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究竟說了什麼,讓朱元璋勃然大怒?

孟子究竟說了什麼,讓朱元璋勃然大怒?

洪武五年的某天,朱元璋突然之間勃然大怒,大聲說:“使此老在今日,寧得免焉?”意思是:這老頭要是活到今天,還活得了嗎?

這個老頭指的是孟子, 原因是朱元璋看到《孟子》中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其中最讓朱元璋惱火的是這句:“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皇帝是真命天子,人臣不過是挨宰的羔羊,把君臣擺在同等的地位,在朱元璋看來,就是顛倒乾坤,犯天下之大忌。

匹夫一怒,血濺五步;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

孟子究竟說了什麼,讓朱元璋勃然大怒?

朱元璋不高興,孟子就遭殃。本來想著把孟子從孔廟中驅逐出去,奈何“亞聖”之名深入人心,阻力太大,不得已的情況下,孟子還是有享用豬頭肉的權利,

只是《孟子》一書,變成了《孟子節文》,據說,原文刪掉了足足有85條。

除了以上兩句,究竟孟子還說了什麼話讓朱元璋不高興呢?總結起來大體如下:

1、尊民抑君的話語全部刪除

哪怕孟子拿桀紂這種有名的暴君舉例,“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朱元璋依然看不下去。

2、人民有權批評當權者的話語全部刪除

孟子說:“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湯誓曰:‘時日害(曷)喪,予及女(汝)偕亡。’民欲與之偕亡,雖有臺池鳥獸,豈能獨樂哉?”

意即古代的賢君與民同樂,所以能享受到(真正的)快樂。《湯誓》中說:‘這個太陽什麼時候滅亡?我們要跟你同歸於盡!’人民要跟他同歸於盡,(他)縱然擁有臺池鳥獸,難道能獨自享受到快樂嗎?”

孟子究竟說了什麼,讓朱元璋勃然大怒?

3、人民有基本生存權的話語全部刪除

孟子說: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

人們有一定的產業收入,才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正如那句“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吃飽飯才能談其他,不然一切就是空談,孟子說的沒毛病,朱元璋聽起來就是不舒服。

4、人民有權批評政治的話語全部刪除

孟子說:“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侮奪人之君,惟恐不順焉,惡得為恭儉?恭儉豈可以聲音笑貌為哉?”

孟子究竟說了什麼,讓朱元璋勃然大怒?

前者倡導仁政,後者認為國君應該具有恭敬和節儉的雙重美德,為人、為政的基本道德準則,朱元璋也不許談。

5、人民有權反對苛徵暴斂的話語全部刪除

孟子說:“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時,用之以禮,財不可勝用也。”“有布縷之徵,粟米之徵,力役之徵。君子用其一,緩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離。”

流傳千年的道理,說得也都是一些基本的道理,歷朝歷代也沒人拿《孟子》說事,唯獨到了朱元璋這裡,孟子遭了殃。

只能說專制皇權的任性妄為,完全憑個人喜愛辦事,權力越集中,越不受約束,就越有可能產生一些荒唐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