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口谕怎样保证传达无误呢?答案很简单却让现代人自愧不如

古代皇帝说话叫“金口玉言”,但皇帝也有常人日常生活的方式,并非每一句话都称“金口玉言”。但口谕则不同,称“口谕”一定是有“指导性”、指示性”和“命令式”的作用,不能更改或变相更改,况且口谕都是有明确文书(档案)记载的,假传口谕如同假传圣旨一样加罪,所以能保证皇帝的口谕传达无误。


古代皇帝口谕怎样保证传达无误呢?答案很简单却让现代人自愧不如


诏令是以皇帝名义发布的公文的统称。民间则一般称为"圣旨"。大体上可分两大类:一是发布重大制度、典礼、封赏的文书;二是日常政务活动的文书。概括起来有制、诏、诰、敕、旨、册、谕、令、檄等。


古代皇帝口谕怎样保证传达无误呢?答案很简单却让现代人自愧不如


口谕又分为面谕和传奉口谕,面谕太监大臣传达圣旨是有皇帝在场的,这个就不可能出错了,毕竟谁敢啊,古装剧中那可是要满门抄斩的。传奉口谕大臣或者太监转达。大家好奇的不就是这一种,毕竟手谕至少还有个凭据,那么口谕怎么办呢?没有凭证?其实,这两者是差不多的,口谕虽然是皇帝口头说的,但最终还是要写成书面的形式进行归档,只不过这个工作是由古代皇帝身边的记录者来监督的。


古代皇帝口谕怎样保证传达无误呢?答案很简单却让现代人自愧不如


另外,口谕的影响力有限,所说的内容多数都是一些日常小事,即便造假也毫无意义。有一个特殊例子,康熙临终时,已经无法亲笔书写遗诏,便口谕传位给雍正,由隆科多转述。由于这关系到皇位,是天大的事,所以引起了人们的普遍猜测,到现在仍是历史的谜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