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西北軍的軍事實力

抗戰時期西北軍的軍事實力

國軍

西北軍在當時各派武裝中以裝備差,但訓練艱苦而著稱。但這只是一般而言,其內部情況差異極大。抗戰全面爆發時,最早與日軍接戰的29軍屬於西北軍系統。該部在1933年長城抗戰時,全軍只有野炮、山炮10餘門,重機槍不過百挺,輕機槍每連僅有兩挺,步槍多為漢陽造和晉造仿三八式步槍,裝備的確很差。但其後幾年,29軍移駐平津地區後,收編了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包括馮玉祥裝備最好的手槍旅,獲得了5、6萬枝槍,還有原東北軍湯玉麟部的三十多門山炮,實力大增。駐紮平津期間,29軍用徵來的賦稅,購買了1萬枝捷克VZ24步槍、400支駁殼槍和12門高射炮;向蔣介石索要了2000支漢陽造,400萬發子彈和8門步兵炮。29軍在允許日本人通過它的防區給偽蒙軍運武器,從中扣了2000支全新的韓麟春式步兵和8門野戰炮;還派兵參加王英的大漢義軍,趁亂拐走了千餘槍支。此外,29軍還利用大沽造船廠設備製造大批輕重機槍,迫擊炮和擲彈筒,在天津自造子彈。抗戰爆發時,29軍已經擁有80個團,10萬人馬。士兵普遍使用捷克式步槍;每班有捷克輕機槍1挺、擲彈筒2門,槍榴彈發射器兩具;排長使用伯格曼衝鋒槍;連長每人一支二十響駁殼槍;連一級裝備有重機槍、迫擊炮。張自忠的第38師轄五個旅,11個團,兵力近3萬,全師輕機槍700餘挺,比中央軍甲種師編制的274挺,多出一倍多。此外,29軍還擁有炮兵、高射炮兵和騎兵,裝備不可謂不精良,火力不可謂不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