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登上央視,提高30倍效率,他如何解放果農雙手?

我國是農業大國,也是水果生產大國。不同於其他行業,農業在中國的機械化率和自動化率始終不高,種植效率低、自然和市場風險高,人工成本居高不下……這也導致願意留在農村發展農業創收的農民越來越少,更多人選擇去城市謀生。

21世紀以來,我國農業成本持續上升並全面超越美國,我國曾有8億農民,有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我國農業就業人員數為2億多人,而同期美國農業就業人數為242.2萬人,我國農業就業人數的美國的90倍,平均經營耕地面積9.2畝,而美國則為957.5畝,是中國的103.6倍。通過對比可知國內農業的人工成本較高,且效率較低。

兩次登上央視,提高30倍效率,他如何解放果農雙手?

美國農場機械化的廣泛應用(圖源網絡)

“因此,未來國內農機市場潛力龐大。”姜本玉分析道,實際上,姜本玉早在2010年就開始了在農業上的創業。

兩次登上央視,提高30倍效率,他如何解放果農雙手?

姜本玉先生

創業第一桶金:授粉槍

姜本玉曾在2010年時靠著自己的小發明“授粉槍”登上了央視科技苑頻道。當時的他承包了幾畝桃園,由於桃花開在早春,而此時蜜蜂等昆蟲都很少出來活動,因此需要人工授粉。

傳統的人工授粉需要人工一朵朵花進行授粉,耗時耗力自不必說,因為效率不高而錯過花期沒能完成授粉則更讓果農煩惱。因此姜本玉就自己琢磨著發明了一個半自動授粉槍,大大提高了授粉效率。

兩次登上央視,提高30倍效率,他如何解放果農雙手?

傳統人工授粉費時費力(圖源網絡)

很快,姜本玉開始向附近的果農推廣自己的授粉槍,並且成立了山東省蒙陰縣金槍手農機具研究所,還開了一家淘寶店,賺到創業的第一桶金。

嚐到甜頭以後,姜本玉的野心也變得越來越大,他將目光放在了小型農用工具市場上。“我國僅水果百強縣的蘋果、梨等果樹面積就約有5000萬畝。而每年在水果種植過程中,果農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人工授粉、疏果(花)和套袋工作,一般每畝需投入人工十幾個。其實很多這種情況都可以通過現代化的手段進行簡化。姜本玉告訴我們:“如果使用我們的技術和裝備,每畝大約可節約人工20個左右,按1人100元成本計算,可節省支出2000元。”

“根據我們的估算,我們的項目每年可為全國水果百強縣節省人工10億多個,節省勞動支出近1000億元,真正的:小機具、大作為。”

全球首創:水果種植自動化裝備

一想到傳統水果種植過程的繁瑣環節,姜本玉就非常心疼果農朋友:“傳統水果種植過程中需要授粉、疏果疏花、套袋、打藥修剪等勞作,目前除了打藥可以機械化其它的環節都是人工操作,每個環節都非常辛苦,而且時間緊,效率低,影響了水果種植的發展。我是農村出來的,對於農民的辛苦深有體會,每次看到鄉里鄉親們辛苦勞作的生活,覺得他們的辛勤勞動和得到的回報不相匹配。”

兩次登上央視,提高30倍效率,他如何解放果農雙手?

姜本玉和他的團隊

“農民的勞作應該有更高的附加值!” 姜本玉堅定地告訴我們,然後他也給出了自己的分析:“我們要從農業的工作環境和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上入手,首先目前大部分農民勞作使用的機具落後,效率低,無法自動化生產,這些都制約了農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加大了農民的勞動投入和生產成本,從而減少了農民的收入。因此我們首先研製開發出能滿足農民迫切需要的農機具,提高生產效率,減輕農民的勞苦;其次就是轉變農民的科技意識,接受和改變目前的生產操作模式,加快農業生產的機械化,自動化。科學、有效、統一的進行農業生產,達到高效率、高回報、低投入的目的。這也是我們在研製開發高效、實用、造價低、操作簡便的農機具過程中的經驗和總結。”

為此,他帶領團隊研製開發了水果種植自動化裝備,希望能夠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建設現代農業,實現農業機械化,為果農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讓果農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

他介紹道:“我們項目研製的水果種植自動化裝備屬全球首創,包括授粉器、疏果(花)、水果套袋機及專用紙袋。造價低、簡單實用,使用時一隻手就可以操作,比傳統的技術能提高效率10-30倍,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和投入。該項目填補了國內外空白,已獲國家發明專利(項目實施後可申請多國專利),在世界無同類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因此,研製開發、推廣應用高效的水果種植自動化裝備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項目、大產業!”

參加本次“匯新杯”新興科技+互聯網創新大賽,姜本玉希望能夠藉助大賽和創成匯平臺完成投融資對接以及項目推廣。

目前,“匯新杯”全國各大賽區的決賽已經圓滿完成,成績已在官網創成匯上公佈,參賽者們可通過大賽公告查看項目成績。全國入圍賽和總決賽也在緊張籌備中,後續創成匯還將持續為創業創新者提供資源與助力,請大家保持關注!

【以上文章內容數據由選手提供,不代表組委會觀點或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