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电影《大轰炸》中耍大牌的人是他!

我算是被《大轰炸》惊了一下,

虽然还没看到成片,但就最近的几支视频来说,跟想象的很不一样。

相信很多人应该都跟我之前一样,觉得他是这种画风的:

没想到电影《大轰炸》中耍大牌的人是他!

再或者这样婶儿的...

没想到电影《大轰炸》中耍大牌的人是他!

但从片方连发的几组物料来看,却意外的烟火气十足,电影无疑是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刻画小人物。大轰炸下群众们“抱团取暖”的茶馆、为捐飞机举办“麻将大赛”、保育院的小朋友们...试图在努力地“去英雄化”。

没想到电影《大轰炸》中耍大牌的人是他!

《大轰炸》中的小朋友们

没想到电影《大轰炸》中耍大牌的人是他!

大轰炸下照样人气十足的茶馆

就像莫言在评价《美丽与忧愁》这本书时所说的:

“真实的战争不在关于战争的历史和教科书里,而在亲历过、目睹过战争的小人物的记忆里”。

他们的命运与战场交汇,留下的思念、哀愁或者恐惧,都不应在静默中消沉。

而将电影进行“去英雄化”的导演,往往是很温柔也宽容的一个人。因为这需要以一种悲悯的姿态面对他电影里的角色,他了解他们的痛苦、也允许了他们的懦弱;他展现他们的挣扎、也平等的看待他们的勇敢和不勇敢...但他的故事里仍然有一个足够勇敢的人,一个会说不的人 。

这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导演之一是冯小宁。

在冯小宁之前,抗战片基本上就是战争场面加上敌我斗智斗勇的情节,属于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类型,始终没人能,或者说没人敢跳出这个固定的套路。

直到1990年,他的电影处女作《战争子午线》上映,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抗战片还可以这么拍!

没想到电影《大轰炸》中耍大牌的人是他!

《战争子午线》不但大胆的把镜头聚焦于战争年代的孩子们,甚至还加上了现代时间线的平行剪辑,这在那个年代还真没人想到,或者说没人敢这么拍抗战片。

在《战争子午线》大获成功后,冯小宁启动了拍摄战争三部曲的计划,在四年的时间里,他连续拍出了《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这三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没想到电影《大轰炸》中耍大牌的人是他!

冯小宁“抗战”三部曲

《红河谷》里不屈不挠的反殖民战争;

《黄河绝恋》里荡气回肠的爱情史诗;

《紫日》里中日俄三国青年超越战争的友情,每个主题在战争片里都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巧妙的角度选取,用战争下的小人物们的命运和心理变化来推动情节发展。

而诺兰的战争巨制《敦刻尔克》之所以在学术界获得了相当高的评价。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如此。

严格来说,这并非一场战争,这是一场卖队友的撤退行动。因而整场电影压抑和绝望是主调。

没想到电影《大轰炸》中耍大牌的人是他!

但诺兰的叙事手法和刻画对象依旧让人耳目一新。

小人物的逃亡,看不见的敌军,一小时、一天、一周构成的三条不同跳动频率的时间线索犹如时钟般时而分离,时而重合,清晰勾勒出海陆空所在的人物一样窒息绝望却不得不抗争的场面。

也许这部电影对普通观众来说不那么友好,但它让局外的人对那段历史有所了解,对战争中普通人真实的迷茫有所认识。

没想到电影《大轰炸》中耍大牌的人是他!

就比如上面这个镜头。

表现的是一群准备排队上船的英国士兵,在经历了数周的围困之后,听到德军轰炸机时的情形。

没有大无畏的舍身忘死,没有坚定勇敢的眼神,有的只有如同惊弓之鸟的士兵,恐惧地埋下头去,期待自己运气不要太差,成为被炸到的那一个。

没想到电影《大轰炸》中耍大牌的人是他!

再如《拯救大兵瑞恩》中最经典的第一场戏——诺曼底抢滩登陆战

舰艇上的士兵有些拿枪的手在发抖、有些趴在船边呕吐...

他们不是无所不能的英雄,都是些被迫上战场的血肉之躯而已。

没想到电影《大轰炸》中耍大牌的人是他!

再比如新闻采访上,记者追问比利林恩这位“英雄”面对敌人时的感想,以及为何第一时间去搭救中士。比利林恩回答:出于本职。

记者又再追问面对敌人时的感想,比利林恩回答:没有感想,时间太快。于是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大众看到的战争不过是被媒体“包装”出来的,唯有士兵自己才知道战争的真正意义。

抗日战争包括人类历史中的所有战争,背后都揭示了一个秘密:

即政府和民众对一场战争的理解是不同的。

无论胜负,民众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当我们讨论一场战争的胜利与失败时,必须要讲清楚一个事实——战争的胜败,意义更多在于政府,而非人民。

没想到电影《大轰炸》中耍大牌的人是他!

中国等来了最终胜利,却付出了3000万民众的伤亡,以及后来的历史动荡。

曾经昂首挺胸、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吞下了战败的苦果,众多对国家忠贞的军人在天皇宣布投降时切腹自杀。可他们被迫低头的子孙,却在一个被美国接管的日本埋头发展,迎来了经济繁荣和战后复兴。历史的吊诡之处,莫过于此。

对于普通人来说,战争没有浪漫,没有胜利者,战争永远只有牺牲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