为乞巧节作了进一步阐释:“七夕节又名乞巧节,花好月圆时节,乞巧者可如愿心灵手巧;气清天朗之日,追求真情者能获真情谊。”于一片绿意盎然中,在阵阵虫唱鸟鸣里,乞巧亭、楹联石刻,让人重温了传统文化并感受到了七夕节的诗意美好。

牛郎织女发源地:南阳月季公园里的七夕元素,留住那抹文化乡愁

朱颜亭在南阳月季公园小湖南,坐拥北侧数千米的荷花池,亭上联语:“碧水为镜似玉丽华秀本色 飞燕作媒如花汉女娇朱颜。”让人顿时想到李白《南都行》中“丽华秀女色,汉女娇朱颜” 的诗句,也将周边环境恰如其分地囊括其中:湖如镜,花衬人,洁如莲。与朱颜亭隔着荷花池遥遥相望的,是同声亭,“徘徊锦湖谁吟忧烦《四愁诗》?徜徉花海共唱美满《同声歌》”,张衡的《同声歌》和《四愁诗》,均以美人作喻,此亭引之,既有纪念先贤之意,又有祝愿人们喜结良缘、与意中人牵手成功之寓。

牛郎织女发源地:南阳月季公园里的七夕元素,留住那抹文化乡愁

穿公园,赏三亭,花木繁茂、流水轻和,一池叶碧荷香,处处月季花开,在一幅环环相扣的精美生态画卷中,七夕文化元素深蕴其中。月季是南阳市花,传说光武帝刘秀当年躲避王莽追杀时,曾在月季花丛中躲过一劫。称帝后,他感念月季仙子的救命之恩,尊月季仙子为“花中皇后”,并成为幸福、美好、和平、爱情和友谊的象征。于南阳月季公园内注入七夕元素,让传统文化重回人们视野并更多地走进人们生活,也就留住了更多人的文化记忆和更多人的文化乡愁,这无疑是坚定文化自信、凝聚中华文化力量的有力表现。

“传统节日是乡愁的一个重要载体,代表了国人精神家园中最温馨的部分,而且我觉得,七夕节作为中国情人节,它的文化内涵更贴近中国人的爱情心理,何况南阳还是牛郎织女故事的起源地呢。”经常到南阳月季公园拍照游玩的市民王瑞说,“我觉得每个人都应当了解优秀文化传统,都应具有继承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意识,月季公园不仅景美,而且除了七夕文化,其他的文化元素也很多,让市民玩中有学、寓教于游,感觉非常好!

牛郎织女发源地:南阳月季公园里的七夕元素,留住那抹文化乡愁

牛郎织女发源地:南阳月季公园里的七夕元素,留住那抹文化乡愁

牛郎织女发源地:南阳月季公园里的七夕元素,留住那抹文化乡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