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的墨脫,隱藏的蓮花聖地!

曾經的“雪域孤島”不再孤單。從墨脫縣城到背崩、格當已經通車。道路險峻,不能遮擋人們對墨脫的喜愛,也無法阻攔墨脫髮展變化的腳步。墨脫縣城,已不是照片中的模樣,但是,依舊如蓮花般純潔。

詩人的墨脫,隱藏的蓮花聖地!

隱藏的蓮花墨脫縣城

詩人的墨脫,隱藏的蓮花聖地!

位於喜馬拉雅山脈的最東端南麓的雅魯藏布大峽谷裡,在藏傳佛教中被稱為“博隅白瑪崗”,意為“隱藏的蓮花”。墨脫縣城建在大峽谷山腰坡地上,海拔1111米,熱帶氣候,居民以門巴族、珞巴族和漢族為主。曾為全國唯一不通公路的“雪域孤島”。今日墨脫,城市要素齊全。

門巴族

詩人的墨脫,隱藏的蓮花聖地!

門巴族主要居住在大峽谷山腰一線,農業為主,紡織、藤竹編等傳統手工業比較發達。編織揹簍、藤繩、藤馬鞭等隨處可見。加拉薩的石匠用特產皂石打磨的石鍋最出名,石鍋也是門巴族普遍使用的生活用品。

珞巴族

詩人的墨脫,隱藏的蓮花聖地!

主要居住在達木鄉。珞巴族能歌善舞,有豐富多彩的民間口頭文字,有酒歌、情歌、諺語、謎語,特別是反映珞巴族起源以及漫長髮展歷史中史詩般的神話和傳說,具有較高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

雞爪谷酒

詩人的墨脫,隱藏的蓮花聖地!

不認識雞爪谷酒就沒有認識墨脫。雞爪谷酒由當地特產雞爪谷為主,混以玉米、稻米等物,經炒制煮熟,添以酒麴發酵,食用時裝入竹筒,用清水滲漏為酒。其低酒精度,味甘醇,有防暑、防溼、驅蚊蟲功效。飲用雞爪谷酒是墨脫門巴族和珞巴族適應熱帶地理條件的傳統習俗。酒味味淡甘醇,略感糊香,飲後全身舒爽,溼熱之氣頓消。若有小菜佐酒,千杯皆少。墨脫人好客,有朋自遠方來,進門三大勺,一杯喝乾再斟滿。

十里不同天

詩人的墨脫,隱藏的蓮花聖地!

低山熱帶北緣半常綠季風雨林生態系統。中科院考察隊發現喜馬拉雅至哽日嘎布山脈南麓海拔1100米以下有大量分佈。

山地亞熱氣候帶和中山亞熱帶常綠、半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分佈在海拔1100~2400m的雅魯藏布江與其支流谷坡的墨脫縣城、格當、甘登、加拉薩、汗密、80K等地。

亞高山溫帶溼潤氣候帶和常綠針葉林生態系統。在海拔2400~4000米的無人區廣泛分佈。年平均氣溫2~11℃,冬季降雪。

高山亞寒帶溼潤氣候帶和亞寒帶灌叢草甸生態系統。分佈在海拔4000~4400米地區,年均氣溫2~1℃,由灌叢和草甸組成,常見天然高山湖和亂石地。

高山寒帶冰雪氣候帶和冰緣生態系統。分佈於墨脫以北,以東南海拔4800~5000米雪線上。

生命絢爛

詩人的墨脫,隱藏的蓮花聖地!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把墨脫確定為重點保護的200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太準確。鏡頭裡捕捉到的這些小生命僅僅是滄海一粟,好看的藍綠鵲,高山上的曲九梅朵,以及那些讓人看過就難以忘懷的不知名的花、草、蟲、獸……

詩人的墨脫,隱藏的蓮花聖地!

詩人的墨脫,隱藏的蓮花聖地!

詩人的墨脫,隱藏的蓮花聖地!

幽居在空谷

“我只想常常爬在那林子裡看浮雲掠過,再伸一個漂亮的懶腰。”

“無非在我這頗具浪漫情懷的調子裡,一個個彷彿是可以拿在手上品鑑一番的藝術品。媚惑的身姿,或含羞在叢林,或依偎在山崖,或與水呤歌,與霧輕舞,詩情畫意……”

發展,讓一方世界離去,而我還是依戀叢林深處那些小村。

綠調子,花花稀,也芬芳,也幽靜,清香撩人,惹人痴醉。林蔭下,流水邊,信手一葉小枝,便是一個神秘故事。木樓點點,吊腳草頂,頗有“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的詩意。人間有許多的追求,又有太多舍之不下的印記。

帕傑村,項鍊上的木屋

詩人的墨脫,隱藏的蓮花聖地!

得哥村,不想懶也難

詩人的墨脫,隱藏的蓮花聖地!

得爾功村,線條上生活

詩人的墨脫,隱藏的蓮花聖地!

背隆村,霧靄的晨曦

詩人的墨脫,隱藏的蓮花聖地!

馬迪村,一個聽水聲的地方

詩人的墨脫,隱藏的蓮花聖地!

背隆上村,西雙版納的樣子

詩人的墨脫,隱藏的蓮花聖地!

圖/謝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