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人一直喝的水来自哪里?你知道吗?

水是生命之源,供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在年初的县人代会上,安全饮水保障工程被列为我县十件惠民实事之首。为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我县水利部门积极推进生态补源、调水净水等水利重点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居民生活用水问题。


邹平人一直喝的水来自哪里?你知道吗?


一直以来,我县城区供水水源全部取自黛溪河流域水源地地下水,水源地主要依靠有效降雨进行补给。随着城市的发展,居民用水量不断上升。加之去年气象干旱,水源短缺,县城区自来水多次被迫实行分时段限时供水,给居民正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调水补源,利用黄河水、长江水向县城区及黛溪河水源地调水,补充地下水源,成为缓解我县用水紧张局面的重要途径。

“长江水入城,邹平市民可以喝上长江水。”县南水北调局局长张林介绍,南水北调用水结构调整生态补偿工程是我县安全饮水保障工程的内容之一。目前,2018年补偿工程供水管道已经铺设完成,新增管道全长两公里,最大供水量为每天12万立方米。该生态补偿工程自2017年开工建设,利用原有配套设施和新铺设的管道,将辛集洼水库内调蓄的长江水调入县城区黛溪湖。目前,该工程已完成辛集洼水库向黛溪湖调水110万立方米。“2018年的生态补偿工程将在能够供上水的基础上,在用水的水质上、水量上有所提高,保障县城区的用水安全。”张林说道。

于印水库生态调水工程是我县为缓解县城区生活和生态用水紧张形势,实施的另一项重点民生工程。工程由黛溪湖向黛溪河河道、于印湖和鹤之洲等处补充水源。主体工程于印水库生态调水于今年4月底完工,4月28日一次调试运行成功。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调水280余万立方米,有效改善了黛溪河河道生态环境,回补了地下水水源,工程综合效益初步显现。

加上引黄调水,今年以来我县已累计向黛溪湖调水640万立方米,向于印水库和黛溪河调水280万立方米。在调水补源的同时, 我县还计划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6万吨的县城区地表水净水厂,进一步保证水量和水质安全。目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施工图设计等均已完成,正在积极推进其他前期工作。

受今年夏秋季降水充沛、生态调水补源等有利影响,黛溪河流域水源地地下水位持续上升,比今年1月份上升了5米,有效地保证了地下水水源。县水利局副局长张平介绍,下一步,县水利部门将加大工作协调力度,加快县城区地表净水厂、于印水库至台头水库调水等重点工作建设进度,争取早日投入运行,从根本上解决县城区生活供水水源问题,修复黛溪河流域地下水生态。同时,他呼吁广大市民能够正确认识我县的水资源状况和城市供水所面临的困难,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使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共同节约保护水资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