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你没商量!新生儿齐亮相 熊猫宝宝开起“音乐会”


2018年9月28日上午10点左右,在成都熊猫基地太阳产房活动场,7只可爱的大熊猫宝宝趴在画有五线谱的地毯上,黑白相间的大熊猫宝宝好似一个个音符,“哆、唻、咪……”,生动活泼的它们,似乎在举行着一场动听的音乐会。

据了解,这次亮相的熊猫宝宝都是5月到8月出生,9胎内有5胎都是双胞胎。“大熊猫生双胞胎的概率很高,大约在50%左右。”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太阳产房饲养员陈波介绍说,这次的9胎中有5胎都是双胞胎。

这次和大家见面的大熊猫宝宝最大的4个月大,大约6公斤重,40厘米长;最小的一个月左右,大约1公斤重,20厘米长。“刚出生的宝宝只有3两重。”陈波表示,现在幼仔大概会喝母乳到一岁左右,之后会喝人用奶粉和动物用奶粉按一定比例混合的配方奶。陈波介绍说,太阳产房最大的宝宝6月5日出生,最小的7月2号出生;月亮产房最大的宝宝5月20出生,最小的8月4日出生。


截至目前,成都熊猫基地已经建立了现存195只的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迁地种群。“太阳天团”、“月亮天团”争相亮相上午10 点,在成都熊猫基地太阳产房活动场,由7只新生大熊猫宝宝组成的“太阳天团”依次被饲养员抱出场外,7只可爱的大熊猫宝宝有序的趴在画有五线谱的地毯上,黑白相间的大熊猫宝宝好似一个个音符,“哆、唻、咪……”,它们生动活泼,似乎在举行着一场动听的音乐会。

这是成都熊猫基地为今年出生的12只新生大熊猫举行的别开生面的亮相活动。2018年,成都熊猫基地成功繁育并存活大熊猫幼仔9胎13只,其中包括海外出生的1只大熊猫,成绩喜人。

月亮产房活动场那边,5只可爱的大熊猫宝宝也不甘示弱,这场艺术气息浓重的“音乐表演”也齐声奏响。它们从安静的休憩到适应后的活跃,动静相宜,每一只熊猫宝宝源于生命的舞动都将这篇“秋的乐章”演绎的无比动听。

今年6月正式启动“熊猫之都”打造,并于8月开展了“熊猫之都”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国际咨询中期汇报及研讨会。以大熊猫保护为核心,“熊猫之都”在规划之初就确立了科学研究、公众教育、国际交往、旅游休闲、文化创意、户外运动等为主要功能。

通过保护大熊猫,进而保护好区域范围内的所有动植物。将全面提升成都大熊猫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能力水平,促进成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大熊猫工作势在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