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再遗祸根,一半杀人鲸种群或就此覆灭,终将祸及人类自己!


人类再遗祸根,一半杀人鲸种群或就此覆灭,终将祸及人类自己!


每次吃一种叫软浆叶的菜时,总觉得有一股异样的味道,类似于六六粉。由于六六粉早已被禁用,就一直想当然地认为,软浆叶里可能残留有以前大量使用时农药的味道。当然这只是一种错觉,六六粉不可能通过软浆叶的种子残留那么多年。但是,人类造下的另一种罪孽,一种已被禁用的毒素,却可能已经在一种海洋哺乳动物体内富集,并通过母体传给了下一代,很可能造成这种哺乳动物的一半死亡。

这种动物就是虎鲸,也叫杀人鲸;这种毒素叫多氯联苯,简称PCB。

多氯联苯对水没有好感,却对有机溶剂和脂肪青睐有加,因而广泛用于绝缘液体及涂料等。但多氯联苯容易聚集在动物的脂肪组织里,影响神经、生殖、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属于一种致癌物质。全世界已经生产和使用的多氯联苯已远远超过100万吨,70%到80%排入了环境里,其中有三分之一进入了人类环境。2001年,斯德哥尔摩公约禁止了多氯联苯的使用。


人类再遗祸根,一半杀人鲸种群或就此覆灭,终将祸及人类自己!


然而,祸根已经埋下。多氯联苯进入海洋后,被食物链底端的浮游生物吸收,然后被鲱鱼及其它小鱼虾吃掉,之后进入了大鱼的肚子里。在这条食物链中,其它物质都被消耗了,多氯联苯却沉积下来,越来越集中到大型鱼类的身体里。最倒霉的就是那些以海豹和其它动物为食的杀人鲸,因为这些被猎食的动物本身就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并受到多氯联苯的严重污染。

丹麦奥胡斯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让-皮埃尔·德斯福格斯领导一个团队对杀人鲸被多氯联苯毒素污染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他们采集了杀人鲸的脂肪样本,开发出一个计算机模型,估算世界各地杀人鲸被多氯联苯污染的情况,预测多氯联苯通过胎盘、母乳和猎物传递给小虎鲸的含量,并与已经建立的多氯联苯伤害情况进行了比较。


人类再遗祸根,一半杀人鲸种群或就此覆灭,终将祸及人类自己!


结果表明,杀人鲸在工业化地区受到多氯联苯污染的情况最为严重,生活在英国、巴西、夏威夷、日本海岸及直布罗陀海峡附近的海洋动物,甚至可能因多氯联苯的污染而面临种群覆灭的危险。研究人员发现,像杀人鲸这种寿命长达50到80岁的长寿物种,在生存期间只能非常缓慢地代谢多氯联苯,其影响可能长达一个世纪。研究人员估计,世界上大约一半的杀人鲸种群,数量已经停止增长,并将在未来几十年内萎缩,甚至彻底崩溃消失。

多氯联苯只是人类生产的一种有毒化学物质,杀人鲸也只是一种远离人类的哺乳动物。我们生产的有毒化学物质还有多少,流入环境的又有多少,还有其它哺乳动物受到伤害吗?那些远离我们的哺乳动物都受到如此大的伤害,我们这个经常使用这些毒素的哺乳动物种群受到的伤害还会小吗?只是我们人类的总体数量极为庞大,才掩盖了这些影响和伤害。这项研究提醒我们,人类埋下的祸根,伤害的或许远远不止那些远离我们的哺乳动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