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勇双全,汉朝立下汗马功劳,为何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

汉高祖刘邦的一生中,最惧怕的有两个人:一个就是项羽,另一个就是韩信。他恐惧项羽的原因,大家都能想明白,但是他为什么如此惧怕后者?据说在刘邦晚年时期,每晚总是被噩梦惊醒,夜夜的噩梦中,十有八九都是梦到了他。韩信,说小了不过是一介武夫,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能让一代君王如此惧怕?

智勇双全,汉朝立下汗马功劳,为何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是他坟墓前的一首对联,这对联虽然字数不多,但是清楚的描述出了对联主人的一生。他的一生颇为坎坷,本来也是平凡的人,只是武功高强,读了一些兵书,怎能想到有朝一日,被萧何看上,推荐给了大王。这个萧何是推荐自己的人,于他有知遇之恩,但是韩信更想不到的就是:这也是亲手断送了自己性命的人。

智勇双全,汉朝立下汗马功劳,为何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

读过韩信的人一定知道胯下之辱这个典故,就凭他能忍常人之不能也能断定,他将来一定是个人才。韩信出身的出身不高,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而已,家境贫寒,史书上都没有关于他生辰的记载。他虽然出身贫寒,但是也有着远大的抱负。年少的时候,韩信的母亲去世了,从这以后,更坚定了他要励志成名的决心。

智勇双全,汉朝立下汗马功劳,为何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

他不像村子中其他的孩子,每天满足于干农活,换一些养家糊口的钱。让他干活的时候他也不好好干,每天就躲在屋子里看兵书。他出门的时候基本上是棍棒不离身的,一有机会就开始舞刀弄枪,长此以往,除了练就一身好武艺之外,也让他拥有了强大的体魄和超乎常人的耐心、坚强。

智勇双全,汉朝立下汗马功劳,为何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

韩信二十多岁的时候,中国爆发了第一次大型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那时候秦始皇的统治黑暗到了一定程度,全国人民都支持这场象征着正义的起义。在陈胜吴广的带领之下,全国的势力蠢蠢欲动,那个时候战争似乎成为一条出路。在韩信生活的村子中,周围的人都去参军了,他却稳如泰山,为何?韩信非常聪明,他知道,好马得遇到好的主人才能显示出自己的长处,更何况是人了。这样的情况下,起义的形势虽然凶猛,但是大部分都是乱起哄的,真正有本事的没有几个,他想等等看,看看谁最有本事,就投在他的军下,一生效忠。

智勇双全,汉朝立下汗马功劳,为何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

他看上了项羽。的确,那个时候的项羽拥有一切,那个时候的刘邦,还是个不入流的小混混。但是项羽不知为何,就是看不上韩信,在这样的情况下,韩信找到了刘邦。

智勇双全,汉朝立下汗马功劳,为何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

刘邦这个人虽然是混混出身,非常好色,平时没什么正经的。但是不得不承认,他非常会看人,他一看到这个二十多岁的少年时候就知道,这绝对是个人才,要是能为自己所用的话,一定可以在自己的事业上帮助自己。就这样,被项羽放弃的人,转身投靠了刘邦,不知道项羽后来是不是会后悔,毕竟在刘邦的大事业上,自己的确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啊。

智勇双全,汉朝立下汗马功劳,为何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

就这样阴差阳错的,他跟了刘邦,但也是没能得到重用。刘邦知道这是个人才,但是没给什么重要的任务。气急败坏的韩信再一次逃跑。萧何这么一看,急了,追了很久很久才把这个负起气而走的人追回来。刘邦大怒,以为萧何是逃兵,但是听了原因之后宽恕了他,也开始重用韩信。这一重用就是他人生的转折点,战无不胜,攻无不破的他,最终还是登坛拜将,身价瞬间提升了好多个层次。大概也是因为功劳太大,知道刘邦太多事儿,后来刘邦总是防着他。他智勇双全,在汉朝建立了不小的功劳,但是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实在让人觉得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