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創新論壇」在北京順利召開 諾獎得主共話科技議題

“世界科技創新論壇”在北京順利召開 諾獎得主共話科技議題

論壇現場(《財經》雜誌供圖)

8月10-12日,由厚益控股及《財經》雜誌聯合主辦、以“共享全球智慧,引領未來科技”為主題的世界科技創新論壇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辦。

未來已來,人類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而科技創新正在以超出人們想象的速率迅猛來襲,科技正在重構世界。新技術、新能源、新材料、新模式、新平臺、新的商業規則和新的市場運行方式等層出不窮,正在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對現實的理解和未來的想象帶來全方位的影響。人類與自身的關係,生命與宇宙的奧秘,科學與文明演進的方向,都將迎來革命性的變革。

未來的競爭,不僅是實力的競爭,也是想象與思維的競爭,創新力與變革力的競爭,更是匯聚全球智慧能力的競爭,金融市場效率及企業研發轉化能力的競爭。國家間的博弈,也正日益體現為科技創新層面的競合。如何佔據全球科技創新的制高點,如何迅速提升國家在全球價值鏈上的位階,如何通過科技創新更好地實現經濟增長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如何更有效助推並加速科技創新的步伐,正成為中國當下最為迫切的挑戰。

與此同時,創新的全球聯動性,要求人們思考如何繼續在全球價值鏈基礎上進行競合式創新,如何在加強產權保護的前提下,匯聚全球頂尖智慧,汲取全球科技創新成果,推出中國創新方案,打造全球科技創新新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Kip Thorne、Thomas J. Sargent、Michael Levitt、朱棣文等在內的20餘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中科院院士曹春曉、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陳剛等諸多中外頂級學者專家,也應邀出席了本屆論壇,共同打造了一場史無前例的中國最高級別智慧盛宴,探討全球科技創新成果、描繪未來中國科技創新藍圖。

“世界科技創新論壇”在北京順利召開 諾獎得主共話科技議題

朱棣文(《財經》雜誌供圖)

“雖然可再生能源是時斷時續的,但是人類可以通過儲能的方法來實現全天的電力供應。把機器學習應用到風能開發中,可以避免很多的能源損耗。”8月11日,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斯坦福大學物理學教授、美國第12任能源部部長朱棣文在世界科技創新論壇上如此表示。

朱棣文介紹,全球大部分的氣溫升高是在1975年以後,基本上漲了0.95攝氏度。地質數據顯示,溫度再升高1度,海平面會上漲6米-9米。這樣的增長,我們過去可能認為需要幾百年才會發生。而按照聯合國的預計,如果海平面上升6-9米,差不多全球人口的10%將要被迫遷移。所以全球總的碳排放量,包括物流、交通、處理等等,必須在2070年、2080年變成負值,才能滿足聯合國的到2100年將上升溫度控制在2攝氏度的目標。這是聯合國設置的紅線。

朱棣文表示,聯合國的目標,建立在以二氧化碳累計排放計算的基礎上。之所以用累計排放而不是年度排放來評估,是因為有一半的排放會被地球吸收和處理掉。剩下的則會在地球上循環,這意味著我們今天的碳排放會給未來幾千年幾萬年帶來影響。從全球來看,我們看到有更多的熱浪、更多的缺水、更多的乾旱,美國加州在去年就有17次森林大火,加州冬天的時間也越來越短。

對於如何將地球改造成一個可持續的星球,朱棣文認為,目前有一個好消息,就是許多可再生能源發展最好的地方,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已經能夠自己產生利潤。他還提到,中國在水能儲電方面,有希望成為全球的領先者。

朱棣文介紹,雖然可再生能源是時斷時續的,但是人類可以通過儲能的方法來實現全天的電力供應。這個系統會牽涉到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把機器學習應用到風能開發中,可以避免很多的能源損耗。中國在這方面做得很好。而且,如果能源能夠以液態的方式進行輸送儲存,獲獎完全改變我們的世界。

朱棣文最後表示,要想實現聯合國的目標,首先要進行碳的捕獲。從化工廠、發電站進行碳捕捉,也可以通過自然的方式來實現。不過,如何讓碳的負排放,在技術可行之外,在經濟上也具有可行性,則是未來科學家所面臨的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